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這麼快的5G,三大運營商該怎麼收費?

我們都知道,5G速度超快,從測試數據來看,5G的網速至少是4G的10倍以上,所以很多人會擔心,5G來了,流量用得起嗎?

其實,完全不必要擔心,因為運營商推業務時候,會考慮消費者承受能力的問題。大家有沒有發現,網速越快,流量消費反而下降了呢?

關於資費,看下近些年的數據:

在2g初期,流量費用為10元/M,我們刷一小會網頁,10多元就沒了,而且網速還很慢。到了3g時代,流量費用降低為1元/M,還有各種套餐包,例如5元/30M,相當於0.18元/M。到了4g時代,包月不限流量套餐為40元,封頂40GB,相當於0.001元/M。所以說,流量資費下降是很快的。



速度這麼快的5G,三大運營商該怎麼收費?


通過下面兩張圖數據趨勢對比,很容易發現,我們每月流量的使用在急速上升,而實際繳納的費用卻在逐步緩慢下降。

速度這麼快的5G,三大運營商該怎麼收費?


速度這麼快的5G,三大運營商該怎麼收費?


在2G時代,很多上網一族的每月費用都200元以上,在4g時代,99元套餐不限流量可以隨便用,還贈送語音包和贈送有線寬帶。

所以,運營商在5G時代會在一段時間內逐步降低流量資費,而且每次降價的幅度都會很大,確保讓大家用得起。

但是,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這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由於手機用戶幾乎飽和,用戶增長非常緩慢,同時,流量資費快速下降,必將會衝擊運營商的整體盈利能力,先不說5G的建設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增量不增收的情況將對三大運營商的營收和業績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5G仍然採用4G以前的收費模式,運營商營收不會大幅增長,甚至會萎縮!那麼,運營商將如何調整,擺脫如今的營收困局?


關於5G收費模式,有以下幾個預測:

1、 按GB流量使用量計費。

針對手機用戶,目前按KB或MB的計費方式已經過時,按時間計費也無法實行。因此,未來將會出現按GB收費的模式。例如1GB定價1元。

2、 按使用的網絡進行計費。

為了促進用戶向5G遷移,簽約了5G的用戶在流量資費上會比4G用戶更優惠。例如,1元/1GB(4G網),0.5元/1GB(5G網)。

3、 按速率需求不同計費。

在同是5G簽約用戶的情況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速率需求選擇計費模式,速率越高的模式單價越高。例如速率50M速率下0.5元/1GB;而500M速率下2元/GB。

4、按網絡保障程度不同計費

有些5G場景,需要有特別的網絡保障,例如可以高級別的數據加密通信,或者是超低延時的服務,甚至是在用戶聚集的區域,享有優先通信保障的服務。針對這些群體,可以推出相應的5G套餐。相當於是VIP服務套餐。

5、 反向階梯計費模式。

此方式鼓勵多消費。當流量總數達到階梯值後,下一階梯計費打折。例如,當用戶流量達到100GB,從第100GB開始到200GB的計費按9折;從第201GB開始的計費按8折。

6、 按場景週期計費。

物聯網場景下,特定情況下網絡傳輸數據小,使用量大的連接點,可以按月或者年進行計費。例如,每個連接點,在傳輸量不超過閥值得條件下按20元/年收費。這樣的收費項目可以放在老人小孩定位鞋、城市井蓋、環境監測等產品中。

總而言之,5G的高速率、低延時、大容量、低功耗等特性,可以確保大眾通信體驗不下降的情況下,開闢差異化的業務套餐,以提升運營商的總體營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