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腦”引智 “點對點”招商 乳山借“威”風助力產業發展

4月29日,首屆威商大會召開前夕,乳山市組織了“雙招雙引”參觀考察工作,7名來自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行業領軍人及企業負責人,參觀了泛海陽光新能源、惠田惠泓動力機電、潮汐湖溼地、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基地等9個項目,並就新醫藥與醫療器械、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先進裝備與智能製造、康養旅遊等產業進行交流。

“借脑”引智 “点对点”招商 乳山借“威”风助力产业发展

威商大會嘉賓在乳山企業參觀。

“點對點”招商 借“威”風贏機遇

當天,位於乳山濱海新區的泛海陽光新能源項目建設現場,工人正在緊張地忙碌著。“我們擁有獨立自主核心技術,主編了光伏發電和光伏瓦產品技術等兩項國家標準,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光伏瓦生產基地和國內排名前三的光伏組件生產基地。”項目負責人介紹說,他們還將積極響應“全域光伏”號召,計劃在乳山率先建設國內首個全域光伏虛擬智能電廠,助力鄉村振興和精緻扶貧戰略實施。

在泛海陽光新能源項目不遠處,總投資3億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基地主體工程已完工,工人們正在進行教學樓內外裝修及設備配備,預計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點民生工程,該基地投資3億元,建設有科技實踐樓、專題教育館、海洋館、生存體驗館、生活館、公寓館,可用於科技、生存體驗以及民俗文化課程開設。

以首屆威商大會為媒,乳山圍繞威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與智能製造、碳纖維等複合材料、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時尚與休閒運動產品、康養旅遊等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發佈和推介乳山相關產業項目、政策、人才需求及科技研發、產業配套等優勢,邀請相關專家介紹研究成果和項目情況,充分展示對接一批優質產業合作項目,建立一批戰略合作關係,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為確保“點對點”高效率對接項目,在前期工作中,乳山圍繞自身產業需求,篩選符合自身產業方向和企業需求的專家信息,推送到乳山市重點企業手中,引導企業主動對接聯繫,尋找雙方合作切入點。

“威商大會搭建起與海內外各領域知名人士聯繫交流的平臺,在全球範圍內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各類要素,形成推動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乳山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通過前期尋訪推介,他們與黑龍江某建築節能材料科技企業對接,並圍繞新型節能環保材料產業進行深入交流,該企業計劃在乳山市投資新型節能環保材料,項目總投資約2000萬元。

據悉,藉助威商大會的平臺,乳山各部門、鎮區開展了各種形式的環境推介和項目對接活動,與一批優秀企業、行業專家、高等院校等合作伙伴在先進裝備與智能製造、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康養旅遊等多個領域達成了合作意向。

“借脑”引智 “点对点”招商 乳山借“威”风助力产业发展

乳山潮汐湖溼地公園鳥瞰圖。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片

補鏈招商 放大產業集群優勢

“圍繞汽車裝備製造產業鏈,我們又引進美國高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主要致力於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等,項目總投資30億元,可建成年產10萬套動力電池研發生產基地。”乳山市招商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家為法拉利、寶馬等一線乘用車提供配套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將為乳山新能源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以汽車零部件、機械加工產業為主的裝備製造產業一直是乳山的傳統優勢產業,隨著競爭加劇,如何在國內眾多裝備製造產業園中脫穎而出,不斷放大產業集群優勢,乳山一直在產業鏈招商方面下功夫。

乳山通過集群補鏈招商,先後引進了伯特利汽車配件、恵田恵泓動力機電、星宜鋰電池隔膜等項目,完善產業上下游配套生產企業,讓傳統裝備製造產業不斷升級、壯大,也為引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奠定了產業基礎。

通過補鏈招商,乳山新能源科技產業園已進駐伯特利汽車、雙連制動、華邦精衝、瑞華達機械等汽車配件企業,形成了轉向節、剎車片、連接線、剎車盤、內飾件等配套產業鏈。未來,將計劃採取“創新平臺+產業基金+專業園區”的模式,重點發展新能源科技研發、整車製造、三電系統、汽車配件生產等。

通過借力威商大會,乳山還將進一步發揮政策的激勵吸引、基金的強力驅動、多元資源疊加效應,突出發展“3+3”產業體系,圍繞裝備製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3個傳統產業和新能源、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大健康3個新興產業,聚焦產業、項目、企業發展,開展“強鏈、補鏈、建鏈、延鏈”,強化精準招商、專業化招商,大力實施雙招雙引,為高質量發展積蓄能量。

“借腦”引智 助推產業走向高端

“政府設立了4000萬元的產業引導基金,讓我們在乳山發展的信心更強。”乳山市科威機器人負責人說,該項目將新上智能自動化生產線,利用雲端數據平臺和中央管理系統,實現無人生產。

招才引智助力產業從“灰色粗放”走向“綠色智慧”。為此,乳山出臺了涵蓋工業經濟、科技創新、市場開拓、人才激勵等11個領域的產業扶持政策,設立產業基金,發揮政策的激勵吸引、基金的強力驅動、多元的資源疊加效應,實現要素整合、項目加速和產業提升,不斷構築經濟新“高地”。

