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我们汉民族最独特的,和全世界其他地方已经咱们自己的少数民族都不一样的就是咱们三个东西,就是科举,青楼和镖局。科举绵延一千三百多年,那么多朝代,每个朝代还不太一样,以及它对中国各种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几乎相当于我们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带你了解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古代统治者最开始其实没有想出来考试这个事,从汉朝开始就是举孝廉。因为大家首先认为,你来做官管理这个国家首先得人品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举孝廉也是儒家治国思想最基本的东西。在运用“举孝廉”的几代王朝中,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国。而孔孟之道认为天下稳定的关键在于仁,是有仁政一说;而仁的关键在于孝悌。举孝廉这个东西刚开始还可以,接着发现重大问题,大家为了比谁孝顺,耽误了大量的事。比如说,我为了比你孝顺,我妈去世我守孝十年,我爸突然又去世,我又再十年。大量的时光就这么浪费了。更重要的是为了当官大家就比着孝,有的资料上说给去世父母的陪葬品之多,差不多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一财富否埋在土里了。因为你陪葬的东西越多,大家就觉得你这个人越孝顺,就举孝廉,就当官了。

带你了解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所以当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大家发现这个问题很严重。到了汉末,曹操立了一功,曹操主张薄葬。中间又出现了一个科举制度,叫做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制定的制度。从曹魏开始到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存在了四百年之久。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世家子弟当官,不比谁孝顺了,就看谁受的教育比较好, 那肯定是世家子弟受的教育好,于是就变成了几个大的家族,满朝都是他们的人。这样又存在很多问题。

终于到了隋朝的时候。隋文帝即位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正式有了科举制度,从此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上千年相对公平的东西。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

带你了解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科举制度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让大量的精英进入到体制内,进入到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管理国家。文官的言论空间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御史们,敢于说各种话,铁骨铮铮的文官多得很。科举中还传下了一个叫做出恭,今天我们都知道出恭就是上厕所的意思。在科举中,因为都很严格,考官都提前一个月把考生关在号子里,不能出去。考试的时候三天一科,就在这里三天不能出去。上厕所的时候要申请,申请一个叫做出恭入敬牌。领了出恭入敬牌才能去上厕所,所以后来出恭就变成了上厕所的意思。在贡院里考试的时候可以出恭,但是到了殿试的时候就不行了。皇上在那里亲自殿试,马上就要出状元,榜眼,探花,这时候谁也不能上厕所了。他们发现银杏树的白果能缩尿,所以这些人到殿试的时候,没个人都吃一大堆白果。

科举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防止作弊的手段。他要描绘你的体貌特征,最有意思的一条是要你的亲人以及邻居乡里一起做保,证明这个人就是这个人。惩罚是非常严格的,一旦出现替考等等这些,所有做保的人一起连坐受处罚。还有一个叫做糊卷子,抄卷子。跟我们今天的高考阅卷一样,就是不知道你是谁。大家批卷子的时候看不见你是谁这个就相对公平。在古代科举的时候也是要糊住卷子。这里面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主要还是写文章写诗,尤其是唐朝科举写诗也很重要,能够看出笔迹来,这个发现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到了后来尤其宋朝的时候,大规模采用了抄卷子的方式,由专门抄卷子的人把考生的文章抄写一遍,再拿去给考官看。

带你了解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那个时候,知识分子的地位最高叫士,然后是农,然后是工,然后是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商人作为社会底层以及不被信任,

科举基本上网罗了上千年来中国几乎所有精英,都通过这个体系进入到了所谓的“民主”管理这个国家的体系里。小部分落榜的精英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事业。

李白诗因为他爹是商人所以不能考。那个时候的商人跟今天不能比,今天的商人地位极高。那个时候,知识分子的地位最高叫士,然后是农,然后是工,然后是商,商人的地位最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一个青楼女最后老得没人要了,才嫁给商人,而且还“

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商人作为社会底层以及不被信任,所以不能考。李白不能科举,于是李白成了大诗人。杜甫诗每到苯醚昂年就去考一回,也一直都没考上。

带你了解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元朝刚开始的时候说,汉人不能科举做官,因为我们是蒙古人,所以蒙古人做官,蒙古人不够了,从中亚调一堆色目人来当官。汉人不能当官,于是又丰富了我国的音乐事业。这帮人不能考科举当官,他就改写歌了。所以就出现了关汉卿这些大音乐家。

还有唐伯虎才高八斗,去参加科举考试,考的非常好,其实应该是解元卷,就是那个第一名的卷子,但是别人嫉贤妒能,觉得你这么年轻,肯定有代笔。由于当年发生了青年才俊唐伯虎被诬陷代笔案,唐伯虎被诬陷代笔,但是也没法自证。总而言之被诬陷之后,就诞生了伟大的艺术家,大画家。

带你了解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张居正第一次也是因为特别年轻,拿着这卷子也是第一名的卷子。当时的湖广总督看到这个卷子就觉得这个未来一定是国家栋梁,但是现在太年轻,磨炼不够,所以就把他卷子给抽走了。意思就是说让他磨练三年再来考,让他更有男人劲,更加沉稳,今后能成国家栋梁。结果这湖广总督真的慧眼识人,过来几年,张居正再来考的时候就考中了而且终成一代国家栋梁。

关于古代科举我们先写到这里,你还知道什么呢?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