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作者:萬維生,1932年6月生於日本神戶,祖籍福建泉州,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集郵總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設計郵票40多套150枚。主要作品有:《兒童生活》、《童話——咕咚》、《天鵝》、《水仙花》及《全國山河一片紅》(未發行)。1990年出版《萬維生郵票作品選》,1998年出版《萬維生記事手繪封》,1999年出版《不了情——天鵝郵票的故事》。2015年6月29日,萬維生因病在京離世,享年84歲。

1987年,我在廈門舉辦作品展。作品佈置完,還剩一個空鏡框需要填補,要我現場書畫幾筆。我於是寫了這樣一段話:“我在小小方寸裡苦思冥想,既有煩惱也有歡樂。

郵票像個萬花筒,我在小方筒裡尋找色塊編織圖案;郵票又像天文望遠鏡,可以探視無窮知識,我在方寸之中求知、探索。”在這裡,我就講講我是怎樣走進小小方寸郵票,講講與郵票有關的“第一次的故事”。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第一次畫郵票


我從學校分配來到郵電部報到。當時,做什麼工作不知道,被領進辦公室才知道是做設計郵票的工作。那時只懂得郵票是貼信用的,正巧看見老同事畫方寸大小的郵票效果圖。

心裡暗暗叫苦:這麼小如何落筆?!

開始時我每天看中外郵票,熟悉業務,頭暈眼花,甚至懷疑自己能否堅持工作下去。3個月過去了,從熟悉業務到接受任務——畫《農業合作化》郵票。

現在想起來那真是小和尚念大經,要把五億農民大革命的事畫在方寸郵票上。我照學校的方法要求到農村體驗生活,隨後帶了畫具和棉被到京郊住了半個月。

回來後在相關部門的協助和老同事的幫助下,郵票圖稿通過了。

由此我立志從事這個專業。郵票圖稿被批准後,上級通知我帶圖稿到工廠研究印刷。第一次到工廠,進了車間,一間半屋堆放著半人高的紙張。

車間主任對我說:這堆紙就是用來印你畫的4枚郵票的。

真讓人不敢相信!一枚小小的郵票,卻有那麼大的印量。我心想,畫錯一筆可就全完了。從此我意識到畫郵票責任重大。

畫完這套郵票的第二年,我到浙江長興縣勞動一年。

假日到小鎮去寄家信,買郵票時,郵電代辦所店主遞給我兩枚郵票。一看,竟是我畫的《農業合作化》郵票,當時的心情難以言表。

在學校讀書時,一直在討論為誰服務的問題,想不到我畫的第一套郵票就為自己服務。還有什麼理由不安心工作呢?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第一次把京城文化畫進郵票

為畫“兒童節”郵票,我與有關部門聯繫,徵求他們的意見和要求,並在他們的協助下先後到幼兒園、小學校、少年宮體驗生活。

1961年大年初二,我在單位值完班,騎車回家路過廠甸,正趕上北京的春節廟會。

我驚奇地看見成群的小朋友在玩風車、空竹、風箏,拿著大串糖葫蘆,歡樂聲和鞭炮聲交融成一片。

看了一番,我急忙又騎上車去取我的畫夾。我認為這才是我要找的小朋友!這裡沒有老師和阿姨,他(她)們笑得最自然最天真;我還發現他們最好的朋友是玩具。

從那以後一連7天,我天天來到廠甸,每天除了作畫還帶回各式各樣的玩具。我將畫稿貼了滿牆。

有一天宋興民局長來家串門,看到我滿屋是畫稿和玩具,明白我利用業餘時間又搞了一套畫稿,立即肯定了我的新創作。

他認為這一套比我在單位畫得更好,他還寫了一個“憨”字,要求我的這套郵票要表現出兒童的憨勁來。

《兒童生活》由原來計劃發行4枚改為12枚。1992年《人民日報》編輯來我家約稿,要我撰文專門談談特54郵票,文章命題為:《我有兩個美好的童年》,附圖4枚郵票全是廠甸京娃,透著京味文化的氣息。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第一次出國參加郵票首發式

北京玉淵潭公園曾飛來4只野天鵝,幾天後被人槍殺一隻。

我隨人流參加憑弔,萌發將天鵝畫進郵票的想法,並向領導建議將天鵝列入郵票選題。

我閱讀了有關天鵝的書籍,請教鳥類專家,到動物園寫生。但畫了3次,畫稿都被否定了。3幅天鵝畫稿在抽屜裡鎖了幾個月。

一次偶然的機會,畫稿被來訪的美國人看中了,他建議畫成4枚票加小本票。經郵電部批准,後來美國人又請我畫了9幅比郵票畫稿大幾倍的天鵝畫在美國出版。

1983年11月18日,我應邀赴美,參加了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舉行的中國《天鵝》郵票首發式。其間訪問了東西部5個城市,參觀了許多美術博物館。

若干年後,已離休的宋興民局長來我家作客,他自謙地說他當局長時,對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做得不夠。

他問我當年為美國人畫了9幅畫,局裡給了我多少錢?我說:“200元人民幣,作為獎金髮給我。我自己還很滿足,因為組織上讓我去遊逛了一趟美國。”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第一次舉辦個人郵票展

1982年夏天,從我的故鄉福建泉州來了兩個人——郵電局長和郵協負責人。

他們到我家,要我將郵票和畫稿帶回故鄉舉辦一次展覽。郵票這麼小,如何可以搞成個人作品展呢?

