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看守所巩心诚:高墙内“教书先生” 用传统文化启迪人性光明

高墙内的“教书先生” 用传统文化启迪人性光明 ——记方城县看守所巩心诚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方城看守所巩心诚:高墙内“教书先生” 用传统文化启迪人性光明

巩心诚,男,197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山西财经大学毕业,法学学士,1999年入警参加公安工作,2002年调入方城县看守所工作,三级警督,国家司法资格A证,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现任方城县看守所副所长,分管管理教育、协助破案、监所心理咨询、监所医疗工作。

巩心诚同志调入看守所已17年了,17年来,他坚守在监管一线,从普通监管民警到看守所副所长,从监管新人到业务骨干,无论是从事收押岗、巡控岗工作还是管教岗工作,他始终如一,不忘初心,任劳任怨,没有因工作的单一平淡而退缩,没有因工作的繁琐杂乱而懈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公安监管战线上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绩。2006年、2007年、2010年、2015年先后被评为“南阳市公安局监管系统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公安监管工作成绩突出个人”,2017年荣立个人三等功,2018年被评为“河南省公安监管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一、孜孜不倦,他在不断学习中提升业务水平

方城看守所巩心诚:高墙内“教书先生” 用传统文化启迪人性光明

巩心诚同志深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监所工作,必须依法管理、文明管理、人性化管理,做好这些,没有过硬的法律、心理学和管理学知识,不能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启迪人性的的光明,就不能胜任新时期的监所工作。作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法系的本科生,早在2007年9月,巩心诚就通过不懈努力,以396分的高分取得了“国家司法资格A证”。此后,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监管工作的需要,他又于2010年11月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2011年6月,履新看守所副所长后,他又开始认真学习研究管理学知识,创新监所管理。2016年以来,他又开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经典来启迪人性的光明,提升在押人员改造的内生动力。

二、勤思善做,他在制度创新中锤炼业务素质

监室是看守所管理工作的主阵地,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是监所管理工作的重心。2011年,方城县看守所因管理混乱等多方原因,被确定为“河南省后进看守所”,挂牌治理,巩心诚同志因多年来的工作态度和业绩,被选拔为副所长,主抓最难做的管教工作。由于在监管战线工作多年,他深知监所管理中的沉疴痼疾,因此,在新的监管形势和条件下,他坚持问题导向,迎难而上,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将管理学理论引入监管工作中,创新监所管理,破解监管难题。

(一)创新推行集体查监室制度

为破解管教民警直接管理不到位问题,巩心诚同志将现场管理理论运用到监室管理工作中,2011年7月份设计出《管教民警日进监室工作记录》,并以此为依托,每天带领管教民警集体进监室开展工作,创新推行管教集体日进监室工作机制,在此工作机制上形成集体查监室工作制度。集体查监室工作是指由看守所所主要领导组织昨日带班所长、当天带班所长、当班巡视民警、全体管教民警及上班医生、当班医生,共同深入每个监室进行事务安排、病情初查、安全检查的一种全方位监管勤务活动。2012年全省看守所管理机制创新现场会在方城县看守所召开,2013年该制度创新在全省监所推广。

(二)创新单独关押管理工作方法

方城看守所巩心诚:高墙内“教书先生” 用传统文化启迪人性光明

2014年初,公安部出台单独关押制度,但作为新生事物,在没有任何管理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单独关押监室的如何启用却又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新的课题,由于认知上的偏差,相当一部分看守所或多或少存在不愿、不敢、不正确使用单独关押室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巩心诚同志结合上级工作要求与自身监管实践经验,积极调研分析,在南阳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网页上发表《浅析单独关押监室的使用》文章,创新推行单独关押日派发清单工作机制,细化单独关押管理工作流程,丰富了监所管理手段,降低了监所安全管理风险,为规范监管执法行为,确保监所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2016年4月份,该管理创新受到了市局监管支队的肯定,作为先进管理经验在全市看守所全面介绍、推广。

(三)创新推行监室三员制管理

2017年4月份,巩心诚同志将授权管理理论运用到在押人员管理工作中,制定了《方城县看守所监室秩序规范》、《方城县看守所监室值日员职责》、《方城县看守所监室队列训练员职责》和《方城县看守所监室自律监督员职责》等规范性文件,开始在监室内创新推行“三员制”管理,即在管教民警的主导下,轮流安排“三员”即监室值日员、自律监督员、队列训练员,按照既定规则,参与监室管理,分工协作,维护每日不同时段的监室秩序,实现在押人员自我管理与控制。通过段时间的实行,“三员制”管理通不但实现了监室事务管理方式从“靠管教推动”向“靠流程推动”转变,同时又充分调动了在押人员参与监室管理的积极性,在押人员遵守监规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提升了监室安全文明管理水平。2017年8月,南阳市看守所规范执法观摩现场会在方城召开,“三员制”管理创新受到监管支队领导肯定与赞扬。

三、谆谆教诲,他用传统经典启迪人性的光明

方城看守所巩心诚:高墙内“教书先生” 用传统文化启迪人性光明

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制度的创新确保了监所的平安,但对在押人员个人来说,如何使其内心得到真正的改造,不再继续犯罪,犯罪不再代际遗传,是巩心诚一直在思考和致力解决的问题。

为此,他先是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给在押人员做心理辅导和疏导,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心理咨询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缺乏持久性,如何从“道”的层面寻求解决之路,巩心诚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寻找。

2016年来,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到了解决之道,他认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因此,他在所内开起了“百家讲堂”,当起了“教书先生”,像是教一个个迷途的孩子一样,用传统文化打开这些曾经滑向罪恶的心灵。三年来,他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监区,以“读原文,悟道理,知行合一、以生命唤醒生命”为核心,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融入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制度中,听经典原文,循环播放;读《朱子治家格言》《诫子书》《晨起自勉文》,自省自励;践行《弟子规》,规范行为,打造方城监管文化育人的新阵地。同时,适时邀请河南道中书院、方城县委党校知名讲师给在押人员讲课,直击人心,触及灵魂,取得很好的教化作用。曾有在押人员在出所后,给家族的8个孩子报了“经典诵读夏令营”,让圣贤的智慧启迪孩子的人生。看到在押人员从根本上得到改造,是巩心诚同志最欣慰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内心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内心的光明才是真正的光明,启迪在押人员人性的光明,不再作恶,是巩心诚同志在监管工作岗位上毕生所追求的,也是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贡献的绵薄之力。

坚守、敬业和担当是监管民警最长情的告白,巩心诚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为安全文明管理挥洒着青春与汗水,砥砺奋进中笑看风轻云淡,不经意间勾勒出方城公安监管一抹亮丽的风景。

(姚文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