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此文名為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實際是在書寫那些走的遠的個人或小團體。他們捨生忘死,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遠方、在異國土地上書寫著自己的傳奇。 

【西漢】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張騫

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到達西域(今新疆)、蔥嶺、中亞(今烏茲別克斯坦)

西漢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漢武帝之命,由堂邑父做嚮導,率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10年不辱節,後逃脫前往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武帝時,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到達西域(今新疆)、蔥嶺、中亞、大宛和康居(今烏茲別克斯坦)、大夏(今阿富汗)、大月氏(烏茲別克斯坦)、烏孫(吉爾吉斯斯坦)

二使西域時,張騫的副使則分別訪問了中亞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

前122年,張騫派出四支探索隊伍,分別從四川的成都和宜賓出發,向青海南部、西藏東部和雲南境內前進,最後的目的地都是身毒(印度),到達了滇國(雲南)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蘇武

武帝時,蘇武到達貝加爾湖(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南部,蒙古北方)。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常惠

常惠年輕時作為蘇武的副使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在烏孫聯合烏孫軍隊俘獲匈奴,繳獲馬、牛、驢、騾、駱駝五萬多,羊六十多萬,共計七十多萬三萬九千多人。後在烏孫率領官兵五百,聯合烏孫七千人以及莎車、疏勒軍隊二萬人,迫使龜茲投降,認錯並交出殺害漢朝使臣兇手。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東漢】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班超

班超,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後奉命出使鄯善,率部下三十六人殺匈奴使者,震懾鄯善,鄯善王表示願意歸附朝廷,並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漢朝作為人質。

在於闐殺死巫師,把巫師的首級送還於闐王,說明利害,以道義責備他。于闐王早就聽說過班超在鄯善國誅殺匈奴使者的作為,因此頗為惶恐,當即下令殺死北匈奴使者,重新歸附漢朝,班超重賞了于闐國王和他的臣子,成功鎮撫于闐。西域各國因此全都派出王子入朝為人質,西域與漢朝中斷了六十五年的關係,至此才恢復。

劫持疏勒國王,把疏勒文武官員全部集中起來,向他們陳說龜茲種種不合理的行徑,宣佈另立原來被殺掉的疏勒國君的侄兒忠當國王,疏勒人非常高興。新王和一班官員要殺死兜題,但班超從大局出發,說:“殺他無益於大事,應該讓龜茲知道大漢的恩威。”說服眾人釋放了兜題,疏勒也平定。

班超擊破尉頭國,後攻破姑墨國,使用“以夷制夷”解決西域諸國矛盾,加強東漢在西域的統治。

班超殺死使者,並派人拿給謝看。謝大為驚恐,進退無據,只好遣使向班超請罪,希望能放他們一條生路,班超放他們回國,大月氏因而大為震驚,每年向漢朝進貢。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甘英

甘英為班超的屬吏,隨班超轉戰於西域。公元97年,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公元97年,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甘英率領使團一行從龜茲(今新疆庫車)出發,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經大宛(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大月氏至安息(即波斯帕提亞王國,今伊朗境內)都城和櫝城,後歷阿蠻、斯賓、於羅,而抵條支(今伊拉克境內)。到達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灣)沿岸,欲渡。安息西界船人對他說:“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一二歲者,故入海皆賚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安息國王一口咬定說到羅馬必須渡海而且正常出海要坐三年船並且各種危險。甘英聽罷放棄西行。甘英返回時,轉北而東,行60餘日抵安息,然後取道木鹿和吐火羅東還。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蔡愔

相傳東漢明帝在永平八年(公元65年)的一天夜晚,夢見一個身高丈許,項背放光,能飛簷越壁的奇人。醒後召見文武百官,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博士傅毅告訴明帝:“西方有神,其名叫佛,正如陛下所夢見的。”於是派蔡愔前去求佛。

蔡愔

一行在去西域的路上,歷經千辛萬苦,跋山涉水,終於到達大月氏,在那裡遇見印度高僧竺法蘭與迦葉摩騰。後來,在蔡愔的力邀下,竺法蘭與迦葉摩騰便與蔡愔一行,用白馬馱著佛經四十二章和釋迦牟尼的佛像,於永平十年(公元67)回到了洛陽。由於蔡愔等人是用白馬把佛經馱回洛陽的,漢明帝因此在洛陽城雍關之西,建了一座白馬寺,以紀念佛教進入中國。白馬寺是中國早期佛教的傳播中心,被眾多的佛教派系公認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是佛教傳入中國內地後營建的第一座寺廟。此後,隨著佛教在中國的興盛,各地都建有以白馬為名的寺院。

