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作为现代四大名著,你认为呢?

红雨说历史


将《白鹿原》、《活着》、《废都》、《平凡的世界》列为现代四大名著的提法并不严谨,也不可取。

我国现有的四大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是从我国历史上众多优秀作品里脱颖而出的杰出文学作品,他们表达了深刻的主题,代表了时代的艺术高峰,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观赏性,其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都很高。

进入现代以后,在我国文学领域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家,比如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余华、王蒙、铁凝、王安忆、李碧华、苏童、毕飞宇等,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得我国的文学市场空前活跃,在这些作品中茅盾文学奖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但凡能入围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反观问题中罗列出来的四本小说,除了贾平凹的《废都》,其他四本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其中《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题材相似,故事中讲述了在时代变迁中的那些人和那些事,突出体现了在动荡的时代人性的善恶,人在面对困苦境遇时应该秉持什么态度,以及对人生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局等主题。

小说《活着》通过一个近乎于不可思议的故事向人们传达出人应该如何面对生死,为什么要活着的主题,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

而小说《废都》讲述了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一群人的生活状态,小说通过周敏进城找工作,在没有经过庄之蝶同意的情况下写了一篇关于庄之蝶年轻时的恋爱经历为线索,逐渐深入,层层推进,对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加入了不少魔幻元素,这为整部小说增色不少,但是这部小说的格调有些灰暗,讲述的故事偏重于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并没有太高的艺术价值。

相比之下贾平凹的《秦腔》还算不错,这部作品同样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综上所述,虽然这四部作品目前来说广受好评,在读者中都有很高的评价,但是将它们称为“名著”有些为时过早。

时间是检验作品好坏的最好的标尺,相信在我国会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家,它们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优胜劣汰,其中的佼佼者会被保留下来,到那时在将它们冠以“四大名著”的称号为时不晚。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发表不同看法。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三脚猫学功夫,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三脚猫学功夫


不赞同这种说法,如果说是名著还行,但如果说是中国当代的四大名著就有点言过其实,这四本书我都读过,并且不止读了一遍,但感觉都是以当代这个年代段写的,反应当时现实社会的事情。

第一本看的是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当时刚从学校毕业,考大学落榜,无奈进入工厂当工人,心劲还有点傲,可现实就是一工厂工人,无奈的现实,艰苦的环境把我以前的远大理想击的粉碎。偶然之中接触到了这本书,当打开第一卷第一章写着:“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一下子吸引住了,这不正是我在学校时下雪的场景吗?于是看下去的时候被书中的人物经历吸引挂牵:孙少平、田哓霞,孙少安、秀莲,金波,田润生,郝红梅,田福军,兰花,兰香,孙玉亭,田福堂……各人有各人的故事经历组成了本书的线条结构,读的好感动,觉得真是一本励志小说,只要有人的地方,世界就不会是冰冷的,平凡的人,过着不平凡的人生,是那样的简单,平凡只是包容了对爱的承诺,对老人的孝顺。我们活在这人世间 ,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我们所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了。

第二本书读的是贾平凹的《废都》,看了一遍,没看懂,就觉得写浮躁,人浮躁、城市浮躁,不过当时坚持读完有些好奇的还是有时“此处删去xx×××”这些字节作怪。

第三本书是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书中人物性格鲜明,结局各出所料。

最后读的余华《活着》,读的好累,好压抑,好沉重。看完后觉得心中很不快,感受全书你会有一种生命的渺小。书的感受让人有种不安和难过,可能是这本书诉说他的故事背后的凄凉。过了几年又读了一遍,才体味到:活着比什么都强,当自己年老,你会发现,活着就好。

以上就是我对这四本书读后的一点体会和感受。好书会陪你一生,对你的生活是有影响的。





王蒙缘


早晨从下午开始,和你一起探讨有关文化方面的问答。

《白鹿原》曾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是陈忠实,陕西籍;

《活着》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是余华,杭州籍;

《平凡的世界》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是路遥,陕西籍;

《废都》是这四部里唯一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堪称茅奖遗珠,作者是贾平凹,陕西籍;

不可否认,这四部作品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极具代表,也是极其出色,拥有非常多读者的作品。

但是要把它们称为“现代四大名著”,又有些言过其实了。

如果这四部作品代表了现代文学的最高水平,那么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置于何地呢?

