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噩夢:奪門之戰,蘇日北方四島大戰!

長期以來,孤懸遠東的北方四島被歷代蘇聯和俄羅斯領導人視為民族的驕傲,斯大林曾表示:“北方四島是無數蘇聯軍人用鮮血換來的戰利品,誰也無權把它們奪走。” 1945年8月18日-9月1日進行的“北方四島”登陸戰役是二戰中蘇軍最後的一場戰役。蘇軍通過一次其在戰爭中少有的登陸作戰一舉佔領了這個在東北亞極具戰略意義的群島,為後來冷戰時期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爭霸佔據了非常好的基地。

“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嶼,全長約1200公里,總面積約15000平方公里,通稱南千島群島,自古有日本人居住生活。19世紀,沙俄佔領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1905年因日俄戰爭失敗,沙俄被迫通過《朴茨茅斯條約》向日本轉讓了千島群島和南薩哈林島控制權。

日軍噩夢:奪門之戰,蘇日北方四島大戰!

隨著日本對千島群島的開發,其戰略地位也開始逐步凸顯。日本在那裡立足後,不僅封閉了俄國及蘇聯艦隊通往太平洋的自由出口,而且封閉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島各港口的海上通道,變成了進攻蘇聯濱海地區和遠東的基地,特別是1941年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就從擇捉島東南岸的單冠灣出發。因此。遠東蘇軍總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後來形象地將千島群島戰役稱為“奪門之戰”。

1945年8月15日夜,蘇軍步兵第101師和太平洋艦隊奉命實施登陸作戰。戰役的關鍵是要拿下離堪察加半島最近的佔守島,它有兩處完好的海軍基地——片港和柏原港,拿下這裡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千島群島。

日軍噩夢:奪門之戰,蘇日北方四島大戰!

千島群島作為日本重要的北方前哨,對於它的防守日軍始終是極為重視的,1943年9月日軍大本營將其划進“需絕對扼守”的絕對國防圈更是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日軍自1943年從阿留申群島方面撤退以後,對於千島群島的防務就開始加強,日本集結了8萬大軍,修築了9處機場和降落場,能容納近600架飛機,其中有6個都在群島中防禦最為堅固(也處在群島最北端)的佔守島和幌筵島上。佔守島的守軍達2.3萬人,還得到第11戰車連隊的支援,島上部隊的訓練與準備都相當充分。對蘇軍而言。一場硬仗正等著他們。

為取得奇襲的效果。蘇軍進行了高難度的子夜登陸。由於當夜又起了大霧,蘇軍無法出動飛機支持,只能依賴岸炮和護航驅逐艦的炮火來掩護自己。8月18日2時35分,蘇軍岸炮部隊從12千米外的堪察加半島洛帕特炮臺轟擊佔守島,以“基洛夫”號巡洋艦為首的蘇聯艦隊也將180毫米口徑的炮彈以及“喀秋莎”火箭彈一古腦地砸向日本人。在戰役打響的最初時間裡,日軍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因為從海上到背後都在向他們射擊。日軍司令部根本無法判斷上陸的是什麼部隊,有多少人,直到在戰場上聽到 “烏拉”的喊聲才明白——俄國人來了。

日軍噩夢:奪門之戰,蘇日北方四島大戰!

4時30分,蘇軍登陸艦隊靠近了佔守島的海軍基地——片港。部隊要在狹窄的3千米地段搶灘,佔領制高點國端崎和第171高地。緩過勁來的日軍拼命阻止蘇軍後續部隊靠岸。日本人利用海面霧氣,企圖以猛烈的炮火來彌補自己的失算。蘇軍的1號登陸艦被日軍炮彈直接命中,機艙被打壞,中尉亞斯特魯勃不顧自己受傷、一半水兵犧牲的惡劣環境,藉助濃霧的掩護,組織佯裝軍艦爆炸和失去戰鬥力。以迷惑日軍,隨後乘炮擊 減弱的機會,把剩下的人員組織起來檢修,堵好漏洞,使軍艦再次繼續執行任務。

混亂中,蘇軍付出了較大的代價,但蘇軍護航艦一發幸運的炮彈打在國端崎的燈塔上,引起大火。火光為登陸艦隊在濃霧中駛向岸邊提供了很好的方位物。在凌晨5時左右,蘇聯登陸兵終於艱難地在片港灣楔入兩個堅固的橋頭堡。

隨著天色見亮,蘇日雙方都開始清楚各自的戰略態勢。在片港方圓不到3千米的地段,誰前進一步就意味著對手死無葬身之地。

從早上6時開始,日軍就以猛烈的炮火作為掩護,動用聯隊(團)級規模的衝鋒,試圖把蘇軍趕下海去。日本人明白,一旦蘇軍在這裡穩定下來,他們的抵抗將毫無意義。在蘇聯工兵臨時挖的塹壕裡,雙方把刺刀、鐵鍬,還有槍托全都用了上,因為蘇軍多是身高力大的斯拉夫和中亞民族戰士,無論是白刃格鬥,還是摔跤,日軍都處於下風。由於人少,蘇軍後來乾脆就用“波波莎”衝鋒槍進行“塹壕清掃”,儘快解決戰鬥。

日軍噩夢:奪門之戰,蘇日北方四島大戰!

