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的莆田樣本

“美麗中國”的莆田樣本

▲東圳水庫(蔡昊 攝)

曾經有這樣一道選擇題擺在莆田人面前:一個投資260億元林漿紙的外資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稅收30億元。但項目投產後每天約需40萬噸淡水、排放汙水約35萬噸,考慮到環境承載力,莆田市毅然放棄了這個“誘人”的項目。

善於取,敢於舍,這正體現了莆田市致力建設“美麗莆田”的堅定決心。

2018年,建設“美麗莆田”30個重大攻堅項目(涉及子項目138個),年度計劃投資409億元,累計完成投資447.42億元,完成年度投資的109.39%。

2016年底,《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重磅出臺,提出了實施“一區、一中心、五品牌、九行動”,即創建美麗中國的示範區,建設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打造媽祖文化、深水良港、醫療健康、綠色食品、工藝美術等五大國際品牌,實施綠色產業、全域旅遊、開放創新、生態文明、城鄉建設、基礎設施、民生改善、文化繁榮、社會治理等9個專項行動。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一座生態文明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優美城市,一幅百姓富生態美的生動畫卷,已然展現在莆陽大地之上。

“美麗中國”的莆田樣本

▲綬溪公園 (蔡昊 攝)

綠色發展,構建好新動能

2016年9月,莆田市第七次黨代會科學提出了“堅持綠色發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創建美麗中國的示範區”奮鬥目標。

如今,“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好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市以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產業佈局和經濟結構向綠色低碳轉型,單位GDP能耗持續降低。據統計部門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莆田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42.41億元,比上年增長8.3%,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1%。“樹立新發展理念,謀求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提高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藍綠’比重。”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表示,堅持綠色發展的決心絕不動搖。

近年來,莆田市重點打造電子信息、鞋業、食品加工、工藝美術、化工新材料、建築6個千億元產業和高端裝備、醫療健康、海洋、能源4個500億元產業。尤其是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快速,被住建部列為智慧汽車基礎設施和機制建設試點城市;被中國移動列為5G試點城市。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莆田將基於已構建的“芯、屏”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緊盯5G時代,聚焦5G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快部署建設5G基地,搶佔5G信息產業制高點,打造5G時代手機全產業鏈。

另外,平臺經濟正成為莆田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當地綠色發展的利器。全市鞋業、工藝美術、石油等行業都搭建了平臺。2018年全市平臺交易額達235.8億元,實現新增銷售額67.8億元,新增GDP達10億元,拉動莆田市GDP增長0.5個百分點。

“美麗中國”的莆田樣本

▲莆田生態綠心,面積約65平方公里,是城市之“肺”(林劍冰 攝)

三位一體,治理好木蘭溪

木蘭溪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三月莆陽,春光浪漫,木蘭春漲正當時。木蘭溪防洪堤壩的綠道上,老老少少,熙熙攘攘,有練劍舞扇的,有慢跑鍛鍊的、有打太極拳的……各得其樂、好不和諧。

這樣一幅人水和諧的生態圖景,得益於習近平同志的親自推動,當地幹部群眾的接續奮鬥,歷經二十年,曾經水患頻發、令百姓寢不安席的木蘭溪成為了全國首條全流域系統治理水系,全面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提出的“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目標,成為350萬莆田人民的生命之水、安全之水、生態之水。

去年9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日報、中國水利報等中央媒體相繼報道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寶貴經驗,向世人展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木蘭溪樣本,在全國產生熱烈反響。

在木蘭溪治理的過程中,莆田始終把生態環保放在突出位置,加強全流域治理。木蘭溪從“水患”向“水安全”華麗轉身,繼而向“水生態”邁進。

2009年莆田市全省率先在水源地保護區周邊禁止新建畜禽養殖場;2012年,木蘭溪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2017莆田市出臺了《莆田市木蘭溪流域生態補償辦法》……一系列舉措實現了上下游協同治理保護。