当然还有譬如: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王安忆的《长恨歌》;阿来的《尘埃落定》;刘震云的《一句顶万句》,刘慈欣的《三体》……等等。

其次,如果真的要选“现代四大名著”,那么也必然是四部题材,故事,写作手法等等各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果依照这个标准,我们再来看看《白鹿原》,《废都》和《平凡的世界》都是写的在陕西的故事,这个范围也太窄了。

然后《白鹿原》,《活着》是农村题材的;《平凡的世界》是城乡结合的;《废都》是城市的,这个选择面也太窄了,再怎么说也得加一个科幻题材的《三体》才适合的。

最后是字数,《平凡的世界》是上百万,《白鹿原》大约50万,《废都》大约45万,《活着》相比起来就少多了,只有12万字。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这个名单是不严谨的。

虽然我个人很喜欢这四部作品,但实事求是的来看,这其中有些作品只能算得上是畅销书,并不能称之为名著。

或许再等五十年,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评选“现代四大名著”,还为时未晚。

毕竟,我们希望留给后人的名著,必须经得住读者和时间的双重考验。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加关注,感谢你的支持。


早晨从下午开始


个人认为:余华的《活着》最伟大。

这本书主要回答的是千古一问:人为什么而活着?

孔子说:未知生,嫣知死?

亚里士多德: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柏拉图: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

斯大林: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

爱因斯坦: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梵高:我们穿越大地,只是为了经历生活。

雷锋: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福贵:TMD,都别装B了,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jayamani


我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仅限于《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阅读过多次,以致耳熟能详。对于近代名著,也限于《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创业史》,《红岩》等,读过多次。

至于《废都》等作品,对不起,今天才听说有这个书名。

另外,我对于这个【废】字不感冒,总认为它是垃圾,和【废物】,【饭桶】等词的感觉有点相似。人活一世,总要有点精神,干吗这么【颓废】呢?总而言之,一听书名我就不爽,更别说看了。

再说了,当今社会是经济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每一个人从睁开眼就开始奔波,一直到晚上熄灯睡觉,一直生活在经济建设的战场上,哪有闲功夫去品赏什么风花秋月,就是看也看一些手机上的短平快信息。这是现实。因此说,我现在是一不看文学作品了,二不看书了,三不看电视剧了。再过几天我都变成文盲了!不知各位有没有相同的感觉?

不过,对于《白鹿原》倒有一点印象。原因是我们那边有个景区,拍摄电视剧的时候,这里是取景地,到现在,剧照还挂在这个景区。通过影片介绍,我对于陈忠实有个大致了解。仅此而已。

胡言乱语,欢迎拍砖!


阳城导航


此举不妥,且是大大的不妥。

毋庸置疑的是,题主列及的这几部书,都是一时之翘楚,也普受好评。但以这样的目力选举出来的书作,难免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好恶,并不能左右他人的意志,更不能代表他人的心愿。

这几部书作,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著作。其中的《白鹿原》和《废都》曾经代表陕西作家群刮起了一阵炽烈的西北风,文学界将这次文学行为称之为“陕军东征”。其中尤以《白鹿原》声名最著,得到的溢美之辞汗牛充栋,可谓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扛鼎之作。也很能代表新中国的文学成就。《废都》则是贾平凹的一部作品,可以称之为异军突起的奇书。在得到普遍认同的同时,也备受争议,应该是一部毁誉参半的著作。

《平凡的世界》,是陕西作家路遥的力作。可以说耗尽了作家的心力,虽然广受赞誉,并藉此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路遥从此告别文坛匆匆谢世也是热爱文学的人们心中最大的痛。

余华的《活着》,写尽了人世间的苦辣辛酸,读起来难免心中苦涩,令人感到此生漫漫,生路凄苦,倒不如死得其所,死得痛快。

这样的提法,明显摈弃了建国之初的文学繁荣时期。是一种挑剔的刻意远离,是对文学沿袭和传续的背叛,明显在打压前期的文学作品,这样的想法和作为本身就不值得提倡。任何刻意否定的行为都是一种缺乏大局展望的短视。

