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深愛的文德斯,終於要來中國了!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2019年5月17日至6月30日,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在文德斯基金會的支持下共同主辦文德斯先生在中國的首次大型電影專題回顧活動。21部影片將系統介紹文德斯電影世界的不同側面和重要組成部分。文德斯先生本人受邀首次來到中國向中國觀眾介紹他的作品,與中國電影人和專家展開對話。“文德斯電影專題回顧”系列活動將於5月17日以《德州巴黎》在中國電影資料館開幕,文德斯先生屆時將親臨現場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維姆· 文德斯,2015年,© 彼得· 林德伯格

維姆•文德斯(生於1945年)作為七十年代“新德國電影”的先驅蜚聲國際,他被認為是當代德國電影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除斬獲各項殊榮的故事片以外,他還作為編劇、導演、製片人、攝影師和作家創作了大量創新紀錄片,在世界各地舉辦攝影展並出版無數專著、電影書籍和文集。他和妻子多納塔·文德斯在柏林生活和工作。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德州巴黎》

“咫尺天涯”——這部1993年的電影名稱或許可以描述中國影迷對於文德斯作品的感受。在中國,迄今為止,不論是眾多的影迷,還是滿腔熱情的攝影愛好者,都還未曾與文德斯有過面對面接觸的機會,但他的眾多影片——從《德州巴黎》到《皮娜》——無不在中國電影人和電影愛好者心中留下過深刻的烙印,影響了他們“看”的方式。觀眾被文德斯影片中的畫面所深深觸動,而這些影像結合文德斯作品獨有的息聲力量,述說著令人過目不忘的故事。儘管這些故事來自其他不同的地方,中國觀眾依舊能夠心領神會、感同身受。

在此次電影專題回顧的框架下,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共將展映文德斯先生的21部影片,舉辦41場次放映,以介紹文德斯電影創作的全貌:從他的短片到聚焦20世紀70年代西德的批判現實作品,從典範性的公路電影、現代童話到涉獵廣泛的紀錄影片—— 這些作品多以呈現藝術創作過程和探討影像創作為核心內容。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文德斯電影專題回顧

展映影片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再射一次(1967)

銀色城市(1968)

守門員面對罰點球時的焦慮(1971)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1973/74)

錯誤的舉動(1975)

公路之王(1975)

左撇子女人(1977)

美國朋友(1976/77)

事物的狀態(1981/82)

反向角(1982)

德州巴黎(1983/84)

尋找小津(1985)

都市時裝速記(1989)

柏林蒼穹下(1986/87)

咫尺天涯(1992/93)

里斯本的故事(1994/95)

光之幻影(1996)

樂士浮生錄(1998/99)

謎失天使城(2003/04)

皮娜(2009-11)

地球之鹽(2014)

文德斯先生將出席《德州巴黎》(開幕影片,5月17日)、《皮娜》(5月19日)、《尋找小津》(5月20日)和《柏林蒼穹下》(5月21日)的映後談,分別與中國導演張楊梅峰以及電影學者戴錦華李洋對話。於5月18日舉辦的大師班活動中,文德斯將向中國影迷敞開他的世界,講述他的工作與生活。該活動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

沙丹和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徐楓主持。此外,文德斯先生將於5月19日舉辦講座,介紹於2012年成立的文德斯基金會對他電影的存檔和修復工作,並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相關專家進行交流。

文德斯電影專題回顧系列活動由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和中國電影資料館共同策劃主辦,並得到了文德斯基金會的支持。

影片內容和同期活動的詳細介紹將在近期推送中公佈。你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文德斯電影專題回顧活動手冊”即刻了解。

關於維姆·文德斯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維姆·文德斯,© 多納塔·文德斯

維姆·文德斯(生於1945年)作為七十年代“新德國電影”的先驅蜚聲國際,他被認為是當代德國電影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除斬獲各項殊榮的故事片以外,他還作為編劇、導演、製片人、攝影師和作家創作了大量創新紀錄片,在世界各地舉辦攝影展並出版無數專著、電影書籍和文集。他和妻子多納塔· 文德斯在柏林生活和工作。

維姆·文德斯在1966年前往巴黎學習繪畫,此前他曾學習醫學和哲學。他在平面設計師和銅板雕刻師約翰尼·弗裡德蘭德的工作室學習,他的下午和晚上則在法國電影資料館度過。這一“電影史速成班”成為文德斯十分重要的教育時期,他開始思考如何“以其他創作手段延續繪畫”,而電影則是可能性之一。

