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长眼中的县域教育生态

一个家长眼中的县域教育生态

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是那些远行的儿女让父母如何牵挂。我们的子女还在小学初中就读,父母目力所及范围内的孩子照理是不用忧心的,然而每每酒茶席间家长们谈及东兰教育,无不为自己的孩子忧心冲冲,无论孩子成绩名列前茅,还是为他人当垫脚石,只是忧心轻重略异。

黑哥专营屠宰运输业务,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将猪肉从屠宰场运往肉市。晨光中他能在大街小巷见到的人影是那些和他一样早起的初中外宿生,凤凰班的孩子晚上在教室呆到十点半,十一点才能入睡。那些睡眠严重不足的孩子必须六点四十赶到学校做清洁区卫生、早提前读,七点晨跑,然后再早读;下午五点二十放学,吃过晚餐,六点四十就要晚提前读。如果经常迟到了意味说家长可能要被班主任请喝茶,或者班主任被家长请喝茶。

一个家长眼中的县域教育生态

何忧之有?孩子体质下降之忧、学习后劲不足之忧、视野狭窄之忧、愚昧教辱之忧,孩子将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我是一个农民,也许我的见解很肤浅,没有那些文化人的忧国忧民意识,但我不得不发声。

我没有才华,我的文字功夫还得益于初中课外阅读的几本言情小说。但是听说现在的老师水平更令人堪忧,很多人当了老师除了教材教辅,基本不看杂书,也不写作,职称论文网上请枪手代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吃白菜的命,操卖白粉的心。不要说一个农民有这种关心家乡教育情怀,属杞人忧天,我在为自己的孩子担忧。一些老师仅靠读师范时获得的过时知识来教育,我的孩子如何能赢得未来?

一个家长眼中的县域教育生态

我不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说事,单拿个别偶然事件就一个电话将问题学生家长从广东、海南召回约谈的事算是常见了吧?如果我不从命,则被误解为撂挑子与老师,班主任对我孩子不闻不问。我的孩子可能成为陪读生,冷板凳坐到毕业。孩子本身是受教育者,因心智不熟,错误难免,我在外打工,请假不易。作为老师为何将家长和孩子置于自己的对立面,你的教育学、你的心理学是不是白学了,你的教育使命何在?

年关将近,老师您可能忙于拒绝学生家长的饭局,生活富足的今天,大家自然不再为吃饭发愁,能请到老师吃饭的家长言谈中,谓“先生厚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或私下发给班主任的“春节快乐”红包潮落潮起。当您谈论公务员灰色收入诟病时,可曾想为自己私接红包而脸红?不敢不自愿到老师暗示的书店买老师指定的寒暑假作业本。一开学,各科教师纷纷下单给学生到书店买各种教辅资料,义务教育学费是免了,一个学生购买名目繁杂的资料达几百元。希望主管部门能派人明察暗访,进教室看看学生书桌和书包里的教辅资料总价值是多少。

有些资料只是白买,学生根本没使用。即使要毕业了,旧的校服仍然要换新的款式。我不看师风师德,我得扪心自问我的孩子为何这般坑爹?小小年纪便沦落为教育要挟老子的物件。正可谓“吾家有子初长成,落入校园百事愁。”

学生小苏,小学阶段很少生病,升入初中后隔三差五就请病假,而且是很高兴地住院,病床上一躺就是三五天。他老爸琢磨着,这太蹊跷,后来弄明白了,原来他是故意找病住院,以求离开校园,避开老师的管束和繁重的作业。为了这几天自由时光,他宁可在宿舍睡觉时大开电风扇,感冒发烧流鼻涕就可以向班主任请假,溜出校园。

一个家长眼中的县域教育生态

出于安全考虑,星期一至星期五采用封闭式管理,除了外宿生,没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不能离开校园。周末成群结队的学生到超市大袋大袋地采购一星期的日用品和水果。他们也是没有办法,校园内小卖部销售的东西比外面贵啊。小卖部也是没办法,门面招标一年几十万啊,垄断经营必然产生暴利,也不可能让利于学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和套路,只能可怜自己的娃。

2018年高考排行榜上东兰被原先的小弟巴马凤山甩了几条街,政府情急之下洗牌换将,从教育局到学校,从一把手到班子作了调整。回顾过去几年政府对教师队伍还算优待,与兄弟县相比,只安排乡下少数教师参与扶贫攻坚战,年度绩效奖也积极发放,出台了高考奖励方案。可是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往往将原因归结到兰高的生源问题,优质生源确实外流不少。兰高的教学管理如何,我无法评说。从过来的三届学生课时看,一届更比一届长。想延长学生上课时间要质量,开启衡水模式。城区初中校也纷纷效仿,每生日在校除了做操、上课、吃饭、睡觉,自由支配时间就一小时,早上起床叠被子、洗漱、上卫生间、打扫卫生、搬垃圾,部分内宿生连排队买早餐的时间都没有。