个人以为,新时代的四大名著也好,还是新时期的文学巅峰也罢,亦或是近、当代的作品集锦也可,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尊崇了客观的文学发展规律和文化审美取向,是否代表了这个历史时段里我们一致的文化进程递延趋势。如果仅仅是凭借个人的喜好来武断的判别,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的白费力,也叫无用功,不会赢得文坛的尊重,也不会激起文学的涟漪,更不可能准确的把脉文学的走向。

如果非要评选出新时代的四大名著,那还要时间的检验。我们置身其中,很难窥到全豹,必须在一定的距离之下,才能完成这样的文化审美,而不是现在就急三火四的给当代文学下定论。




极品龙颜


作家用现实主义手腕揭露世界,这个世界为什么要揭露?社会需要作家用现实主义手法揭露世界、鞭挞世界、弘扬正气、叱责黑暗……唤醒世人奔向光明!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用写实的手法还原了、旧时代的人们渡向新时代的步步惊心、困苦与磨难,是部不错的作品。贾平凹先生的巜废都》也是现实主义作品,"废"字用的很好,一派颓废荒唐……现实中可能真有其事,但作为一个作者、弘扬的不是正气、教化的不是子孙、可能作者读《金瓶梅》读多了,不知他敢不敢让他的孩子看一看他的作品,不予多说了⋯

巜平凡的世界》一个字是"苦",可能是作者的生活足迹太多苦难一一悲剧贯穿全书!不堪回首的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农民困苦的生活永远不再,算是一部好作品,作为教育后代的素材吧……


用户一修


太以管窥豹了,这四部作品,中国开放以来论文学功底,也就只有白鹿原有自己的味道,论思想,这四部好像也就那么回事,论文笔,余华说老实话就是有模仿的味道,他自己说的是有影响,有时候看他的作品,比如兄弟,太像卡夫卡和莫迪亚诺了,就像是两个结合在一起的笔法,平凡的世界太故事,太白,文笔完全过关,但出彩几乎没有,废都不能提,就是本扒厕所的小说,大家有精力可以找没删减的版本,这一本大长篇,贾平凹仅写了一年多,可见其熟练度,一部看的过去的长篇的熟练度,白鹿原算是这里面综合最好的了,活着不知什么时候最近几年,又给炒起来了,然后逐渐走向妖魔化和放大化,可以承认的是,余华的活着写的很好,但绝不是最好,我经常将活着和萧红的生死场放在一起想,发现还真没萧红把惨说的更具想的。现代四大名著完全提不上,而且这刚多少年那,几十年,文化要是几十年就能沉淀下来那还能叫作文化吗,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了,现在看那,那才叫文明和艺术。这四部能跟那个四大名著比,红楼梦,把它称为第一书都不为过,一个院子就用一个院子,把几千年的东西说的讽刺又恍惚,三国水浒西游哪个他都比不了。而且咋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写不出严肃文学,写出来的都没法看,什么时候我们写出昆德拉,写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巴尔扎克,写出托尔斯泰,泰戈尔,我们的灵魂和民族创造力就文艺复兴了。现在,这种格局别想了,


无憾50825231


首先必须要弄清“四大名著”的来由!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并不是哪一家(如:官方)评选出来的。不要觉得意外!也就是说,这几本书被称为“四大名著”,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古典小说中水平最高的作品,只不过是因为种种原因,它们的读者量最多、出版量最大,而约定俗成的称谓。

说到这里,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着、废都能否成为新四大名著,你我说的不算,得由读者量(阅读量)、出版量说话(证实)。


為你開心3


自鹿原一陈忠实。活着一余华。平凡的世界一路遙。废都一贾平凹。这四部現代的杰作,真可以走上中国文坛的巅峰,但当我们深入地阅读,又深入地思索,我们能从作品中得到些什么深层次又現实的东西?当我们吹完了这股西北风潮之后,我们仍对自己的中国一无所知。相比之下莫言总能对腐败有吉光片羽的揭露,对人性善恶也写得入木三分。更何况鲁迅,他是投枪和匕首。我们的時代只允许我们“顾左右而言他”不要气馁,开明,开放的浪潮会拍打出新的绿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