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記憶撐場的“中國詩詞大會”,會被人工智能打敗嗎?

“中國詩詞大會”如今就是一個記憶大賽,而記憶,誰都比不過電腦。

比如“飛花令”,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所取代,沒有什麼現實意義,尤其是當這些詩詞被背誦完了以後,比如類似彭敏這樣的“背誦機器人”,其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詩詞大會的存在意義又是什麼?或者進一步說,背誦詩詞到底對我們的詩詞創作有沒有用處?

靠記憶撐場的“中國詩詞大會”,會被人工智能打敗嗎?

詩詞文化

詩詞這個東西呢,屬於文化藝術範疇。而文藝類的東西是不需要擔心人工智能的。

我們先不談人工智能,就看背誦詩詞對詩詞愛好者,新時代詩人,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普羅大眾的意義在哪。

正常生活需要詩詞嗎?不需要。升學找工作需要詩詞嗎?不需要。升官發財需要詩詞嗎?不需要。

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內心感情爆發,而又不想找人聊天,不想長篇大論的廢話,那麼有感而發的來幾句詩,是發洩,是排毒,是謳歌,是自然而然地感情表露。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附庸風雅,裝文化人了。開口就是詩,你看我多吊。你只能說臥槽,而我可以吟詩贈天下,你看我多棒。

不管哪種情況,詩歌背誦都是有必要的。詩歌背誦其實類似於我們在高考前英語的單詞量增加,絕對有利於考試,書寫和裝逼。但是背單詞多,能好得過美國青少年?不行的。詩詞也一樣,背得多有利於古詞的儲備,有利於對古代意象的拆解,但是偶爾蹦出古詩詞和零散的古時意象只能唬一下比你更不懂的人。你不懂得如何構建自己的詩歌意象,如何組成自己的詩歌語言,別人並不會真正認為你是個詩人,你只是個“背詩的人”。

靠記憶撐場的“中國詩詞大會”,會被人工智能打敗嗎?

古意

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不能比較著看有沒有意義,因為角度不一樣。

電腦有了,計算器有了,心算還有沒有意義?

其實在對詩詞創作有了自己的認識框架,有了自己的風格特色,對古詩詞有了自己的賞析水平,背詩就不重要了。

這就是詩人和背詩的人的區別。

詩人的存在於人於己、於生活、於社會都是有意義。

背詩的人相對來說,如果不能從背誦的詩詞中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於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是現在“中國詩詞大會”流行出來,背得多,背得好也許能改變選手的生活,這於他的生活就有了現實意義。而參加了這款綜藝節目娛樂了大眾,激發了大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嚮往和愛好,於社會也就有了意義。

至於人工智能,在文藝創作方面實在還為時過早,電腦在作詩方面的辭藻拼湊甚至連小學生寫的所謂古風歌曲都不如,這毫無擔心的必要。

文化藝術是人類自我意識的高一層次表達。人工智能要想威脅到這個層面,先解決自我意識覺醒這個問題再說。不過哪怕是有那麼一丁點的自我意識,都會被人類消滅於襁褓之中吧。

靠記憶撐場的“中國詩詞大會”,會被人工智能打敗嗎?

人工智能

“中國詩詞大會”不過是個綜藝節目,它發展成什麼樣子得看製片人的態度。就目前這種記憶為先的模式,其實離靈犀一點,才華橫溢的詩詞創作狀態太遠。

估計就算即時賦詩,也會要對好臺本先。

真的詩詞愛好者,不必真的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