毋庸置疑,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达到上级教育部门认可水准,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视野开阔度同样令人堪忧,某所初中中考上河高线率曾几度受群众热捧,然后那些高分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立马表现出后劲不足。究其原因,他们的初中课程安排与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课程表并不一致,很多非中考科目的学习时间都让位给中考科目老师使用,杀鸡取卵式地压榨到极致,让学生产生暂时动力,表面顺从于老师,内心却极度地反感老师,进而厌恶学习。一旦进入高中,难以适应宽松自主的学习模式,没有人压迫了,就断崖式滑坡。小学也是如此,问问城区小学的学生就知道,两星期上一节电脑课,什么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都让语文、数学老师包揽。

小学生作业太多,特别是临近期末,每天晚上要写三张卷子,周末还要加一篇作文。甚至要每个学生背抄几篇范文,以应付考试套题。平时学生作文要按老师的要求和套路,偏差者不给分,并要求重写。写作,需要的是真情实感的自由表达。是一个人天性的自然释放,是沟通的需要,是表达的欢愉,也是一个人最深刻的思想的显现,与最动人的情感的释放。为什么学生不能我手写我心呢,一定要有个统一标准,不允许有多样性?用猴子爬树的标准去考核大象和海豚,他们会一无是处的。

中学老师每天也各自布置自己应教科目的课外作业,十二门功课的课外作业,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占得满满。能有机会发展自己兴趣的是那些舍车保卒的体育生。寒暑假都布置了书店出卖的作业。寒暑假本来是让学生休息的,现在所谓的寒暑假不过是让学生换个做作业的地方。

双休日补课问题,本来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应该补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免补。现在却是给那些凤凰班的学生补课,确保中考A+人数。意思是既然免不了要有些人陪太子读书,干脆让肥的更肥,瘦的更瘦。教育是否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一个家长眼中的县域教育生态

某中学一学生有学习编程的潜质,辅导员事先与其家长和班主任沟通为他提供学习便利,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双休日到实验楼上网学编程。就因为他双休日没老实在教室端坐自习,分管教学领导破门而入,骂他不好好学习,上网学什么编程,并限令他以后不准到那里碰电脑。一所大型中学分管教学的领导不将学习编程视为学习,未免有点滑稽吧。信息时代,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无可厚非。一星期两节电脑课,只能按教材学习。双休日属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留校自习就非得定位在教室看书?上网跟慕课学习就犯校纪校规?比尔.盖茨的微软可是起源于一间破车库。难怪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那样振耳发馈,原来学校教育总是被一些不懂教育的权贵统治着,孩子的前程总被些短视的人坑着。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不想让学生学习。这有点像某位同志调任乡下某中学校长,他喜欢吃鸭肉,每逢接待餐,总务主任点菜,套餐主菜非鸭肉莫属,三年之后他调走了,餐馆才为学校换菜谱。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校不在大,要看有没有灵魂。领导有没有大格局,大视野决定大境界。如果领导只为自己政绩着想,以“分数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主导思想,不尊重老师,不相信学生,哪怕他有三头六臂,有把学校当着自己家产的决心,他用洪荒之力管理的学校也未必能走向诗和远方,一个学校的领导如果将创客教育视为洪水猛兽,止增笑耳。每每开表彰会也只能拿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升学率和县级奖说事。将学霸压成考试状元,日后也难成学术大伽。

马云在贵州大数据峰会上说:在这个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时代,如果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美国要求每个小学生都要学会编程,浙江省也开始在小学教育中普及编程课。我们在电视中见到那些电脑制作比赛、信息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和智能设计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无人机大赛。常常感叹:那是别人的孩子!除了篮球、足球、绘画、唱歌、跳舞,高端的竞赛离我们的孩子太远了。

一个家长眼中的县域教育生态

都说现在是拼爹的年代,父母一边望子成龙,一边恨铁不成钢。听说局级以上领导、财力雄厚的家长,包括兰高部分老师,纷纷到南宁购房。领导的孩子户口外迁到大城市就读,乡下的孩子就让爷爷奶奶陪着到县城租房念小学。自己的孩子都不在本县就读,操心就略显多余,东兰教育之希望寄与何人?

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不被恐惧和欲望控制的人,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教育是教人如何和自己相处,为自己和这个社会带来和谐安宁的教育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距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多远?

我自己学识浅薄,看问题欠全面,文化水平确实很低,自己所表达的不一定正确。但我相信,至少我能代表部分家长说说自己对东兰教育的忧虑,哪怕只是为一已私利,为了我的孩子我也要大胆说出来。这里没有恶意,希望大家理解,把东兰的教育办好也是一个农民的心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