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刚继位后?八旗势力都有哪些派系?

爱历史的小蜗牛


八旗势力按照数字肯定是八派,因为努尔哈赤建立八旗的本来目的就是整合女真的势力。

他们开始就是奴隶制度,旗主就是奴隶主。所谓的八旗先进就是因为他们当时太落后而已!

八旗 生产与部队一起,旗主就是最大的奴隶主,下面的牛录,都统就是一层一层的。差不多相当于春秋时期的天子,诸侯,公卿,士大夫这种层级关系。 还有就是和西方的军事封建贵族差不多。

这种制度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战斗力强悍,将领和士兵一起生活战斗,都是熟人。但是坏处也很明显,就是旗主的权利大的吓人。

这些咱们汉人早就知道,也吃过亏了。但是作为新型的军事集团,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很强的,所以后金战斗力很强,而明朝肯定是做不到的。

好现在说一下努尔哈赤死后的政治局面。

第一实力最强的是代善,储英死后,他就是大阿哥,大贝勒。正红旗旗主是他自己,镶红旗旗主是他的长子岳托,镶白旗旗主杜度是储英的长子投靠代善的。那时候还没有汉八旗和蒙古八旗,可想而知三旗就是三分之一的国家。

排名第二是 阿敏,这个家伙是皇太极堂兄弟。他父亲属于反动分子,亲大明的。只是侥幸没死,不具备争夺汗位的名份。是镶蓝旗主,有实力,属于影响汗位的人。

第三是 莽古尔泰,没脑子的东西,冲动暴躁,这种人显然不适合搞政治斗争,属于被利用的人。执掌正蓝旗。

第四就是皇太极,执掌正白旗,属于实力最弱鸡的。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为什么说属于弱鸡呢。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当时的情景,一步一步建立的,所以八旗开始的顺序是。

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白旗。 是按照年龄顺序建立功勋的顺序。

所以从实力势力上皇太极就是最弱的,但是为什么代善不行呢,因为代善和努尔哈赤的福晋搞暧昧,老爸还在就这样。而且还亲信小老婆,对自己的儿子下狠手,所以被努尔哈赤公开表示过放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正黄旗,镶黄旗当时在努尔哈赤还没死的时候,就给了多尔衮三兄弟。而且给最宠爱的多铎镶黄旗。也就说此时多尔衮三兄弟拥有两旗。而且努尔哈赤还在去世不久前废掉杜度的镶白旗,准备把镶白旗给多尔衮。可惜没有做成就死了。

但是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的意思很明确。

可惜因为过分宠爱阿巴亥的孩子,导致其他阿哥抱团取暖。努尔哈赤死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死阿巴亥。迫使他们三兄弟没办法继位。

最后在妥协中皇太极被推上来做名誉大汗。此时的权利在四大贝勒手中,皇太极只是名誉大汗。 没有实权。

但是皇太极厉害就在这,镶白旗旗主没有确定,他就利用这个大汗的名义把自己的儿子豪格封为旗主,四大贝勒看不上镶白旗,而三兄弟当时年龄太小。多铎当时才十五岁,多尔衮只是阿济格镶黄旗下面的人,明面上无法阻止。

第二次皇太极出手 就是将自己和自己儿子的两白旗和两黄旗互换旗帜。 这也是一步政治旗,表面上换旗帜,实际就是拿名份。 大汗统领正黄镶黄,这就是传统法理。

当然从实力上说,三兄弟手上的实力是没有受损的。四大贝勒事不关己当然无所谓。 皇太极这时之所为没有动三兄弟的命,是因为他们年龄小但是实力强。相反因为年龄小反而好利用容易笼络。 可以反过来威胁另外三大贝勒。阿济格的军功最大,脾气也大,和莽古尔泰一样莽夫。 就被皇太极用了一个借口给废掉,把多尔衮封为镶白旗旗主。

另外就是军事行动,皇太极一继位就出兵朝鲜。 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搞死之后,皇太极继位就必须要做出一些动作。但是如果继续攻打袁崇焕肯定是死路一条,而且内部不统一,强攻袁崇焕那是自寻死路。所以黄太极就盯上了软柿子朝鲜。