【三國】

朱土行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朱土行少年時出家,依照佛法慣例成為比丘出家以後,並且請梵僧為當時沒有受戒而為僧的僧人們進行受戒儀式。朱土行正是按正規的佛法受戒的,所以後人將他當做我國真正沙門的第一人。起初在洛陽講《道行般若經》,但是對於“道行”的傳譯者對經義的理解並不深刻,使佛理脈絡模糊,所以他極想找到一本完整的本子重譯。甘露五年(260年),朱土行從長安西行出關,走過沙漠,前往當時的大乘經典集中地于闐(新疆境內),在那裡找到了大量的梵文原本,但因當地小乘佛教徒的阻撓,未能將經本送出,直到太康三年(282年),才由他的弟子送回洛陽。之後他又翻譯了大量經文,隔了十多年後,才將譯本校訂抄寫成五部,最後傳回中國。

【東晉】

法顯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在399年,65歲的高齡法顯和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從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出發,經西域至天竺尋求戒律,遊歷30餘國,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前後歷時14年,於義熙九年歸國。

遍歷北、西、中、東天竺,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後由海路回國。在道場寺同佛陀跋陀羅、寶雲等譯出《摩訶僧祗律》40卷,《僧祗比丘戒本》1卷, 《僧祗比丘尼戒本》1卷, 《大般泥洹經》6卷, 《雜藏經》1卷,並撰寫歷遊天竺記傳《佛國記》(即《高僧法顯傳》 。後圓寂於荊州辛寺。

【南北朝】

宋雲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北魏明帝神龜元年(518年)十一月,受胡太后之命,宋雲與崇立寺沙門惠生、法力等出訪天竺。至洛陽起,經吐谷渾、鄯善、左末(今新疆且末)、捍(媲摩,Phema)、于闐等地,進入西域。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宋雲等謁見噠王之後,經波斯、賒靡國、缽盧勒國,於神龜二年(519年)入烏場國,晉見烏場國王,為國王講述孔子、老子、莊子學說。

此後,宋雲、惠生在天竺廣禮佛跡,正光元年四月訪問乾陀羅、那迦羅阿國等地。正光三年(522年),攜大乘經論一百七十部返回洛陽,宅居洛陽聞義裡。

谷魏龍

在今天巴基斯坦北部吉爾吉特附近的印度河河谷裡,有一個100餘米高的懸崖。而在懸崖上方,有一塊大石頭。巴基斯坦考古學家,發現在這塊岩石上刻有12個漢字。這12個漢字是“大魏使谷魏龍今向迷密使去”。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魏龍是中國北魏時期的使臣,公元5世紀,他被派往迷密國出使。他從山西大同出發,經過新疆沙漠,穿越喀喇崑崙山,然後抵達中亞,到達撒馬爾罕,最後來到巴基斯坦北部的迷密國。迷密國位於今天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爾巴控區,清朝時期拉達克的位置,為一小國。

【唐】

玄奘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遊歷整個印度,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蹟為原型。

義淨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咸亨二年(671)義淨經由廣州,取道海路,經室利弗逝(蘇門答臘巴鄰旁,Palembang)至印度,一一巡禮鷲峰、雞足山、鹿野苑、祇園精舍等佛教聖蹟後,往那爛陀寺勤學十年,後又至蘇門答臘遊學七年。歷遊三十餘國,返國時,攜梵本經論約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陽,武后親至上東門外迎接,敕住佛授記寺。

王玄策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貞觀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節來唐。

貞觀十七年(643年),王玄策奉命作為副使,跟隨李義表出使天竺(印度)。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時阿羅那順成為中天竺的新國王,派軍隊劫掠使團。王玄策調吐蕃兵、泥婆羅兵擊敗中天竺。

顯慶二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王玄策在各地訪問之間,還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參拜。

杜環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唐天寶十年(751),隨高仙芝在怛邏斯城(又名呾邏私城,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與大食(阿拉伯帝國)軍作戰被俘,其後曾遊歷西亞、北非,成為第一個到過非洲並有著作的中國人。

