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APP被爆下架,求生欲敵不過荷爾蒙在背後作祟

作者 / 秋實

陌生人社交領域風波再起。

昨天,探探APP被爆因“涉嫌傳播淫穢色情等違法、違規信息”,在安卓應用市場下架。隨後,官方回應稱: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要求,全面自查自糾,深入開展整改,自覺維護健康綠色的互聯網生態。寥寥幾十個字,透露出滿滿的求生欲。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起孤立事件,進入2019年,在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內,就曾有多款社交軟件遭遇過下架:2月初,主打“音樂+社交”元素的音遇APP在App Store下架;3月下旬,“年輕情侶專屬聊天平臺”愛情銀行APP驟然關停;4月初,曾獲得小米投資的社區APP最右全網消失……

探探APP被爆下架,求生欲敵不過荷爾蒙在背後作祟

​無一例外,在陌生人社交軟件頻頻被下架的背後,都站著政策監管者若隱若現的的身影。早在去年年底,國家網信辦就針對涉黃涉毒等移動APP開展過專項整治行動,關停、下架了多個手機應用;一週多前,新華社還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了關於部分語音社交軟件含有大量色情交易內容的調查稿。

利用人性中的荷爾蒙衝動發家、很快遭遇發展瓶頸、最終又因放任自流而遭整改下架,不可避免的掉入約炮陷阱是這些國內陌生人社交產品難以逃脫的一條發展軌跡嗎?

被陌陌斥資7.6億美元,收購的探探有那麼貴嗎?

探探上一次引發大範圍的關注和討論還是在去年二月。彼時,陌陌斥資7.6億美元、100% 股權收購了同為陌生人交友平臺的探探,這樣的高估值使後者在資本市場上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2014年6月,在風靡歐美市場、被認為是“重新定義了整個陌生人社交”的Tinder的影響下,基於LBS地理位置的開放式陌生人社交APP探探正式上線,用戶通過左右滑動屏幕來選擇是否結識對方、進行交友體驗。

探探APP被爆下架,求生欲敵不過荷爾蒙在背後作祟

​半年不到,探探便在2014年11月完成了由國際知名投資機構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領銜的500萬美元A輪融資;一年之後,截止2015年7月,探探的DAU(日活躍用戶數)超過了50萬,配對總數達到1億次,拿到了1300萬美元的B輪融資。

在這之後,探探又順利經過了3200萬美元和7000萬美元的C、D兩輪融資,於2018年2月最終被陌陌以7.6億美元的高價收購。根據探探官方的公佈和比達諮詢的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6月,探探的手機註冊用戶達到9000萬,DAU 600萬,次日留存率為75%;截止2018年6月,探探以超2266萬的MAU(月活躍用戶數)位居婚戀交友類APP月活排行榜首。

可以看出,那幾年探探的成長速度還是很快的,在發展巔峰期甚至被不少網友冠之以新一代“約炮神器”的稱號,雖然聽不上並不光彩,但它的影響力卻可見一斑。

如同大部分用戶定位為年輕群體的創業項目一樣,探探最初一頭將全部推廣扎進了高校。然而,區別於歐美國家,國內普遍不擅長打扮和包裝自己的低年級大學生讓軟件內容看起來帶有濃濃“洗剪吹”的風格,種子用戶的顏值不高使這一階段的冷啟動以失敗告終。

進入第二輪的用戶推廣,創始人王宇和潘瀅嘗試將此前的創業項目P1裡的1萬名用戶導入探探,前者是一個以時尚和街拍為主題的垂直社區。很快,顏值爆表的俊男靚女們為產品帶來了立竿見影般的效果。

同時,在整個陌生人社交市場中,曾作為老大的陌陌面對政策監管、輿論壓力等逐漸淡化了自身的社交屬性,業務層面也轉型做起了直播。這個時候,產品界面友好、操作簡潔明瞭、用戶體驗較佳的探探便迅速填補了由此產生的需求空缺。

陌生人社交產品要想持續生存下去,商業化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然而這一進程卻走的並不順遂。在最初上線的三年內,Tinder雖然在用戶數據方面斬獲了不錯的成績,但幾乎沒有任何盈利。直到2015年才上線了TinderPlus服務,嘗試根據用戶的年齡和地理位置進行差異化收費,不料卻引發諸多如“涉嫌歧視大齡青年”等這樣的指責聲。

