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盲人擁有超強聽力的原因

2015年,著名的曾與合作推出過一部真人超級英雄劇集《超膽俠》。劇中的主角馬特·默多克雙目失明,他白天演繹著金牌律師的角色,夜晚時他戴上面具,憑藉自己超強的聽聲辨位的能力揚善除惡。

科學家發現盲人擁有超強聽力的原因

《超膽俠》

失明對於很多盲人來說,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最近的多項研究證明,在他們失去視覺能力的同時,上帝又賜予了他們特殊的能力,那就是強於常人的聽力。

研究人員表示,那些天生失明或在幼年時失明的人的大腦會進行明顯的自我激勵和刺激,以便他們獲得更強的辨別聲音的能力,甚至他們能通過聲音跟蹤空氣中移動的物體,就像《超膽俠》的主角那樣。

科學家發現盲人擁有超強聽力的原因

盲人擁有超強聽力

研究盲人大腦對聲音的反應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大腦中的某些特殊變化可能會增強失明人士的聽覺能力,這次科學家們首次在研究中揭示了他們聽力增強的原因。

這兩項研究都使用功能性MRI(磁共振成像)來識別盲人個體的差異,這些差異可以解釋他們如何識別聽覺信息。研究人員在研究大腦的靈敏度時,希望知道的不僅僅是大腦中哪些部分最活躍,還希望瞭解大腦解析不同聲音頻率時的微妙差異。

科學家發現盲人擁有超強聽力的原因

盲人能識別空氣中移動的物體

盲人有更好的聽力

其中一項研究發現,在聽覺皮層中,當辨別聲音頻率的微小差異時,盲人表現出比非視覺障礙人士更窄的神經"調整"。

聽覺皮層是盲人或視力正常人士大腦中接收相似信息的區域。研究人員解釋說,因為盲人已經失去了視覺這一個感知外界的途徑,因此他們需要從聲音中提取更多信息,迫使他們的聽覺皮層發展出更強的能力。

第二項研究則探討了幼年失明或生命早期失明的人的大腦如何辨別空氣中的移動物體。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被稱為hMT+的大腦區域顯示出盲人在感知周圍移動物體時,聽覺信號的運動和頻率的神經反應。科學家認為,對於盲人來說,hMT+在追蹤移動物體或人的腳步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該研究小組還檢查了兩名幼年時曾經失明,但通過手術恢復視力的人。在這兩個人的大腦中,hMT+似乎具有雙重作用,它們能夠同時處理聽覺和視覺信息。

科學家發現盲人擁有超強聽力的原因

多普勒效應

研究的意義

多普勒效應指出,同一聲源在傳播方向下距離觀測者的遠近,會給觀測者帶來聲音頻率高低的變化。好比救護車或警笛聲開近你身邊時,你會覺得警笛聲特別刺耳。

研究人員表示,盲人適應日常噪音的微妙差異,有助於他們解讀周圍的環境。對於視力正常的人來說,準確的識別聲音的差異並不像盲人那樣重要,盲人必須用它來識別物體和了解周圍的環境。這些發現有助於科學家瞭解大腦中發生的變化,從而幫助盲人更好的識別環境中的聲音。

此外,在研究中發現通過手術恢復視力的兩個人的證據表明,大腦在發育的早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結果顯示,如果某人早期失明,迫使大腦適應於依靠聽覺處理一切信息。即使後期他視力得到恢復,已經"訓練"出的大腦處理聲音的能力還會得以維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