杜環於751-762年遍遊了黑衣大食國全境,也因此他留下了豐富的所見所聞,他從耶路撒冷啟程,經過埃及、努比亞到埃塞俄比亞的阿克蘇姆王國。在進入非洲後,杜環親眼見到埃及、努比亞和埃塞俄比亞流行大秦法(基督教),而埃及的國教和努比亞沿海的阿拉伯人則信大食法(伊斯蘭教),而在尼羅河以東蘇丹境內從事轉口貿易的牧民貝賈人則崇奉尋導法(原始拜物教)。杜環最後返航的地方是埃塞俄比亞的馬薩瓦港,他從那裡回到波斯灣後,當年便搭船返回廣州,著有《經行記》。

杜環是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到達聖城耶路撒冷的中國人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鑑真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鑑真,俗姓淳于,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律宗南山宗傳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曾擔任揚州大明寺主持,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後六次東渡,弘傳佛法,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763年(廣德元年)10月4日,鑑真在唐招提寺圓寂,終年76歲。日本人民稱鑑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宋】

【元】

周達觀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元貞元年(1295年)由溫州港出發,奉命隨元使赴真臘(今柬埔寨)訪問,次年(1296年)至該國,居住一年許,至大德元年(1297年)返國。據所見聞,撰成《真臘風土記》一卷。記錄其山川草木、城郭宮室、風俗信仰及工農業貿易等,是珍貴的國際歷史文獻,有法、英、日文等多種譯註本。書中所記之都城,即今柬埔寨吳哥窟。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汪大淵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至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汪大淵首次從泉州搭乘商船出海遠航,歷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橫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里、莫桑比克,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經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賓返回泉州,前後歷時5年。

至元三年(1337),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歷經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峽及澳大利亞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過2次。

拉班·掃馬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拉班·掃馬,或稱拉班.巴·掃馬,生於大都(北京),畏兀兒人。

而據中國史書記載,掃馬是汪古人。他實際名為掃馬,拉班是敘利亞文“教師”一詞的音譯。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1276年前往敘利亞拜見景教(基督教)大主教馬·登哈(Mar Dinha),並前往耶路撒冷。經過四年的跋涉,兩人經過了西夏、和田、喀什、苦盞、摩蘇爾等地,最終到達亞美尼亞,但由於耶路撒冷被埃及佔領,無法前行,二人只好折回巴格達,見到了馬·登哈。馬·登哈為馬古斯改名馬·雅巴拉哈,任命其為契丹(北中國)景教總管,掃馬為巡查總使。但是,在二人剛剛踏上回程時,馬·登哈突然病逝,在接下來的大總管選舉中,馬·雅巴拉哈因為自身的蒙古出身,被選為新一任的景教大主教 ,稱“馬·雅巴拉哈三世”。後掃馬奉命出使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之後又前往羅馬再轉道前往巴黎,拜見法國國王腓力四世,他又在加斯科涅見到了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1289年,掃馬回到巴格達,他的出使雖然未能使伊兒汗國同基督教世界建立直接的軍事合作,但是卻促使東西方教會之間建立了直接的交流。不久以後,景教教會正式承認羅馬教宗為領袖。

1294年,掃馬逝世於巴格達。

【明】

鄭和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鄭和,七下西洋,出使過的國家或地區,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裡、滿剌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裡、甘巴里、錫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裡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里境內)。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清】

單士釐

中國人的地理大發現

單士釐以外交使節夫人身份,隨同丈夫出國長達10年之久,遊遍日本和歐洲各國,並將所見所聞,撰寫成《癸卯旅行記》和《歸潛記》。

《癸卯旅行記》於1903年正式出版,分為三卷,上卷記述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地,以及朝鮮的經歷,中下卷記述海參崴、西伯利亞、彼得堡等地的所見,開中國女性撰寫出國旅行記之先河。

《歸潛記》則記述的是單士釐夫婦遍歷英、法、德、荷、意等地的見聞,單士釐敏銳好學,不但學會了日語,對歐洲主要的通用語言,也能夠通解,她在《歸潛記》中她還寫作《章華庭四室》和《育斯》兩篇,其中比較系統地梳理了古希臘、古羅馬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