刚好此时朝鲜收留了很多从辽东逃过去的汉人奴隶。所以这是一个超级好的借口,而且逃跑的奴隶都是满洲的贵人下面的。这样既赚了名,也赚了利。

皇太极继位仅仅四个月就出兵朝鲜,你想朝鲜这种货色怎么抵抗满族的八旗呢。所以朝鲜被迫签订盟约,实际上这个盟约也是一个屁,签完阿敏就强,根本没用。

话收回来,这一步棋基本稳固利了皇太极的政治地位。聚拢了人心。

天聪二年,皇太极带领多尔衮多铎出征察哈尔,蒙古诸部纷纷老头,次年绕开山海关,进攻京畿。设计搞死袁崇焕。

几年时间,皇太极开疆拓土,报了杀父之仇,威望大增!还拉拢了三兄弟,三大贝勒的影响力也就慢慢被削弱了。

到了天聪五年,阿敏被皇太极抓到把柄,定了十六条大罪。囚禁。同一年,皇太极故意责难莽古尔泰,莽古尔泰殿上拔刀相向。被削爵。天聪六年,改变旗帜顺序,把正蓝旗置于最后,拉拢了两白旗,又降低了莽古尔泰的地位。

到了天聪九年。终于开始动代善了,在称帝后,将礼仪制度中的尚右改为尚左,八旗左右翼各旗排列顺序因之发生变化,先后排列顺序成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这一改变,形式上是仿效汉族尚左的礼制,实际上还具有压制代善的意义,正红旗本来是仅次于正黄旗镶黄旗 现在一下变成第四位。在正白旗之后。

皇太极上位是依靠了各大旗主的博弈,逆境中上位。可以这样说他儿子福临也是差不多上位。

可见清初八旗制度的弊端显现。但是皇太极厉害在他不像福临这么小,他自己虽然是妥协上位,但他的手段很高

不管是政治还是军事上。都走对了。 很厉害的一个人。



萧文昌


说起清朝,“八旗制度”是怎么都绕不开的一个坎儿!



努尔哈赤因为八旗制度建立起了一直强大的军队,帮助他击败了实力远超自己的明朝!中国历史因为“八旗制度”,进入了“血统时代”,旗人和非旗人是要分开的,甚至于“旗民不通婚”。

接下来,咱们便来聊聊“八旗”的兴衰!

清朝八旗的诞生

1584年,女真人努尔哈赤于在建州起兵,起部下以黑旗为军旗,是为“黑旗军”,八旗的序幕由此拉开。后来努尔哈赤统一建州三卫,实力增长,便在黑旗军的基础上创立了以红旗为军旗的“红旗军”。自此之后,黑红二旗开始战于天下,为努尔哈赤,开创不世宏业。

1601年,实力进一步扩大的努尔哈赤,将黑红二旗再度分化,是为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四旗。

1615年,努尔哈赤平定了女真各部族,人口极大的补充和增长,为了巩固统治,为了更好的管理,努尔哈赤又将四旗分化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八旗,至这便是八旗的诞生。

其中,努尔哈赤亲自统领正黄旗,镶黄旗,剩余六旗分别由大阿哥代善统领正红旗和镶红旗皇太极,皇太极正白旗,杜度执掌镶白旗,莽古尔泰统领正蓝旗和阿敏执掌镶蓝旗,这便是皇太极登基之前的八旗势力化分。


1626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因病逝世,皇太极继承了其后金汗位。皇太极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君主权利,皇太极开始着手整顿八旗势力。其先是将多铎的正黄旗改色正白旗,将原属自己的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后又将阿济格统领的镶黄旗改为镶白旗,同时把原镶白旗,给了自己大儿子豪格担任,继而改色为镶黄旗。

如此一来,皇太极成功控制了正黄和镶黄两旗。

再后来,皇太极又把阿济格的镶白旗给予了多尔衮。1628年多尔衮因征讨蒙古有功,遂与多铎的旗主对调成为了正白旗主,而多铎则统领镶白旗。所以,两白旗被多尔衮兄弟给掌控。


再往后,原镶蓝旗主因为战败而被剥夺旗主之职,镶蓝旗给到了齐尔哈朗手里,齐尔哈朗是皇太极一派。正蓝旗在莽古尔泰死后也被交给了自己的长子豪格,此外两正红旗还是在代善手里。所以皇太极继位后,八旗势力大致可以分为这几派,皇太极四旗:两黄旗,两蓝旗;多尔衮兄弟两白旗,代善两红旗。

