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洞察丨聚焦汽车“新四化”

新闻洞察丨聚焦汽车“新四化”

新闻洞察丨聚焦汽车“新四化”

刚刚落幕的上海车展无疑聚焦了全国乃至全球车企的目光,也让关心汽车行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再度经历了一次新车发布的视觉盛宴。围绕“共创·美好生活”的车展主题,最大看点当属汽车“新四化”从概念转入实际应用。众多车企的亲身实践也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切实走入公众视野。“新四化”正在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车展,作为集中展现汽车产品的舞台是短暂的,然而,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趋势性变革却一直在上演。围绕“新四化”,行内人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新四化”又将带来哪些体验上的变化和深远影响?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新四化”将怎样左右汽车行业的发展未来?本期新闻洞察聚焦汽车“新四化”,敬请关注。

新闻洞察丨聚焦汽车“新四化”

图片来源/新华社

前瞻

向燃油车说再见的日子或许并不遥远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童彤

对于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而言,实际上,未来已来。

在“新四化”当中,汽车电动化显然已经成为公认的“龙头”,不仅对传统内燃机汽车形成了挑战,更是智能化、网联化与共享化的基本前提条件。应该说,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发展上,我国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推动政策上还是从地方的法规实践上,均堪称引领全球。

其中,作为全国首个宣布禁售燃油车,并计划于2030年前实现全岛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省份,海南更是聚焦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车企的目光。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政策看似激进,预留的时间仅仅10年有余,这不仅意味着全岛禁售燃油车,而且还要将现有的燃油车全部换成新能源汽车,影响堪称巨大。

在本报记者看来,之所以海南能够有魄力出台这样重磅的政策,与其一系列国家战略定位不无关系。比如,主打的生态环境牌让海南成为全国稀缺资源,而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旦海南真正实施禁售燃油车,是否会对全国其余省份比如正在经历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寻求涅槃重生的省份跟进,值得持续关注。

当然,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采取如此截然不同态度的,不仅中国海南如此,放眼全球,亦有不少拥趸。比如,截至目前,已经宣布禁售时间表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等,禁售的时间大概在2025到2050年之间。显然,我们的步子走得不算慢,即便届时只能在海南全岛实现。

记者认为,无论是欧洲市场还是中国海南能够下决心禁售燃油车,继而对新能源汽车敞开胸怀,背后都是综合了本国国情和市场选择的共同作用结果。比如,欧洲已经明确禁售燃油车的国家本身国土面积较小,且资源紧缺,尽早实现新能源交通的诉求本就强烈。另有研究报告指出,英国每年有近4万人的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纷纷提出禁售燃油汽车。

而这一点,也是海南率先明确2030年禁售燃油车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优质的海岛资源和环境在中国的独一无二性,也为海南禁售燃油车政策的明确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对环境健康的诉求正转化为全球对新能源汽车的迫切期待。但记者以为,无论是10年后还是20年后禁售燃油车,都须以新能源汽车能够真正替代燃油车成为主要乘用车供给,否则,任何政策都存在变数,即便是已经明确公布了禁售时间表的地区。

当然,想要推动新能源汽车成为主要乘用车攻击类别,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和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已明确,对于车企而言,能够按照既定政策要求,切实更迭产品技术,保障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稳定或许才是决定传统燃油车是否将走下历史舞台的关键。

毕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更迭,汽车领域的产品在不断多元化,汽车的能源来源正在进入一个多元化的过程,无论是燃料电池、纯电动,还是天然气汽车,都各有各自的优势。但显而易见的是,未来汽车市场在新能源领域还有诸多挑战,暂时也还没有形成全面取代传统燃油车的气候。

政府和汽车企业也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置于何时能够确定采取哪种适宜的技术路线,平衡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发展关系目前看仍难有分晓。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断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企必须在保证逐渐扩大销量的前提下并不断在技术上进行革新,才能与传统汽车企业竞争。

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在补贴政策退坡,新能源车产销全部仰仗市场决定后,新能源汽车依然能够在市场上实现良性发展,与传统燃油汽车分庭抗礼甚至切实形成取代势头,我国乃至全球全面禁售燃油车或许将不再遥远。

调查

政策护身 让汽车“新四化”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占据舆论焦点,汽车“新四化”的概念开始逐渐成为车企、业内和群众耳边高频率出现的词汇,而在刚刚结束的2019上海国际车展上,一众国内外知名车企,更是用其密集发布的新车及其承载的新技术,让“新四化”从概念走入现实,接受包括各路专业人士和公众的一并审视。

