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人关羽为什么会被一些人尊为“财神”?

忘忧清乐阁主


这个问题换个角度会更清晰。关羽并不是唯一一位成为我国财神的历史人物。

我国民间传统财神其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

文财神有《封神演义》里的商朝忠臣比干,北魏孝文帝属下李诡祖等等。这两位前者忠心进谏被纣王挖心,后者治理河北曲梁时廉洁爱民,因接济贫民著名。他们一位成为守财真君,一位成为增福真君。

武财神有《封神演义》和《三教搜神》里登场的赵公明,以及因《三国演义》闻名的关羽等等。赵公明相传在秦末乱世时避难山中,修行得道,被玉皇大帝封为神霄副帅,后成为玄坛真君。关羽辅佐刘备征战天下的事迹自然广为人知,他被历代统治者加封,成为关圣帝君。

在今日的两广福建、台湾香港、乃至海外华人聚集地,财神信仰颇为流行。一般公务文职人员信奉文财神,军警贸易人员信奉武财神。

大家可以看出,这几位财神要么是历史演义中的名角,要么是神怪小说中的著名人物。他们都为广大普通百姓所接受所认可,拥有较高的民间地位。


归根结底,关羽成为财神便是我国民间文化逐步繁荣发达的一种结果。

从历史角度来看:

魏晋时期,关羽是威震华夏的一员武将,他的战功停留在官方史书《三国志》中。

唐朝时,关羽受到一些地区供奉,但和其他名将并没有太大区别,整体地位尚不如诸葛亮。

宋朝时,说三分的三国故事话本雏形已经出现,并且在街头巷尾非常流行。得益于宋代开放的民间环境,大量小说话本被民间艺人作者完成,填补了人们劳作之余的时间,成为大众娱乐重要部分。农闲时的乡村,集会时的城镇,大群的人们围着听说书人绘声绘色讲三国故事便是最常见的情景。

有了波澜壮阔的故事,自然需要伟岸的英雄人物。本来便英勇不凡的关羽受到重视。他的相关情节越来越多。《东京梦华录》《容斋随笔》里多次提到关羽。元代的《三国志平话》里更已经成为主要角色,为人们所熟知。

既然受到人们爱戴,官方也开始同步重视关羽越来越广的号召力,并顺水推舟将关羽加封各种王爵。

明清时,说书、戏剧等娱乐活动盛行。三国属于重要题材,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等有关关羽的故事因其精彩绝伦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关羽在中国社会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历代皇帝给他的封号也越来越长,希望用以激励属下将领学习关羽的忠诚英勇,为自己效力。

官方民间对他的祭祀越来越正规,越来越广泛。关羽不仅成为明朝金陵官方祭祀项目,“所最崇奉”。明朝皇帝还要求朝鲜、琉球等藩属国设立“关王庙”,将关羽信仰传播到海外。清代的关王庙有增无减,“凡通衢大道以至穷乡僻壤,无地无之”,也就是大小地方都能见到关羽祭祀之处。每逢赶集、诞辰之类,庙宇香火缭绕,好不热闹。百姓、信众、商贩们趋之若鹜,将人气烘托得非常旺盛。


我国的百姓的实用智慧让关羽成为财神。

随着人们崇拜的升级,一些野史传说更丰满了关羽形象。

有人称关羽从军之前,擅长薄记,能够保护经商,带来财运,因此被称为武财神。也有人称关羽年轻时卖过豆腐,是豆腐行业的保护神。还有人称关羽秉烛夜读春秋,是蜡烛行业的保护神。除此以外,嗅觉灵敏的人们也纷纷行动,像使用刀具的屠宰业,理发业都认关羽为保护神,就因为传说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如此林林总总,让人忍俊不禁。

可见,人们的从众心理极大扩散了关公信仰的影响力。大家为了让自己的事业更顺利,主动攀附已成为神明的关羽。

我国民众经历千百年风雨波折,深深明白趋利避害的道理。

或许,这便是我国人们实用主义哲学的具体表现吧。


(谢谢观看,欢迎关注,可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参考文献:

  • 论关羽人物形象演变

  • 关羽崇拜与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诠释

  •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


文史小茶馆



即使是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许多商家在供奉武财神关帝像。众所周知,关帝的历史原型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名将关羽,叱咤风云、战功赫赫,被后世人称为忠义无双、勇贯千秋,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忠义、勇猛的化身。


但是细究起来,历史上的关羽本人同商贸、经济和财富没有半点关系。那么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是怎样变成大众喜爱的财神爷的呢?

关圣像


关帝爷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响力最大的财神形象,主要是因为关圣人本身有几个无法替代的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山西名人的身份,这个身份为被晋商看重,极力加以强调和推崇。政治地位低微的晋商,为了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为自己搏得更多利润和较高的政治地位,势必要推出作为山西文化代言人和忠贞、勇武象征的武圣人形象。


关帝的故乡山西河东地区以盐池和铁矿而闻名,历来是中原最重要的产盐地和产铁地。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了晋商安身立命、遍走中国的根本。有资料表明,在宋朝,就存在着山西盐商以关圣人为盐池守护者的现象。这表明当时关圣人已经成为了某些商人的守护神,但还局限于山西一隅。


第二点则是三国故事本身的文化影响力,这把关圣人的文化影响力像全中国推广。从宋朝开始,所谓的“说话”和“话本”等通俗市井文学就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而其中最重要也最热闹,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莫过于三国题材。关二爷勇武忠贞、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在普通民众中深入人心。

山西运城关帝庙


除了商人和普通民众,宗教在这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自从魏晋南北朝道教清整运动以来,道教在世俗生活中便大力主张和宣扬现世报思想,想要借此博得民众的认可。道教一直以来就善于吸纳名人塑造神系,关圣人便被理所当然地吸收进了财神队伍,成为另一位武财神赵公明的搭档。


而关圣人得以名扬天下还是离不了官方的承认、册封、推崇和宣扬。关二爷自身的勇猛、忠义、好读《春秋》等正面形象极好地对上了官方对普通民众的教化需求。历代君王和政府势必大为推崇宣扬,封上加封,关帝的地位也就一日千里了。

关帝像


关圣人本身作为山西人,又具备忠贞、勇武和义薄云天等品质,这些身份和品质是其封神的基础。在晋商、道教和政府的三方推动之下,广受民众喜爱和推崇的关羽便从一位武将升格成为地位尊崇的武圣人、超越了特定区域而被全国人民接受的武财神,关帝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三国志》

郭素媛:《关羽崇拜与关羽形象的演变及诠释》


生猛历史


关羽不仅武功了得,而忠义更受世人敬重,武行,镖头,练家,尤喜关羽武且忠义,一个义字搏云天,一个信走天下更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商家及相关联组织人物基本要求和立基所在,人无义不立,无信不成又是教育引导各类成员的内在需要,关羽的人物事迹符合社会需要,是榜样,等等,关羽由英雄人物,忠义化身演化成保护神,武财神受香火,也是历代人民的创造和文化需要。


王术伍


我觉得这和关羽的忠义有关,关羽一生最重情义,一个重义的人自然会得到兄弟朋友的相随,这也就是和气,中国人向来讲究和气生财,所以关羽也就成了财神。不知道我分析的对不对,请大家评论一下。


红日286692612


忠义诚信的精神为经商之人推崇,且武艺高强,则视其为守护财富之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