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撰文 | 樓一刀


日前,廣州出臺“搶人”新政,社保要求作出調整。繼續放寬入戶條件!


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取消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留學人員入戶社保參保年限限制,只需在廣州市現引進單位有參保記錄即可,無須連續繳納社保滿6個月以上。

而本科連續繳納半年社保就可入戶。

解讀政策:精準引才,人才是重中之重

一是加大了對高學歷人才、專業技術類人才的引進力度。


新政沒有采取“一刀切”降低入戶門檻的方式,而是有所側重的調整入戶條件,定位為“精準引才”,體現了廣州秉持開放理念,改善環境吸引人才的決心。

二是將產業領軍人才納入引進人才入戶範圍。


新政結合廣州市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首次明確將產業領軍人才納入引進人才入戶範圍。

將經認定的廣州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傑出產業人才、產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等產業人才納入我市的引進人才範圍,協調產業發展和人口發展的關係,為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三是確立了通過市場化評價引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引才方式。


新政首次明確了可以通過對薪酬、投資、社會貢獻等市場化手段評價並引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引才模式。

每年給予一定的入戶指標用以解決經評定的創新創業人才用於解決入戶問題。

通過改革完善人才評價引進機制,構建以薪酬、投融資、納稅等多維度、多元化的人才引進生態體系。


四是建立了多層次的引進人才入戶申報渠道。


新政對於引進人才申報方式進行了重大改革,符合條件的引進人才既可以通過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申報外,也可以通過用人單位及主管部門申報,還可以選擇個人直接申報入戶。

為進一步方便群眾辦理引進人才入戶相關業務,《實施細則》新增了通過用人單位申報和個人直接申報等入戶申報渠道,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審批服務便民化的具體舉措,對於優化人才服務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五是進一步下放事權並首次明確了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減證便民的要求。


新政實施後,引進人才申報將開通手機客戶端申報、實現信息數據同步共享以及相關查詢結果信息跨部門共享手段。

同時將非公經濟用人單位引進人才審核權限全部下放各區,進一步提升審核效率,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六是實現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入戶的“一步到位”。


新政策首次將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接收和入戶分離,同時對高校應屆畢業生入戶申報流程進行了簡化。

調整為直接到公安部門辦理入戶,實現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入戶的一步到位。

除了以上新政精準引才的一些措施,其實原有的福利補貼也照樣給力!

各區的政策略有不同,最高一千萬安家費


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從上表可以看到,廣州各區的人才政策幾乎覆蓋資金、房子、教育等多個方面,且各區各有特色和側重。

從獎勵力度來看,各區對諾貝爾獎獲得者或院士人才的獎勵力度最大,單單是住房補貼就有1000萬元。

除此以外,該類人群還可以在增城入住約200㎡的人才公寓,在南沙首次購房能得到50萬元安家補貼等。

從區域來看,越秀偏愛文創產業人才,該類人才享有優先入戶的特權;番禺和從化都注重教育人才的引入。

看完廣州各區對應的補助政策後,很多人驚訝感嘆,原來不止深圳土豪有補貼,廣州也這麼土豪,大力吸引人才,不惜砸下重金。

留在廣州,年輕人有更多機會

單從上車角度看,一線城市中看好廣州,當然這是相比而言。

首先,廣州的房價相對較低,目前均價在3萬多,而北上深三個城市均價基本都在5、6萬。


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此外,有數據顯示,廣州的土地財政依賴度2018年高達到90.02%,而北京(29.1%)、上海(26.90%)、深圳(12.7%),可以看出廣州是一線城市中唯一一個沒有走出土地財政怪圈的城市,也成為房價上漲空間的保證。


而且廣州未來人口持續增長,擁有強勁的人才競爭力。

2018年全國人口增量最快的10個城市中,廣州排名第二,人口增量達到了40.6萬人。

如今又在城市總規上立下“軍令狀”,爭取到2035年,常住人口達2000萬,管理服務人口達2500萬,與現在的北京上海等量齊觀。

今年初,廣州公佈全新的“1+1+3”入戶政策體系,學士、碩士、博士等人才,入戶年齡比此前放寬5歲,不遺餘力引進精英。

而現在,又重申了本科生,連續繳納社保半年即可入戶。反觀上海和北京,人口已經見頂。


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還有要說的是,廣州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08億元。

按可比價格增長7.5%,同比提高3.2個百分點,增速高於全國、全省,也高於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名義增速(不考慮價格因素,直接和上一年比較)更是達到11.1%,超過大部分熱點城市。

分析稱,廣州的信息服務業增長較為顯著。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在去年突破千億的基礎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已連續8個季度在20%以上。

電信業務總量連續5個季度保持1倍以上增長,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2.9%,網易、酷狗、虎牙等企業快速增長。

琶洲加快產業導入,15家企業已開展實質性業務,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61.3%。

新業態、新模式較快增長。全市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增長25.5%,其中出口增長3.1倍。

在電子商務滲透加強、“年貨”網購等業務活躍帶動下,郵政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

分別增長33.7%和47.4%。

服務消費較快增長,“花城看花”等品牌影響力增強,旅遊業總收入增長11%。

在八大新興產業裡,軌道交通產業增長10.2%,智能裝備和機器人產業增長20.5%,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增長8.6%。IAB產業增長8.8%。


看完這些,總結起來就是大的兩點,人才紅利和產業發展,是任何一個城市都不能缺少的兩大發動機,同時二者彼此又不可或缺。

看著廣州大力引進人才的同時,各項產業發展勢態良好,我心甘情願的當一回廣吹。

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買房路上,我們風雨相隨



部分材料參考來源:買房參謀、國民經略、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廣州淘房志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這個產權不到45年的項目還有未來麼?

3條高速地鐵涼了,知識城卻還有樓盤想破4萬?

廣州又要修地鐵了,我居然高興不起來!

日賺8000萬,搞地產不如賣水泥!

今天,請允許我做一個廣吹!

歡迎大家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關注廣州淘房志,我們將第一時間報道、挖掘熱點區域的樓市機遇,分享粵港澳大灣區的財富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