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控股流动性短缺现状将持续,标普确认其CCC+评级,展望负面


泛海控股流动性短缺现状将持续,标普确认其CCC+评级,展望负面

相关链接:

  • 标普预期泛海控股将置换部分将于2019年5月到期的优先无抵押债券并且同时发行新债券以改善境外债务结构。
  • 标普认为该公司此次债务置换不属于困境下债务置换(distressed exchange),且如果置换成功,将有效改善其流动性和信用状况。
  • 2019年4月29日,标普全球评级确认泛海控股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为“CCC+”,并确认该公司未到期的优先无抵押债券的长期债项评级为“CCC”。
  • 标普对该公司的主体信用评级的展望为负面的原因是该公司的流动性短缺的现状将会持续,再融资的执行也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还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

2019年4月30日,标普全球评级宣布,确认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泛海控股)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为“CCC+”,并确认该公司未到期的优先无抵押债券的长期债项评级为“CCC”。

标普确认泛海控股的评级的原因是,标普认为该公司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券,因此其计划发起的债务置换要约不属于困境下债务置换(distressed exchange)。标普认为,这一计划旨在帮助现有债券持有人认购新发行债券简化交易流程。标普对该公司的主体信用评级的展望为负面的原因是该公司的流动性短缺的现状将会持续,再融资的执行也存在不确定性,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

如果债券置换和新发行成功完成,则将有效改善泛海控股的短期流动性压力,并进一步减少未来12个月内的境外到期债务规模。不过,如果市场对此次债券置换兴趣索然,那么本次交易将使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地位受到不利影响。

根据拟定的置换要约,现有2019年债券的持有人获得的新发行债券的本金将是原有2019年债券票面金额的100.5%。此外,新债券的票息也将高于现有的8.5%,与该公司其他未到期债券的市场收益率保持一致。新债券的合同条款与原有债券将保持一致,募集获得的新增资金将用于剩余2019年债券的再融资和偿还其他境外债务。新债券将于2021年到期,因此有效地改善了该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如果置换交易获得市场的青睐,那么该公司2019年最主要的债务偿付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年内到期的其他债务的偿付也将可控。

但是,如果市场对置换交易的反应冷淡,总认购规模(包括置换要约和新债券在内)远低于4亿美元而不足以支付到期的2019年债券,那么标普会认为这表明该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下降、融资能力弱化。

在此不利情景下,泛海控股可能需要诉诸现有境内资金来源和其他融资渠道来帮助其完成2019年债券的偿付。虽然标普认为这一情景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一旦发生则会使其流动性状况雪上加霜。接下来,该公司将有4.11亿美元的境外债务于2020年7月和8月到期,之后10月还有2.15亿美元的债券面临回售。因此,该公司持续面临巨大的再融资压力,而且如果投资者情绪不高则意味着未来一年内该公司在资本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的融资将面临困难。

标普认为,泛海控股年初向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地块为其提供了流动性并减少了债务规模。流动性和债务是该公司目前的主要压力来源。不过,尽管该公司的债务规模已从2018年底的1200亿元人民币降至900亿元以下,但这一水平仍属不可持续,且其中一半以上的债务为短期债务。标普估计利息支出将消耗大部分由卖地收入、政府补贴和金融子公司分红收入生成的经营性现金流。如果要进一步降低债务,该公司需要出售资产或进行股权融资来重整资本结构。标普认为这些措施都在其计划之中,只是进展如何尚不明晰。

标普对该公司的主体信用评级的展望为负面的原因是该公司的流动性短缺的现状将会持续,再融资的执行也面临不确定性,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标普仍认为该公司的资本结构属不可持续,且易受不利市场条件的冲击。

如果泛海控股的债务置换要约以及新债券的发行进展缓慢,且该公司无后备融资计划,导致使其未来12个月内流动性枯竭并面临显著的偿债风险,那么标普可能会下调其评级。此外,如果物业销售额和金融子公司分红收入低于标普预期,且其他业务领域的现金回收出现延迟,则可能会加剧其流动性短缺,并导致该公司面临评级下调的压力。

如果泛海控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再融资计划以及有效重整其资本结构,同时积极从其他业务领域回收现金以补充流动性,从而使其融资计划顺利实施、流动性压力得到大幅缓解,那么标普可能将其展望修改为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