所谓汽车“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电动化指的是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智能化指的是无人驾驶或者驾驶辅助子系统;网联化便指的是车联网布局;共享化,指的是汽车共享与移动出行。显然,在中国,由汽车“新四化”新趋势带来的“马路上的革命”正在真实的上演,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一致认为,中国的汽车“新四化”受到密集出台的各领域政策推动,正在走向实现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关键节点。

电动汽车仍受政策青睐

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话题从来不缺少关注,缘起人类共同应对日益恶劣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正视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新能源汽车大幅缩短了从实验室走入应用的进程。而将新能源汽车的时间轴置于中国,起点应该回拨到2008年——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

已经走过十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2008年乘用车产销不足900台,商用车产销逾1500台的起点,到2015年以超过33万辆,其中纯电动车超过24万辆的产销量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至今,再度以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125万辆,同比增长60%的骄人成绩,继续稳坐全球头把交椅。

值得一提的是,取得这一成绩的背后,既有我国坐拥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背景,也有政策密集频繁布局新能源汽车销售补贴、新能源汽车使用倾斜、充电设备完善等一系列政策市推动的原因。然而,当时间轴回到2019年,两大因素不得不说:一是根据中汽协数据,如之前预测,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低于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虽连续十年继续蝉联全球冠军,但自1990年的连续增长趋势已经打破,同比出现下滑。二是今年3月26日,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正式发布,带来了如市场预期的补贴金额减少、较上年滑坡50%与续航里程、能耗等方面补贴门槛提高的结果。

“这些因素都是汽车厂商和销售商早有预期的,且对于终端销售来说预计不会有太明显的负面影响。”孙杰明,某合资品牌门店新能源汽产品部销售主管,4月22日,刚刚结束上海车展专业参观“任务”的他,刚下飞机赶回工作单位,马不停蹄地要将此次参观上海车展的“心得体会”汇集成文上交上级。

本报记者了解到,孙杰明早前长期从事传统汽车销售业绩考核工作,两年前调任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负责销售审核。终日与数字打交道的他,对于汽车的产销数据很敏感。“即便是新能源汽车补贴一再退坡,补贴门槛一再提升,其结果也会带来新能源汽车占据市场的不可逆趋势。”孙杰明说。

“汽车的终端销售影响最为直接的是使用政策的影响,比如限行、限购,再比如充电设施等使用环境的不断改善,目前看,相较于传统汽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仍在受到政策倾斜和青睐。”孙杰明的话,在记者连日来随机走访中,陆续采访的新能源车主、准车主以及有着购买意向或仍在纠结于传统汽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持币待购者心中,似乎是一致认可的观点。

智能化和网联化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汽车的智能化与网联化,需要依托于更加成熟、完善和高速的互联网技术、卫星导航技术等,当然,这些并非遥不可及,对于如今在售的量产车型中,已经有车主可以体验到较为初级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带来的便利。

王进先,供职于北京某科技公司,一直以来都用于充当科技的尝鲜者。对于汽车而言,他也不例外,2018年,他购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X纯电动汽车,作为一辆SUV车型,超过400公里的续航能力以及酷炫的外观和极具科技感的行驶感受,都是王进先津津乐道的。他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家里和公司都有充电桩,不存在日常上下班交通充电不足与不便的情况,且得益于特斯拉自身的超级充电站网络,让他频繁往返于京津冀乃至更远的城市成为可能。

“首先这是一台新能源汽车,十分环保。其次能够带给你更大冲击的是,它拥有的智能化与网联化给你日常用车带来了全新体验。”王进先一边说一边为记者展示着通过手机控制车辆充电显示车辆工况信息等功能。“而在驾驶过程中,通过车辆自身的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也能让你获得更为舒适的驾驶感受。”他认为,电动化、自动化和网联化也该是汽车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政策层面支持智能驾驶与网联化共同依托的互联网技术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早已印发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理规定(暂行)》,规划了5905-5925MHz频段共20MHz带宽的专用频率资源,此举旨在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虽然国内车企已有相应产品面市,能提供基本的服务,但是车联网领域目前仍缺乏明确的商业模式、行业标准与制度,厂商尚处于摸索阶段。不过,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有着政府的大力支持,且坐拥产销第一大市场的优势,发展智能化汽车对于我国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在全球汽车产业市场有更大作为而言是有着优势的。

贾新光强调,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公司,抑或是新兴的造车势力,都可能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上获得各自的发展机会。

共享化酝酿巨大融合商机

说到汽车共享化,共享经济不得不提,近年来,共享经济可谓人尽皆知。且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各大网约车平台到租赁平台,其提供的便利性毋庸置疑。

