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字中間,到底要不要這一橫?

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請一位名叫錢子龍的秀才題寫匾額。這一匾額幾經風雨,一掛就是130多年。可是不知您是否注意到:

全聚德牌匾上的德字少了一橫。這是為什麼呢?

“德”字中間,到底要不要這一橫?


有人說,當時楊老闆把錢子龍請來,兩人對飲開懷,楊全仁得知錢子龍書法非常好,於是馬上拿出筆墨紙硯,請錢秀才題個字。由於錢秀才多喝了兩杯,精神有些恍惚,一不留心,“德”字忘寫了一橫。


“德”字中間,到底要不要這一橫?


“德”字的寫法,字中少一橫或多一橫,其原因並不簡單,它反映了這個字在我國文字書寫史中的演變過程。除甲骨文較難搜索外,“德”字最早的寫法,見於周代的青銅器《麥彝》,“雙人旁”的半邊,只寫個“四”字,上無“十”下無“一”無“心”。而在周代的《散氏盤》中,其寫法已與後代的寫法相近,但“德”字中間無一橫。這種寫法從先秦至漢魏六朝至隋至唐初,在大篆、小篆、竹簡、帛書以及漢隸、魏碑中,“德”字中間無一橫的寫法都一貫未變。唐高祖李淵在未做皇帝時,曾寫過一篇《為男世民祈疾疏》,其中“合家大小福德”的“德”字中間即無一橫。此碑文拓片現收入《中國書法史國錄》中。

“德”字中間,到底要不要這一橫?

從歷代經典書法碑帖中發現,楷書偶有橫畫,行書幾乎見不到有橫,而顏真卿的幾乎每個字都加了橫。

“德”字中間多寫一橫,在唐代中期始見。唐代大書法家李陽冰,是李白的族叔,開元天寶年間人。李白曾贈詩“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他始學李斯《嶧山碑》,書家評論他:“承玉筋筆法,然在體勢上變其法。”他學秦小篆變勢又變體,在他書寫的篆書《千字文》中,“德建名立”的“德”字,在字中間添寫了一橫。這是“德”字有一橫的始見。幾乎與其同時,書法家史惟則在《薦福寺大戒德律師碑額》中,“德”字也加了一橫。中唐時期,篆書中出現了 “德”字加了一橫的寫法,只是書法中出現標新的異體,在典章文獻中並不通用,如唐碑《郭府君墓誌碑》,字體為楷書,寫“大唐武德七年……”,“德”字中無一橫,武德為唐高祖李淵年號,可認為這是唐代通行文字書寫的範例。“德”字的這一寫法,從唐初至明末清初,均循舊例未變,延至明代仍可以找到如下佐證。筆者藏有一本海外迴流的《永樂大典》十七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書中的“德”字,均無一橫。又如宣德年間鑄造的寫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德”字均無一橫。再如,《南京城牆磚文》一書中,輯錄明代初年南京建城的數百塊城磚上,府縣官員及窯工姓名,凡寫“德”字,字中間均無一橫。

“德”字中間,到底要不要這一橫?

康熙字典中的“德”字

“德”字之中無一橫的寫法,沿至清初,事情來了一次出人意料的顛覆。康熙49年(1710年),下旨編《康熙字典》,諭曰:“勒為成書,垂世永久”。康熙55年(1716年)書成,大學士、陳邦彥在序中寫道:“官府吏民,亦有所遵守焉。”在《康熙字典》中,收入的德字,赫然是有一橫的“德”字。這樣的結果是,清以前,無一橫的“德”字是通用的規範字,有一橫的“德”字是書家偶一為之的異體字,《康熙字典》問世後,這種情況就倒了過來。

清代在典籍文書中必須使用有一橫的“德”字,民間亦通用成例。但對書法家的書寫則並不限制,如《篆書字典》中收入了清代鄧石如的兩個篆書“德”字,一字有一橫,一字無一橫。《中國書法史圖錄》收入成親王永瑆的一幅格言,在:“以道德為廣宅”一句中之“德”字即無一橫。紀老師文中的乾秀才寫無一橫之“德”沒錯,但“同治年間也有一字多寫”卻有待商榷。我認為“德”字在有清一代,可寫無一橫的“德”字只限於書法家。須知《康熙字典》中的規範字,在清代是不可隨便逾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