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秦岭横亘其中,秦岭以南称为陕南,一派江南井下,秦岭北侧是关中平原,号称800里秦川。超过1600公里的距离,是这条山脉从东到西的跨度,它比欧洲最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还要长1/3。秦岭横亘在中国中部,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冬季的冷空气不容易翻越它南下,夏季的暖湿气流也难以北上。因为秦岭中国有着南方和北方。


泾河与渭河交汇处

泾河与渭河在这里交汇,并且诞生了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天的丰水期,两条河含沙量都很高,界限不明,到了冬季枯水期,泾河的含沙量会猛降到语气的1‰左右,这时候就会呈现“泾渭分明”的标志性景象,渭河接纳了他最大的支流泾河之后,缓缓东去,前往它的终点,黄河。陕西人把渭河视作母亲河?不仅因为它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更在于它携带的大量泥沙,用几千万年的时间冲击出了一片3.6万平方公里的平原。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秦始皇陵

兵马俑西面1500米的地方,有一座高87米的山坡,这是秦始皇陵的封土,对封土堆下幽深的地宫,是秦始皇长眠之处,据司马迁记载,地宫顶部镶嵌着闪闪发光的宝石,模拟日月星辰,大量水银在沟槽中循环,模拟江河湖海,建造秦始皇陵耗时39年,最多时工人达72万,陵园总面积相当于63个北京故宫。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明长城战胜了岁月的侵蚀,留下断续的线条,而秦长城已难觅踪迹,我们只能通过明长城遗址,想象秦帝国绵延的防御工程。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烽火台

长城烽火台是当时最先进的通讯工具,一旦边境出现敌情,烽火台就会升起狼烟,戍边的人们在干柴中掺入狼粪,这样烧出的烟更浓厚,不容易被吹散。烽火狼烟像接力棒一样,迅速将信息传递到远方。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关堡

历代驻扎长城的士兵都住在这样的关堡中,关堡就在长城附近,起码很快就可以抵达。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秦帝国的道路王四通八达,其中有一条从咸阳出发到达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全长700多公里。直道和长城是同期进行的两项超级工程,一个隔绝,一个通畅,长城拦住南下的匈奴,直道则连接了帝国的边疆与首都。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乾陵

乾陵的主人是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这是中国唯一一对夫妻皇帝的墓葬。乾陵的神道两侧处理这61尊石像。石像损坏的原因众说纷纭,据说是明朝年间一场超过八级的大地震造成的。石像的原型是外来的使者,它们来自亚欧各国,看来长安真的是具备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沿着城墙,人们建起了环城公园,也围出了西安老百姓的一个生活圈。如果说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是在高度和边界上的拓展,那么西安则是在同一个空间中叠加出来的时间之长,在城市之中盘旋穿行,秦、汉、唐、明、十三朝的时空同时聚合在古城之中!全新的城市,在过去的文化中继续叠加出新的价值,就像一棵树长出新枝叶,抽出新芽。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汉江是陕西水量最丰沛的河流,2000多年前,汉江孕育了一个强盛的王朝,汉朝、汉人、汉族、汉字,这些称谓都来源于汉江。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作为汉江的支流,巡河蜿蜒穿城而过,这里是汉江在陕西的最后一段路程,在闯过秦岭南麓的山谷后,他将在湖北冲击出4.6万平方公里的江汉平原。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汉江滋养的汉中盆地,物产丰富。每年3月是汉中油菜花最繁盛的季节,中国每年种植的油菜超过1亿亩。从2月开始,油菜花像候鸟一样,由南向北略过中国大地。汉中油菜花所在的北纬32度附近分布着一条长达2000多公里的世界油菜花带,这条油菜花带每年出产的菜籽量占世界总量的1/4。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陕南丰沛的水系,灌溉了更多的水田,他们跟南方大多数梯田一样种植水稻,往北200多公里,是黄土高原上的旱地梯田,陕北的春天来得晚,春播之后的梯田常常要铺上塑料薄膜保温,特殊的气候和地貌造就了这片北方梯田。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陇山海拔超过2000米,地势垂直抬升的过程中,气温逐渐降低,较冷的气候导致地表数目逐渐变少,形成了陕西境内唯一的天然草原。2000多年前秦人就发现了这片牧场,开启了在这里放牧养马的历史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这是全球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层最深的地方可达180米,很难想象它是风沙逐渐吹拂沉积的结果,经过数十年的绿化改造,黄土高原上的大部分地区如今已被层层绿意覆盖,数百万年前西北方干冷的大风携带着大量沙土,受到秦岭山地的阻挡,慢慢落下,他们以大约1万年一米的速度逐渐堆积,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人类历史上风沙吞噬文明的悲剧一再重演,但黄土高原是个例外。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河水流经的地方沉积出了平坦的地带,这里有最肥沃的土壤,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的河谷中开启了最早的农业。历经数千年古老的农作物粟,也就是今天的小米仍然在这片耕地上生长。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今天全球超过1/5的人把黄帝奉为共同的祖先,黄帝建立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民族的雏形,从此黄土高原迎来了文明的曙光。黄土高原所在的纬度附近,在5000年前大放异彩,它集中了人类最古老的几大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先后崛起。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中描写的地方就是黄河中游的河川!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在黄河流域上春耕秋耘,过着慢悠悠的生活,他们记录下日常生活和真实的感受,吟唱出来,便成为最早的诗歌。诗经就是这样一部诗歌总集。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为了节约用水,大型的喷灌系统以水源为中心,旋转灌溉,形成了圆形的农田。榆林北部分布着多个沙漠农业试验点,这些实验为人类改造沙漠提供了新的可能。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统万城遗址

这里曾经是匈奴人的最后一座都城,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一般不建城。公元5世纪,匈奴人在建立大夏政权之后,开始修筑统万城,为了让墙体坚固,建筑材料除了常用的砂土和石灰,还加入了糯米汁来增强粘性。统万城的修建更像匈奴的回光返照,建成后不到20年,匈奴人就消失在茫茫戈壁之中.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统万城附近的无定河畔,原本是一片绿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几乎划分出了游牧和农耕文明的界限。今天这里仍然是农业和牧业的过渡区,河流北面以牧民为主,南面更多为定居耕作的农民。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人们发现了黄土高原新的价值,这里是中国能源走廊的核心地带,亿万年前,黄土高原湖泊密布,生活着众多的远古生命!当这些生命一代代死去,它们的脂肪和蛋白质变成石油和天然气。远古的生命消失之后,又以能量的方式穿越万年。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今天依靠充足的日照和强劲风力,太阳能和风能得以大力开发。新的能源模式刷新了人们对黄土高原的印象。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黄河

这种蜿蜒曲折百转晕回的河道,只有在高空才能窥见它的全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人类通行的道路尽量裁弯取直,而大自然很悠闲,他们有时间迂回前进,制造出九曲回肠的线条。其中“乾坤湾”构成了一个太极图,以黄河为界,河东为山西,河西为陕西。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壶口

从青海发源的黄河一路蜿蜒前行,到了壶口已经流过4000多公里的路程。在这里黄河的舒缓和平静完全消失,水流突然变得激烈,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水面最宽十上千米,落差50米,不羁的流水如同天河道谢,壶口称为天险,许多慷慨激昂的故事在这里演绎。势不可挡的黄河成为东方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什么能阻挡一条长河奔流入海,万川归一的大海就在前方。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陕西”不只有黄土高原,还有一些“旅途”不能到达的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