小周就是共享汽车的受益者,家住北京的他至今也未能获得购车资格。他说:“平日最常用的就是各个约车软件,真到自己需要用车了,各大网约租车平台也很方便。一扫二维码就能把车开走,也不用担心车辆保险、养护等用车成本。”他告诉本报记者:“如果一直不能中签购车,一直享受共享汽车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汽车共享化的背后,带来的是出行服务的变革。作为车企,丰田公司2018年就曾宣布,要从一家传统汽车公司转变成出行公司,其竞争对手不再是通用汽车,而是谷歌、苹果甚至是脸书这样的公司。

另有研究成果指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汽车将使共享出行的人均公里成本下降45%至82%。出行服务商有可能在未来出行体系中取代整车企业成为价值链上的主导。咨询公司埃森哲也作出预测认为,到2030年,汽车制造的销售利润将会小幅萎缩至1220亿欧元,而出行服务的利润将快速增长到2200亿欧元。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未来,随着汽车“新四化”的逐渐实现,在影响人们日常出行和车辆使用的同时,包括汽车厂商、销售和第三方运营平台在内,或许都将迎来一场不小的变革。

观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

2019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发展得更快更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信息显示,2019年1至3月,我国汽车产销达633.57万辆和637.24万辆,同比下降9.81%和11.3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4万辆和29.89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和1.1倍,产销增长了102.7%和109.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完成22.6万辆和22.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09.3%和121.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万辆和7.2万辆,同比增长85.2%和79.1%。

这样的数据表现,让刚刚对2018年全年汽车产销呈现负增长新生忧虑的业内人士看到曙光。外界普遍认为,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远比传统汽车发展得更快更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正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提升,特别是对重点问题加以解决,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实现寻求长远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兑现新能源汽车发展兼顾推动全汽车产业进步和生态环保的双重重任。

未雨绸缪寻求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

与行业内的观点一致,在苏晖看来,汽车行业的“新四化”是不可逆的趋势。在他看来,汽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从A点到B点的移动出行工具,已然转变为一个具有清洁能源的移动智能终端。他认为,从传统汽车角度去看新能源汽车,不仅底盘结构会有很大改变,包括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所带来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原材料,终端的核心关键部件,以及维修和保养,都将发生变化。

因此,新能源汽车带动整体汽车行业的产业变革,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如何确保新能源汽车更为长远的健康发展,备受行业乃至各界的高度关注。在苏晖所作的《关于2019年汽车市场发展变化综合分析》一文中,详细地阐释了其对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若干认识。其中,不乏对一些问题的未雨绸缪。

首先,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里程问题引起关注。苏晖认为,必须解决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弱问题。新能源汽车续航差会导致用户使用体验糟糕,影响继续使用的愿望。与此同时,还需要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损耗大,更换电池成本高问题。因此,电池成本过高,将导致新能源二手车利润减少,用户更换电池的钱或能购买一辆新的新能源汽车。

其次,要解决新能源车保值率低问题。新能源车保值率低,导致价值流失快,造成车主财产损失。苏晖建议,可建立稳定的新能源车价格体系。新能源车价不稳定,也是导致用户犹豫购买的原因之一。

第三,要建立一套行业公认的科学高效的新能源二手车残值评估标准以及规范。显然,这是参照了传统燃油汽车拥有的较为成熟的二手车市场模式。毕竟,没有一套权威专业的体系,会使新能源二手车的评估没有公信力。

苏晖表示,应建立一套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流通服务体系。由于新能源汽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导致了新能源汽车流通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进步是突破发展瓶颈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新能源汽车技术对于突破产业发展瓶颈至关重要,一旦在早期形成技术封锁势必将对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掣肘。而这也显然违背试图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推动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和引领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初衷。

为此,科技部于2018年初印发《关于支持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函》明确,按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原则同意《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其中明确,在技术应用和普及上,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将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的开放运行机制。

这显然打破了行业内原本普遍存在的技术封锁顾虑,苏晖强调,不可否认,由于客观的环境压力倒逼,也因社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高度热情所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路径是适度超前的,即政府公务车、公共交通和民用三方面在共同发力,三方面齐发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事实更需要尽快形成产业自主发展的长期动力,其中技术不断进步对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言必不可少。

实现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正是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苏晖强调,比如通过技术进步不断降低现有新能源汽车高昂的维修和养护成本。又如,针对当前政策助推的纯电动汽车,其电池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的建设等都还有待进一步检验,特别是废旧电池的处理是否会带来新的环境课题值得关注。

苏晖强调,新能源汽车市场寻求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着手解决,这些都需要依靠技术的不断创新加以应对和克服,才能实现一系列宏伟目标以及兑现新能源汽车发展兼顾产业进步和生态环保的双重重任。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