在引進高科技項目同時,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乳山不斷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堅持以人才引領新舊動能轉換,出臺了“海納英才計劃”、“人才懷抱計劃”等含金量高的引才聚才政策,分類實施頂尖人才“引領工程”、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強基工程”等9項工程,對人才項目引進和人才隊伍建設等事項進行獎勵,鼓勵企業大力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近年來,先後引進約150名高層次產業人才,培育省級以上人才14人,威海市級40人,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凝聚“第一資源”。

對來乳工作的高學歷人才、特聘專家等,乳山有針對性給予現金獎勵、安家補貼、工作補貼等。對高層次人才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乳山創辦科技型企業的,給予創業扶持資金。同時,制定人才培養載體支持計劃,打造培育科技創新平臺、學術智庫平臺等,培養人才後備力量。截至目前共為16名符合條件的碩士博士申請了住房補貼,金額共計23萬餘元。

同時,乳山積極搭建科技平臺,深化“政企校研金”協同創新,引進了中國留學人才全球高新技術研發基地,開展了與中國軍事科學院、中科院海洋所等高端院所的產學研對接活動,新增院士工作站等省市級創新平臺12個,2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省知識產權優勢(示範)企業,2家企業入圍省中小企業創新競技行動,140餘家企業列入省科技型企業數據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1.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5.1%,創新成為產業發展主動力。

“借脑”引智 “点对点”招商 乳山借“威”风助力产业发展

伯特利汽車轉向節生產加工車間。

“全程保姆”服務項目建設

“只要把相關申報材料交給代辦員,我們就啥事也不用操心了。全程保姆式服務,有什麼問題,一個電話就幫我們解決了。”乳山惠田惠泓項目負責人接到審批窗口打來的電話時說。

新項目快速落地見效離不開良好的發展環境,乳山根據企業投資規模和產業特點,給予用地、人才、基金等多方面的扶持,並建立起市領導分包重點項目、專人代辦的項目推進機制和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項目考核機制,延長項目服務區間,提供全面細緻的“保姆式”服務、“保鏢式”護航。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軟環境建設,乳山市不斷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堅持服務前置和鏈條延伸,公佈了項目審批公開服務電話,在容缺受理、在線審批、即時辦結的基礎上,實行了“自主備案、信用承諾”的投資審批新模式,將企業自主備案填報的信息納入市級信用共享平臺,讓市場主體“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業務。

同時,乳山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針對涉及市場主體設立聯審聯批和建設工程模塊化審批的項目,組織相關審批窗口負責人、項目申報人和代辦員召開聯席會議,針對項目手續辦理中存在的困難與相關部門窗口負責人進行一一對接,做好項目的前期輔導工作,在此基礎上,還建立了項目智能化管理平臺,尤其是創新實施了事項清單化、審批集中化、網辦智慧化、信息共享化、服務最優化“五化工作法”,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壓縮辦理流程,實現了政務提速、服務提效。

項目的崛起壯大離不開基礎設施等平臺支撐。乳山不斷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各類生產要素日益齊全,水、電、路、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全面配套,園區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在此基礎上,還加速國家一類開放港口乳山口港、乳山口跨海大橋、文萊高速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釋放“磁場效應”,助推產業突破。

“借脑”引智 “点对点”招商 乳山借“威”风助力产业发展

三產融合項目綠城·臺依湖酒莊。

青山綠水釋放“生態紅利”

色彩斑斕的溼地植物、人與自然互動的親水空間、潮汐相連的湖海水系……暖春時節,乳山銀灘西南方的海岸帶上,一處水韻靈動的潮汐湖溼地公園,讓身居周邊的銀灘市民擁有了“開窗見綠,出門進園”的享受。

曾經淤泥沉積、雜草叢生的潮汐湖,如何變成富有詩情畫意的“生態綠色走廊”?轉機就在2年前,乳山採取PPP的運作模式,引進國內知名綜合性園林企業對潮汐湖進行生態提升建設,打造集生態保護、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溼地公園,實現了自然環境與美好人居的和諧共處。

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了最大化恢復潮汐湖生態環境,在生態修復中,乳山堅持生態駁岸的理念,不建設硬質堤岸,儘可能保留河道自然形態,對受到破壞的河道重新按照河流原有的自然面貌進行修復,增加岸線的長度和軟度。經過一年多的生態修復,潮汐湖不僅保留了原有水域面積,還新增草坪30餘萬平米,栽植黑松、白蠟、法桐等綠化喬木2萬餘株,沿湖種植蘆葦15萬餘平米,陸地面積的綠化率超過了80%。

近年來,為了守護生態海岸,乳山將離岸過近的近海養殖項目全部搬遷到4公里之外,投資15億元,恢復溼地1萬多畝,建設人工沙灘1000多畝,修建了5.3公里的銀灘優質沙灘岸帶保護長堤和濱海公園,完成潮汐湖150公頃湖區清淤工程等,再現了“最美海岸線”姿態。

在項目建設上,乳山緊守生態底線,嚴把產業准入關口,大力引進綠色、低碳、環保的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項目,同時,積極引導全市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推進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促進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副產品和廢物交換利用,全市已有超過八成的企業建立起循環經濟產業鏈。

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發展,乳山產業發展之路“綠”意盎然。通過“生態+產業”激活美麗鄉村經濟,乳山積極引導美麗鄉村做好築巢引鳳文章,培育發展了岠嵎山特色民宿、膠東紅色文化體驗、濱海養生休閒等特色產業,提升產業層次、拉長產業鏈條、拓展產業寬度,探索出一條富民增收的新路徑。(通訊員 王嘉 姜俏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