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网上很多关于“儿大避母”的说法,小编的态度肯定是赞同的。虽然在孩子1~2岁的时候,妈妈还不一定就避开儿子,但那个时候儿子还小不懂事,也没有多长时间的记忆能力,当孩子到了3岁之后,妈妈就该避着点孩子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有了性别意识,男女有别就要从妈妈这做起!

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在我家,从来见不到爸爸光着膀子,妈妈衣衫不整的样子。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据妈妈说,之前爸爸也喜欢光着膀子,可每次妈妈看到的时候都会制止爸爸,并对爸爸说:“家里有孩子呢,你赶紧把衣服穿上!”

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可能在妈妈的想法中,爸爸不能光着膀子就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说这话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清楚“女大避父”的意义,但潜意识里就认为不能光着膀子!

弟弟1~2岁的时候都是由妈妈给洗澡,到了三岁之后就换成爸爸了,直到弟弟成年,这么多年妈妈都没有再给弟弟洗过一次澡,“儿大避母”这个意识在妈妈这特别关键,弟弟妹妹和我也都早早的有了性别意识“男女有别”。

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可能有些人不解,为什么光膀子都不行?为什么才3岁就不能是妈妈给洗澡了?或许看着有些夸张了,但在妈妈她的想法里,就得从父母这做起,才能让孩子深切的体会到什么是“男女有别”,才能有这个主观意识,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们也会避开父母,这就是妈妈早带头达到的效果!

为什么儿大要避母?

孩子有羞耻心和道德伦理

当孩子到了3岁之后,慢慢的就由有性别意识过度到男女有别了,孩子有了羞耻之心和道德伦理,再让孩子跟着妈妈一起去洗澡,孩子都不会愿意跟着的,即使小时候哭着闹着要跟着妈妈洗澡。有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儿子大了,有了一定的羞耻之心,这个时候妈妈也要尊重孩子的变化,换衣服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儿子!

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避免孩子早熟留下阴影

孩子3~6岁期间,是探索欲望非常强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会问出一些很尴尬的问题,比如“妈妈这是什么?为什么爸爸没有?”再比如“妈妈,你怎么和爸爸不一样?我怎么没有啊?”等等问题,都出自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在这个时候,妈妈还不开始避开儿子,那就容易让孩子早熟,如果是女儿的话,那就容易留下阴影的!

避免孩子的不对思想

孩子渐渐长大,生理和心理上比较之前成熟了很多,此时也知道了女性和男性的区别,如果妈妈事事都不避开儿子,那就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对的思想,这也是一种潜在影响,这点妈妈可得注意了!

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儿大避母的目的是什么

让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

孩子大了,妈妈就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自己主动的做一些事情,比如说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等,都是为了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养成好的习惯,从而长大后不为难。另外,关于和孩子分床上,妈妈也不能马虎,不要觉得穿着衣服就没问题了,要知道孩子跟着妈妈睡会让孩子更加依赖妈妈,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不影响到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

孩子生理和心理成熟是有过程的,一般3岁之后~10岁,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就慢慢成熟了,这个时候孩子也有了一定的意识,但这个意识是正常的,是自然生长的!如果说妈妈在孩子成长期间,做出了干涉的行为,那就容易影响到孩子正常的成长,可能会早熟,也可能会有不健康的心理,所以儿大避母不是说说而已!

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培养孩子男女有别的意识

妈妈从小就避开儿子,儿子也会知道男女有别,自己和女生是不一样的,这样男孩子就有意识的和女生保持距离,不会随意的欺负女生。一些男孩子长大后犯了错误,其实有一方面原因,是和男女有别的意识淡薄有关系,这不是主因,但妈妈在儿子小的时候,就一定要让他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不能把女孩当男孩一样相处,要懂得保护自己尊重她人!

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说到儿大避母妈妈们就纷纷跟风,一些妈妈还在儿子不能自理的时候就“男女有别”了,或者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妈妈也不给儿子洗澡,那这样做就有些盲目了。儿大避母主要就是为了让儿子有男女有别的意识,在儿子有羞耻心的时候给予尊重,不影响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成熟过程,这才是儿大避母的原因和目的!

都说儿大避母,妈妈先别盲目跟风,或许要先清楚避开的原因与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