文德斯作為電影製作人的職業生涯開始於1967年,那時,他向新成立的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提交了就讀申請。在校學習的同時,1967年至1970年,他還擔任電影評論人。這一時期他已執導了多部短片。1971年大學畢業後,他與其他十五位導演和作家共同創立了“作家電影出版社”,這是一家集電影製作、版權管理和影片發行於一體的德國作者電影發行公司。他在大學學習之餘完成了首部電影作品《守門員面對罰點球時的焦慮》(1971),隨後,他拍攝了公路三部曲《愛麗絲城市漫遊記》(1973)、《錯誤的舉動》(1974)和《公路之王》(1975),他在電影中探討了主人公在戰後德國所面臨的漂泊感。憑藉《美國朋友》(1977),他取得了國際上的突破。此後,文德斯在歐洲、美國、拉丁美洲和亞洲工作,並獲得無數獎項:《事物的狀態》(1982)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德州巴黎》(1984)獲得金棕櫚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柏林蒼穹下》(1987)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百萬美元酒店》(2000)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他的紀錄片《樂士浮生錄》(1999)、《皮娜》(2011)和《地球之鹽》(2014)均獲得奧斯卡提名。2015 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期間,文德斯被授予“榮譽金熊獎”,以表彰其終身成就。他的故事新片《一切都會好的》也入圍了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2018 年,他的三部電影同時首映:修復版的《柏林蒼穹下》,根據喬納森· M · 拉加德同名暢銷書改編、由奧斯卡得主艾麗西亞· 維坎德和詹姆斯· 麥卡沃伊主演的《淹沒》,和關於教皇的紀錄片《教皇方濟各:言出必行的人》。除電影創作之外,攝影這一媒介從一開始就伴隨並補充了文德斯的藝術創作。攝影系列《西部筆記》是文德斯獨立創作攝影作品的起點,這部作品誕生自其為籌備《德州巴黎》(1984)的拍攝而穿越美國西部的旅程。他的第二次大型攝影展《地球表面的圖畫》指引文德斯前往澳大利亞、古巴、以色列、亞美尼亞和日本等國—— 他始終在找尋能夠捕捉一個地方的本質的畫面。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維姆·文德斯,2004年,© 多納塔·文德斯

自1986年以來,文德斯的攝影作品已在全世界的博物館和畫廊展出,其中包括:巴黎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986)、柏林漢堡火車站當代藝術博物館(2001)、畢爾巴鄂古根漢姆博物館(2002)、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2003)、上海美術館(2004)、羅馬奎里納勒博物館(2006)、聖保羅藝術博物館(2010)、漢堡堤壩之門美術館(2012)、莫斯科多媒體藝術博物館(2012)、西班牙萊里達索瑞格基金會(2013)、那不勒斯皮尼亞泰利別墅(2013)、哥本哈根GL Strand 博物館(2014)和瓦雷茲科萊茲昂潘扎別墅(2015)。2015 年,杜塞爾多夫的藝術宮博物館基金會對其攝影作品進行了全方位回顧展出。

2017年10月,倫敦攝影師畫廊舉辦了第一次維姆·文德斯寶麗來作品系列展覽,並隨後在柏林C/O 基金會展出(2018年7月至9月)。1984 年以來,文德斯一直是柏林藝術學院的委員,他同時還獲得巴黎索邦大學(1989)、瑞士弗裡堡大學神學院(1995)、比利時魯汶大學(2005)和意大利卡塔尼亞大學建築學院(2010)的名譽博士稱謂。他作為漢堡藝術大學的教授一直任教至2017 年。維姆· 文德斯曾榮膺德意志功勳獎章,並自1996年起任歐洲電影學會主席。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文德斯和薩爾加多,© 多納塔·文德斯

2012年秋,維姆·文德斯與妻子多納塔在杜塞爾多夫成立了維姆·文德斯基金會。在基金會框架下,維姆·文德斯的電影、攝影和文學作品將得到統一管理和保護,並通過展示、傳播與學術研究的方式持續介紹給公眾。此外,在這位電影人的出生地,基金會對追求在電影敘事藝術領域創新的年輕人才進行多方面支持,其支持尤其通過北威州電影和媒體基金會的維姆· 文德斯獎學金項目來實現。

放映及活動安排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 對話活動語言:中英,配有翻譯

地址和購票

中國電影資料館

北京市海淀區小西天文慧園路3號

票價:50 - 80元

購票平臺:淘票票App

(5月7日12點準時開票)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本文出處: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圖書推薦

維姆·文德斯 著

《一次:圖片和故事》

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我们深爱的文德斯,终于要来中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