經上級批准後,我開始準備。先是翻箱倒櫃找出郵票、畫稿和在各地寫生的作品,竟湊成60多框。作品展於1984年春節正式展出。福建省電視臺為此拍攝了《古城郵花飄芬芳》的專題片,後推薦給中央電視臺“文化生活”欄目播出。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第一次畫記事手繪封

1979年6月25日是《萬里長城》郵票發行日。

我的同事愛集郵,但沒有買到當日首日封,就拿了貼好郵票要寄出的信封請我簽名。我正執筆作畫,順手在他的信封左邊畫了個長城。

他拿走後自己也畫了兩三個當作首日封寄出。這成為最早的手繪封。1982年,我出差在上海,碰到宋興民局長。

上海郵電局長請宋局長去參觀蘇州橫塘古驛站,局長讓我同行。正在我身旁的《新民晚報》記者姚榮銓也要求去。

一群集郵行家看完古驛站,即到橫塘郵局寄實寄封。我對姚說:“咱們來個特別的。”當他看到我在白封上畫了古驛站小亭,便大聲叫好,要我實寄給《新民晚報》社。此封投寄後我又畫了兩枚,我在封上手書了去橫塘的經過。此封成為我畫記事手繪封的第一枚。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第一次出版郵票集

我曾因為沒有畫家鄉題材的郵票而受到鄉友的指責。

因此,當得知《水仙花》列入郵票選題後,自己雖未畫過花的郵票,也硬著頭皮報名參加競爭。幸哉!我終於中標。

1990年元宵節,正值水仙花盛開的時節,在福州隆重舉行了《水仙花》郵票首發式。在細細春雨和鞭炮聲中,故鄉的水仙花在美麗地開放,此情此景令我永遠難忘。

《福建畫報》社社長兼出版社社長鬍國欽先生聽說有人建議將我的作品編成畫冊出版,表示他們可以負責出版發行。

我返京後請當代著名畫家吳作人先生題了書名,請大詩人艾青先生作了序。第二年新春佳節,在故鄉泉州舉行了《萬維生作品集》首發式。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第一次參加集郵展覽

常有集郵朋友不相信我們畫郵票的人不集郵、也未參加集郵協會。

但是我們的確經常參加集郵的活動。我將郵票貼在白信封上,發行旁邊的空間可以作畫寫字、蓋上日戳,就畫了記事封。

記事封在得到行家認可後出了集子;又有集郵行家建議,讓我將記事手繪封拿去參加’99世界郵展。我想也好,重在參與嘛。

於是挑些原稿拿去參展。誰料行家看了說不行,要編成一個故事專題。於是我想到我畫《天鵝》郵票的故事最多,如玉淵潭天鵝之死、天鵝湖畔構圖、醜小鴨難起飛、T.38遊逛美國、天鵝衫、天鵝詩等等。

這樣,《天鵝》專輯完成了。在’99北京世界郵展上,我在世界各國郵商的貨攤上尋找世界各國發行的天鵝郵票,將不同國度、不同的天鵝與我畫的中國天鵝郵票貼在一起,再蓋上’99北京世界郵展的紀念戳。

我在信封的空白處寫上:“世界各國天鵝相聚’99北京世界郵展,‘天鵝,你好’”。


全國山河一片郵票紅設計者,萬維生的方寸求知


第一次將郵票輸進電腦

近兩年,我編作品集時,經常被叫到印刷廠守在電腦旁看板式。

看人家戲弄鼠標,按鍵打字如行雲流水,顯示屏上色彩變幻,深深被它的神奇威力觸動了。

但只作旁觀者,內心深感不是滋味,感到自己是太落伍了。

又想起自己曾設計過一套《國際掃盲年》郵票,真不願帶著電腦盲的帽子步入新世紀。

今年春天,我選用《國際掃盲年》郵票,畫了一枚記事手繪封,下決心自掃電腦盲。

這個封的文字是這樣寫得:

“當今網絡時代,朋友見面不問住址問網址。電子郵件、網上聊天、網上購物,小學生按鍵如彈琴。本人還是鉛筆加橡皮。吾家大門,木門加鐵門,只留貓眼往外瞧。來位杭州姑娘任衛民,看到吾家太掉伍,慷慨出資購套電腦送進家,誠意要掃吾家電腦盲。電腦魔匣真奇妙,吞進畫稿變小變大,做起文章噠噠響,有錯一按就抹掉。三天瞎摸又瞎按,吾將京娃、天鵝、水仙編一起,一幅新作吐出來。吾家電腦機開始會下‘蛋’。集郵人將郵票插在集郵冊上,隨時翻閱隨時用,我將自己畫的郵票、畫稿儲存進庫,輸入文字說明,將新創作記事手繪封掃描編成新菜單,畫筆加鼠標,讓它在電腦機內攪拌。我要在電腦機旁撿新‘彩蛋’”。

感謝文章原創人員。如有侵犯您知識產權和版權,請通知,我們會即時做出處理刪除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