探探APP被爆下架,求生欲敵不過荷爾蒙在背後作祟

​與之相對應,探探在2018年1月也試水了“探探VIP”,付費申請能夠擁有“無限喜歡”、“無限反悔”、“地理位置切換”等新功能;同年7月又新增了VIP特權,如可以“查看誰喜歡我”、實現“超級曝光”,目前分別有月費12元、60元的初級和高級會員。從陌陌公佈的財報中可以看出,截止2018年9月,探探的付費用戶在360萬左右。

以上基本是探探在被收購之前的市場表現,不過Tinder去年第四季度的新增用戶數下滑至120萬,遠低於以往200-250萬左右的增長水平;雖然陌陌依然在重金買量推廣,但探探的MAU始終無法突破3000萬的量級,無論是大洋彼岸的Tinder還是國內的探探,從近一年來的用戶增長來看,它們顯然都難言亮眼,甚至有些暗淡。

探探APP被爆下架,求生欲敵不過荷爾蒙在背後作祟

​在下架之前的4月19日,就有《南昌晚報》發文報道稱,有用戶利用探探平臺發佈網絡招嫖信息。如此看來,除了增長乏力,如今因涉黃一步步陷入被整改的泥沼也並不令人意外。那麼,這是陌生人社交產品容易犯的“通病”,還是如探探這樣的少數幾款軟件自身出現的問題呢?

陌生人社交產品自身的天然困境

翻看2018年的《中國統計年鑑》,可以發現有一欄赫然寫著“我國單身人口規模已達2.4億”這句話,以此推算,如探探這樣的陌生人社交APP的市場滲透率是很低的,尤其跟電商、手遊、短視頻這些領域相比。

為何漫天都是單身狗,穩定用探探的反覆就是一撥人呢?

在玩法上,探探屬於一個優勝劣汰、較為殘酷的生存社區。從產品功能上來看,高顏值男女和左右互滑既為探探帶來了大量新增用戶,反過來又成為其在發展過程中的桎梏。因為,依託照片上的顏值是探探用戶的主要篩選法則,由此建立起來的鄙視鏈必然是對顏值高的人較為有利的。

在此作用下,相貌一般的男生很難在探探上真正擁有良好的交友體驗,而從群體規模上來看,他們在男性用戶裡佔據著大部分比例。長期處於這條鄙視鏈的中底端,無疑會逐漸喪失掉對於產品的使用熱情,繼而產生大量的用戶流失現象。

探探APP被爆下架,求生欲敵不過荷爾蒙在背後作祟

​顏值當道、缺乏更多用戶屬性的有效展示,在這樣的使用場景之下,匹配出來的很容易是單純基於臉和性的男女約炮。本著“認真交友”、長相普通的男性用戶則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最終離開,這反過來一方面對用戶形成了篩選效應,另一方面又強化了探探身上的荷爾蒙屬性。開始,是一群俊男靚女們把它帶火了,最後,你會發現依然活躍在平臺上的還是同樣的人群。

陌生人社交極易勾起人性中的荷爾蒙衝動,相關產品及運營人員在這個過程中不會不清楚、更不會看不到這樣的現象。之所以放任自流、最終讓自己嚐到監管苦果,有一個原因可能在於:陌生人社交產品本身就存在著一大難以克服的發展困境。

從人類進化至今的社會關係來看,其中非常重要的戀愛關係天然具有排他性,這意味著,如果一款致力於為用戶提供“認真交友”價值、尤其是婚戀類的社交產品,一旦成功的匹配一對,就可能喪失掉兩個活躍用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也減損了自己的增長潛力。

當然,這不是在為部分社交產品強化荷爾蒙屬性找藉口。但需要指出的是,至少在目前的情形下,陌生人社交產品遭遇增長瓶頸、屢被下架,跟社會環境、風俗習慣、產品屬性等都有關係。不過儘管如此,娛Sir依然期待能夠滿足人們的陌生人社交需求、又不全靠下半身驅動發展的產品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