莆田還堅持安全與生態相結合、控源與活水相結合、景觀與文化相結合。首創“防洪保安、生態治理、文化景觀”三位一體治河理念,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汙水治理、岸坡綠化、生物淨化、引清活水等各項措施,不斷健全“河長制”,首創“雙河長”制度,有效保護了水環境水生態。

水環境的保護,也帶來了一項項榮譽。木蘭溪已成為福建省“萬里生態安全水系”建設樣板,還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木蘭陂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還被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莆田市還是福建省首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和福建省唯一“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市”。

“美麗中國”的莆田樣本

▲媽祖祭典

生態優先,保護好湄洲島

湖石淉是湄洲島上唯一一處天然淡水湖,過去由於持續位於低水位,湖庫周邊植被破壞嚴重,生態系統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較弱。2017年,湄洲島開展“綠心”建設,投資1.55億元實施湖石淉及周邊生態水系綜合整治工程,讓髒亂差的湖石淉蛻變成為湄洲島上又一道亮麗的風景。

湄洲島是媽祖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媽祖信俗是我國首個信俗類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20多年前,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就十分關心湄洲島的生態環境保護。1998年3月11日,植樹節前夕,習近平赴湄洲島與當地幹部群眾一起植樹造林,掀開了海島綠化的序幕,生態理念漸入人心。

湖石淉的成功轉型只是莆田保護湄洲島的一個縮影,20年來,湄洲島在植樹、治砂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自2014年8月至今,整個湄洲島海域實現“零”採砂。

為了立體修復生態,湄洲島還補植上千畝紅樹林固岸護堤,20年來湄洲島的綠化覆蓋率從39%提高到現在的58.3%。

生態環境變好了,為莆田建設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打造媽祖文化國際品牌注入了新的生機。去年11月18日,第三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湄洲島開幕,來自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知名僑領和媽祖信眾等會聚一堂,倡行媽祖精神,同敘媽祖情誼。

“美麗中國”的莆田樣本

▲防洪生態(張力 攝)

城鄉一體,建設好美麗鄉村

草長鶯飛的春日,到處一片生機盎然。在莆田市城廂區華亭鎮埔柳村的花卉世界裡,到處花團錦簇,奼紫嫣紅,彷彿置身花的海洋;荔城區後黃村,一棟棟南洋風情的古民居保存完好,錯落有致地散落在村莊裡,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如詩一般;仙遊縣鐘山鎮郎橋村附近的“九鯉香山”生態農業觀光園,瓜果採摘、休閒養生讓一波波的遊客陶醉其中……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是落實《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的一項重要內容。2012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批覆莆田作為全省唯一的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2014年12月,莆田列入國家首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近年來,莆田全市上下乘勢而為,用足用好疊加政策,圍繞“農村環境更加優美、村莊建設更加宜居、農民生活更加美好”工作目標,相繼開展了“幸福家園”試點村建設、“共建美麗鄉村、建設美麗莆田”城鄉建設專項行動等一系列活動。統籌推進了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五個一體化,成效顯著。

涵江區江口鎮東大村是遠近聞名的華僑村。這裡有數百年曆史的古秋楓,有別具一格的南洋古民居,美麗的田野裡有金黃的油菜花、無邊的稻田,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參觀。然而此前的東大村卻是另一番景象,生活垃圾和廢水隨意排放,房前屋後蚊蠅亂飛。美麗鄉村建設為東大村的發展迎來了契機。循著美麗的方向,東大村對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整治,這些年村裡新建了垃圾收集池,購置垃圾車、垃圾桶,定點、定時及時清運垃圾,生活垃圾收集和無害化處理達到100%。整治好環境衛生之餘,東大村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村民們高興地說:“我們世代生活的家園越來越美,環境越來越好。”(海峽通訊 伊曉燕 林劍冰)

值班主任:林雙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