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跑路,银隆新能源惊醒了“董小姐”的汽车梦


大股东跑路,银隆新能源惊醒了“董小姐”的汽车梦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最近“火”大了!

  3月3日,董明珠做客央视访谈节目时愤愤而言,“中国汽车粗制滥造”,引来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东风集团董事长竺延风等自主品牌大佬的集体“回怼”。

  4月25日,由董明珠“实际控制”的银隆新能源内部发出消息,公司大股东、原董事长魏银仓及公司原总经理孙国华等涉嫌骗取国家财政资金1.1亿元,涉嫌诈骗罪,侵占公司利益总计超过14亿元。同时,银隆新能源确认,公司大股东魏银仓已身处美国。

  从2016年的“一意孤行”,到之后曲线入股银隆,再到两年后公司总经理被刑拘,原董事长跑路,“董小姐”的汽车梦彻底被惊醒了。


曲线进入银隆造车

  在格力电器的成功,促成了“董小姐”汽车梦!

  2016年,董明珠力主下的一笔130亿跨界收购案,着实惊到了格力电器中小股东们。面对质疑之声,董明珠几乎站到了中小股东的对立面。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甚至声呵:“格力电器每年都给大家分红,这么多年来格力对得起你们!”

  即便如此,董明珠的汽车梦仍然“轰轰烈烈”持续着。3个多月后,凭借个人光辉,董明珠自筹资金10亿元,联手王健林等业界大佬,共计30亿元入股银隆新能源,持股22.388%。

  之后,为了增加掌控力,董明珠又多次进行增持,从第一大股东跃升为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董明珠向银隆空降了多位管理人员,大股东及创始人魏银仓在各种压力下也辞任董事长一职,公司法人由原总经理孙国华担任。


入主银隆后都干了什么?

  在入主银隆新能源的初期,董明珠热情满满,南下北上为银隆站台,银隆在全国的产业园项目在全国四处开花。甚至一度传出,董明珠前去天津考察一汽天津夏利,让这个汽车梦再次被放大。

  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在2017年,在银隆上市辅导期过程中,银隆的财务数据不断被披露。董明珠这时才发现,银隆新能源的内部有“厘不清”的帐。

  与此同时,董明珠与大股东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董明珠曾经在一档节目中披露,有一天和内部管理层吵了一架,就因为车的事情。“我一看,缝隙那么大,他说,你去看别人的车,都是这样。我说,那不行,你必须给我做到无缝对接,没有理由说做不到。”

  董明珠一贯强势的风格引发了与大股东的纷争,银隆不断爆出欠上游一百多个亿、魏银仓被曝高比例质押股权等负面事件。甚至一度传出,董明珠被大股东起诉,在北京的个人银行资产被冻等等事件。这些事件对于银隆在各地的产业园投资和建设带来的极大的负面影响。


银隆新能源业界如何?

  董明珠入主银隆新能源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满是坎坷。

  数据显示,2018年,银隆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8173台。其中新能源客车累计销量7278台,较2017年增长9.84%。根据行业媒体数据显示,2018年银隆新能源客车销量位居行业第三。但是不管怎么讲,这个数字在汽车市场仍然是一个“矮个子”,董明珠的汽车梦远不是这么简单!

  按照银隆新能源的规划,2019年将是银隆发展的关键之年,公司经营总目标是实现全年总营收150亿元,同比2018年将增长50%。

  但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根据《新能源补贴2019年补贴新政》显示,纯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门槛将提高至250km,续航在250km以下车型补贴全部取消。超出250km的其余档位车型补贴退坡幅度在50%以上。银隆掌握的钛酸锂电池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安全稳定性好,但能量密度较低,势必会受到这一政策额影响。

  一位内部人士也爆出银隆的内部隐忧:实际上,银隆新的管理团队进驻后,已经砍掉了很多项目,特别是钛酸锂项目,被压缩了很多,不少这些项目的员工也离职了。


董小姐的梦还没有破灭

  实际上,董明珠的管理团队一年多来在银隆内部发现了多个资金“窟窿”。

  攘外必先安内。2018年11月,银隆发布声明称,“公司新一任董事会、监事会及公司管理层在履职过程中,发现原董事长魏银仓、原总裁孙国华涉嫌通过不法手段,侵占公司利益金额超过10亿。”

  据证实,银隆称已向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珠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相关机构已正式受理。

  今年年1月9日,银隆新能源又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媒体报道原董事长魏银仓于2018年12月从香港前往美国,原总经理孙国华已被公安部门限制出境,经核实情况属实。”

  4月25日,银隆新能源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公司大股东魏银仓已身处美国、孙国华已被刑事拘留数日,另有部分与刑事控告事项有关的人员已无法取得联系。


自爆银隆的“七宗罪”

  在4月25日的声明中,银隆官方不惜自曝家丑,一一列举了七宗罪,相关的案件涉及侵占公司利益总计超过14亿元。

  其中涉及刑事的案件四宗:包括“骗取政府财政补贴资金1.1亿元”、“冒领公司补偿款1.5亿元”、“采购设备虚增价款2.6亿元”、“虚构1.7亿元工程款的建设合同”等。

  涉及民事的案件三宗:包括“同一专利重复转让,公司损失9500万元及利息”、“债务抵销,公司损失3.75亿元及利息”、“货款无法收回,公司损失2.12亿元及利息”等。从时间上来看,上述案件均发生在2013至2016年期间。

  事件发展到这一步,董明珠才真正看清了中国汽车行业,也难怪对于中国汽车有如此大的芥蒂!

  看来,造车并不是那么简单事情,董小姐这次有被忽悠的嫌疑,但是并不妨碍她继续做好这个汽车梦。

About US

AutoStyle 车尚

最新鲜日记

入驻平台

百家号 新浪看点 网易号

凤凰号 汽车头条 企鹅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