1643年皇太极突然驾崩,八旗势力派系又发生了变化,当时多尔衮执掌大权,是为摄政王,乘机从代善和豪格以及齐尔哈朗手中拿到了两红旗和两蓝旗,一时间风头无两。



不过多尔衮去世之后,形式再度变化,正白旗和镶白旗被其养子继承,后因顺治让其认祖归宗,顺治乘机统帅正白旗,镶白旗则给了豪格的长子齐正额,代善的孙子勒克徳浑继承正红旗,多铎第五子多尔博继承正蓝旗。


而顺治作为皇帝,成功掌控正黄,正白,镶黄三旗,这便是后来的“上三旗”。自此八旗基本固化,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主要就是负责皇帝的安全是为亲兵,担任皇宫的警卫任务,而下五旗则驻守京师及各地,负责拱卫整个大清江山的安全。


白话历史君


1626年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1627年改元天聪,即位之初皇太极面临的困境不少,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共同执掌后金政权,权利分散,这个后金的“汗位”有点形同虚设了。对此,皇太极进行了封建化改革,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皇太极剧照)

皇太极即位后八旗有那些派系?

八旗中的镶黄旗和正黄旗本来由努尔哈赤自己统帅,后来将阿济格定为镶黄旗旗主,多铎为正黄旗旗主,将来多尔衮另外再给一旗。这种安排明显是要立多尔衮为继承者,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是同母的三兄弟,这一股政治力量,不过三兄弟都非常年轻,底蕴不足。(多尔衮剧照)

大贝勒代善家族控制正红旗和镶红旗,其儿子岳托为镶红旗旗主,他拥立皇太极登汗位,是中间派别。(代善剧照)

莽古尔泰控制正蓝旗,曾经杀自己的亲生母亲,失去了登临汗位的资格,是皇太极要对付的势力之一。(莽古尔泰剧照)

阿敏控制镶蓝旗,阿敏是努尔哈赤同母弟弟舒尔哈齐的次子,是皇太极对付的势力之一。(阿敏剧照)

爱新觉罗.杜度控制镶白旗,杜度是努尔哈赤处死的长子褚英的长子,是政治势力最弱的。(杜度像)

皇太极自己控制正白旗。

皇太极如何集中权利的?

要出手对付不同的对手,皇太极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来处理的。按照努尔哈赤的惯例,大汗要亲自掌控正黄旗和镶黄旗两个旗,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掌控着两黄旗,怎么办?皇太极的做法是两白旗和两黄旗互换旗帜,最弱的爱新觉罗.杜度掌控的镶白旗成为了皇太极的囊中之物,杜度被降格为普通贝勒,这个做法引起的争议不是太大,皇太极顺利掌控了八旗中的两旗。

天聪四年(1630年),阿敏弃守滦州、遵化、永平、迁安四城,皇太极趁机发难,将阿敏幽禁起来,他的镶蓝旗换上了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的第六子,个人和皇太极关系非常铁,皇太极也重用他。四大贝勒少了一个!

1631年,皇太极亲率大军围攻大凌河,莽古尔泰随军作战,在合围时莽古尔泰向皇太极表明自己的部队遭受了明军的重创,意图保存实力。遭到皇太极的的责难,一言不合莽古尔泰就想拔刀相向,虽然没有把刀拔出来,但不满的情绪表露无疑。

这事被皇太极利用,治了莽古尔泰的大不敬之罪,和硕贝勒封号改成了多罗贝勒,削除了他的部分兵权,1632年年底,莽古尔泰暴卒。又少了一个大贝勒!

只剩下代善和皇太极两位了,天聪六年,代善在议政时的座位低于皇太极的位置,他是自愿的。结束了四大贝勒时代,皇太极独自南面而做。

皇太极并不放心代善,他家族有正红旗和镶红旗两旗人马。1635年,代善私自接待莽古济公主(莽古尔泰的同母亲姐姐),被皇太极亲自登门责难,众臣给代善议罪,要免他的贝勒封号,夺10牛录的人口,最后皇太极宽大处理,只夺了10牛录的人口。

皇太极在此后的数年间,不停的敲打代善家族,使得代善家族服服帖帖。

1636年,天聪十年,皇太极正式改国号为“清”,建国自称皇帝。


穿越再现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