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2019年,距上世紀80年代搖滾界的輝煌時期已過去30年整。


1986年5月9日,一位頭髮蓬亂,穿著隨意的年輕人抱著吉他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對著全場1萬多名觀眾演唱了一首《一無所有》。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臺下的觀眾開始吶喊,中國搖滾樂自此誕生。


在崔健的影響下,一大批年輕人加入這股浪潮中,許巍、老狼、黑豹、張楚、唐朝、眼鏡蛇.....

經典的回顧,夢一般的迷離年代!


且不說搖滾已死,但公認集體爆發、橫掃一切的搖滾巔峰年代,曇花一現後,就這樣漸行漸遠。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一個時代,一種音樂。


如今,民謠流行化,搖滾民謠化,流行三俗化。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不論何時打開網易雲熱歌榜,都這是個畫風。被抖音帶火的網絡歌曲,抄襲風波平靜後依然排在前三的樂隊..........


“在夜半三點過天橋從來不敢回頭看”

“白日裡是車水馬龍此時腳下是昂穿”

“六界四海八荒 無人與我來叫飯”

“人間荒唐古怪 竹林外 有書齋”


這種歌好聽嗎?它確實不難聽,旋律朗朗上口。


但仔細想想歌詞到底在講些什麼,卻發現看不懂也聽不懂,更別說想要知道唱的人在表達什麼......


到頭來只記得旋律,但是不好意思,旋律還是抄襲的。


從《出山》發行過後,大街小巷,抖音、微博無處不放,仔細想想,這和之前的《一人飲酒醉》有何區別呢?如果說有的話,大概是更高配了些.......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自2014年《南山南》發行過後,民謠迅速佔領市場。


一時之間,麻油葉、趙雷、宋冬野、陳粒成為文藝青年的代表。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 大學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 四季如春”

“對你的偏愛 太過於明目張膽”

“在原地打轉的小丑上新不斷”


舒緩的旋律,對仗工整的歌詞,每個人都在唱著他/她的男孩,女孩。


市面上出現了大量曲風、內容、形式都相似的歌曲。因為現在受眾喜歡的是這種類型,快節奏的消費文化,一首歌很快就火,也很快被大家遺忘,同樣的歌曲扎堆出現。


為了迎合受眾,所有的歌曲都是一個類型,捫心自問,以前的那些歌手唱的那鍾激情與衝動去哪了?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我要給你我的追求 還有我的自由”

“可你總是笑我 一無所有”


那時的流行的搖滾,對音樂的熱愛和衝動全部都唱在了歌裡,歌手的內心赤裸的呈現在大家面前,那時的音樂純粹又帶勁。


現在有多久沒有聽到過帶著歌手內心的音樂了呢?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你就靠在地鐵的站臺這麼望著我”

“突然發現心中翻著一團未曾熄滅的火”

“地鐵列車接上所有的人匆匆駛過”

“霎時站臺上就剩下我們兩個”


那時也是唱著男女故事,在歌詞中我能看到畫面,看到男女分別的不捨。


就像是在傍晚時,往返在玄武門地鐵站和南京站,接送自己的女友時的那種不捨。


每個人聽完都有每個人心中的故事,而不只是一個《董小姐》。

用黑豹的一首歌形容這個音樂現狀,大概是: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不必過分多說 自己清楚”

“你我到底想要些什麼”

“不必在乎許多 更不必難過”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搖滾樂唱的是世事。


喜歡搖滾的人心裡都翻湧著什麼,他們用歌詞糟蹋生活,用態度教會我們怎樣思考怎樣憤怒和怎樣愛,他們時刻提醒著我們屬於哪個群體,做什麼樣的人。


它張揚不羈,深沉內斂,它把歌手心裡的故事赤裸的呈現出來。


它的直白,憤世嫉俗,熱血奮進,鄙視萬物卻又無力改變的矛盾,用歌聲嘶吼,用歌詞咒罵。

從那些撕心裂肺的吶喊中,能聽到蒼涼、真實和無助。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前奏:我以前認識一個姑娘,她的名字叫李薔,她告訴我一個長城賓館的故事。這是她親口跟我說的,這首歌的名字就叫長城賓館,獻給李薔。


間奏:李薔後來發奮圖強,她做了一個小姐,再後來聽說她死了。

歌詞彷彿講了一段故事:兩個相愛的人因生活所迫,女人無奈去長城賓館做了小姐,後來女人死了,男人一把大火燒了長城賓館又或者“長城賓館”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他們本應該是一個流氓樂隊,歌曲就像燒烤攤上隔壁桌兩個油膩男人討論家長裡短般隨意,可沒過多久,旁邊聽的人卻認真了。

2008年,身在山東的幾位熱愛天體物理的年輕人組建了玩票性質的駁倒樂隊,並迅速出版了兩張專輯,被譽為“中國最早的農金樂隊”。


他們無所畏懼地唱歌,唱真實的東西,諷刺“真理”和“真諦”。

“他有三個爸爸,

他有五個媽媽,

他們家被拆八次啦”

“我的人生沒有一點苦難,

我都不好意思出去說話”


歡快輕鬆地節奏,重複唱著爸爸媽媽離婚吧,不是訴苦催情的歌,反而聽得一陣心酸。


“小時候我愛哭,媽媽就嚇我:“再哭警察叔叔會把你帶走!”我一怕就收聲了。長大後我真喜歡上一警察,在一塊六年,雙方父母鬧了六年。最終,他選擇迴歸正常生活,跟別人結婚去了。他結婚那天,我呆坐在家門口,忽然想到什麼,回頭對媽笑著說:“您說,我現在哭,警察叔叔會來把我帶走麼?”我媽哭了。”

——摘自網易雲評論


它們用最不屑,最嘲諷的方式唱著歌,唱著平凡而又苦難的生活。


在他們的歌曲中,能聽到這個世界的溫度,聽到人情冷暖,彷彿是在唱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不是他們的粉絲,也不推薦駁倒其餘的歌,真怕他們會被舉報。


在這種快餐文化中,優秀的歌曲逐漸被流行所取代,進入大眾視野的早已變成為了迎合市場所剩下的音樂。


當被問到最近喜歡的一個搖滾樂隊是什麼時,你我可能思考半天卻答不出來........


以前的搖滾歌手只知道揹著吉他唱歌,從不宣揚“搖滾萬歲,搖滾不死”;反而現在的偽搖滾們喝酒、抽菸、紋身、長髮、約炮,製造噪音。打著搖滾的幌子教育別人,但是弄出來的音樂,連屎都不如,但他非得給你講一番大道理,最後說你根本不懂搖滾。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截圖出自文章《中國的偽搖滾現象》]

我們希望更多的新興樂隊出現,更多的有態度的作品能被聽到,或許5-10年後又是中國搖滾的另一個輝煌時期,它再次慢慢走近大眾視線。


也可能是10年後,你的女兒買了一張專輯,上面寫著中國搖滾,女兒告訴你:這是近幾年新出的樂隊,你有些激動,手抖的把他放到你的cd裡,仔細聽完後,心裡卻冷笑道,這是什麼東西,真想把年輕時那些搖滾樂隊給女兒聽聽………


快餐化後的華語搖滾,真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