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市霸”“行霸”不手软

眼下正值采茶旺季,在安吉县递铺街道古城村,村民鲁某等5人为将500多公斤低质量茶青卖给茶厂,采用堵通道、言语威胁等方式强迫企业进行交易。他们这一行为已涉嫌强迫交易罪。4月中旬,5人被安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是涉黑涉恶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浙江各地各部门对这类“市霸”“行霸”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开展严厉打击,有力优化了营商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

“市霸”“行霸”,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秩序,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温州鹿城曾有一伙“虾霸”,通过非法举报、野蛮占座、暴力打砸等方式,垄断了小龙虾的供货权;在杭州萧山,一家名为萧山致尚美的美容美发店的员工,会用言语威胁、阻止被害人离开等方式,迫使顾客支付高额费用或充值办理消费卡,短短一个月就非法获利26万多元。如今,两个团伙均已被摧毁。今年3月,“虾霸”因犯强迫交易罪被判刑,美容美发店的老板、员工也被送上了杭州市萧山区法院的被告人席。

除了公安机关的有力打击外,我省各地检察院在发现可能存在欺行霸市违法犯罪行为时,及时、快速地发出检察建议。2019年3月,乐清市人民检察院在审查一起案件时,发现竟然有物业参与“霸王搬运”,物业公司经理不仅为“霸王搬运”大开方便之门,还对其他搬运队人为设置如限制出入小区、禁止建筑材料堆放、缩减工作时间等障碍。针对发现的情况,4月3日,乐清市人民检察院向乐清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检察建议。

各地市场监管局也针对“行霸”“市霸”,发挥了市场监管职能。湖州吴兴区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大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变相传销、不正当竞争的检查力度,并与公安等部门联动,建立健全违法线索发现移交机制。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市委政法委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加强商品交易市场常态化监管精准打击欺行霸市等行为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对各类“行霸”“市霸”等黑恶势力线索开展持续全面排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滚动排查,并建立排查记录,有效防范各类“行霸”“市霸”黑恶问题的滋生。

根据安排,中央扫黑除恶第11督导组督导进驻时间原则上为1个月。督导进驻期间(2019年4月1日—4月30日)设立专门值班电话:0571-85890085,专门邮政信箱:杭州市A0706号邮政专用信箱。督导组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督导组职责,中央扫黑除恶第11督导组主要受理浙江省涉黑涉恶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其他不属于受理范围的问题,将按规定交由被督导地区、单位和有关部门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