下午14時,日軍從171高地上把自己最後的預備隊——戰車第11連隊投入使用,18輛97式坦克配合兩個大隊的日本步兵進行最後的掙扎。坦克展開隊形後,隨著越來越大的轟鳴聲向陣地逼近,蘇軍戰士已能清楚辨別出坦克黃綠色車體上用藍油漆繪製的青龍圖案。

當坦克靠近到只有200碼的時候,蘇軍各種武器一齊開火,反坦克槍手瞄準坦克,步兵用衝鋒槍和機槍狙擊日軍步兵,力圖將敵步兵與坦克分割開。由於射擊準確有效,不到兩分鐘,就有6輛日軍坦克起火,但其它坦克很快到了蘇軍眼前。在領頭的一輛坦克裡,一半身子露在炮塔外的日軍指揮官池田末男大佐手持展開的太陽旗,舒托夫少校用衝鋒槍打了兩個點射,池田未男當場斃命,剎那間科斯蒂列夫中士用集束手榴彈讓這輛坦克像蠟燭一樣燃燒起來。可是日軍坦克繞過被毀坦克繼續向前衝去。這時四名勇敢的蘇聯水兵爬進日軍坦克的車底,用反坦克雷炸燬了它們,他們自己也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18時。蘇聯登陸兵在艦炮的掩護下,開始衝擊171高地。在這一過程中。日軍利用掩體進行攔阻射擊,而蘇軍登陸兵卻在開闊地上,無法靠近幾十米內的火力點。緊要關頭,海軍中士、共產黨員維爾科夫依託一塊塊石頭向敵火力點運動,猛力地將一枚手榴彈投進射擊孔。火力點啞了一會,但又死灰復燃,維爾科夫全然不顧自己已多處負傷,一躍而起,朝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身體堵住了射擊孔。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紅旗終於在高地上空飄揚。

8月19日,得知裕仁天皇投降詔書的日軍主動提出停戰,但仍在積極備戰,心有不甘的日軍甚至將準備撤退的兩個旅團重新展開,試圖壓迫蘇軍。蘇軍也並未受到停戰的制約,繼續向佔守島縱深發展。直到當日18時,千島群島日本駐軍司令堤不夾貴中將才接受無條件就地投降,此時日軍已死傷1018人。

日軍噩夢:奪門之戰,蘇日北方四島大戰!

8月23日,堤不夾貴中將來到佔守島,同蘇軍簽訂停戰協定。他不僅是當地日軍最高長官,也是當地壟斷企業的大股東,過去他在漁汛期間可以利用手下大撈一把,而現在,他永遠失去這筆收益了。他試探性問蘇軍指揮官格列奇科少將有多少蘇軍參加了登陸作戰,格列奇科故意把人數誇大好幾倍,稱有3000人左右,堤不夾貴臉上泛出難以掩飾的失望,他說:“如果我早知道只有這麼一點水兵,我就先把他們淹死,而後再投降。”後來,堤不夾貴還痛苦地宣稱1945年8月23日是他一生中的“黑道日”。的確,這一天“初升的太陽”對他來說已經是日薄西山了。

當時的形勢對蘇軍非常有利:南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北部的日軍已繳械投降。8月28日凌晨,蘇軍在擇捉島登陸。1.35萬名日本守軍不戰而降。接著在9月1日又佔領了國後和色丹兩島,日軍均未抵抗。攻佔齒舞島的最後一仗是在9月5日結束的。由於日軍未抵抗,所以雙方均無傷亡。就這樣蘇聯控制了北方四島直至今日。

蘇軍發現,在各個島嶼的地下營房裡,都可看到一堆堆燒燬的文件或扔進陰溝裡的書刊,上面刊登著大量反蘇文章和“西至烏拉爾山的大日本帝國版圖”,原來日本人在最後一刻也不忘銷燬一切敵視蘇聯的罪證。

9月1日,蘇軍遠東總司令部公佈在“千島登陸作戰”完畢。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場戰役——千島群島登陸戰役全部結束。蘇軍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奪取了綿延600多海里的整個千島群島,俘虜日軍近6萬人(這些日俘大部分被送到西伯利亞和蘇聯遠東地區的強制勞改營,直到赫魯曉夫上臺後才被遣送回日本)。蘇聯紅軍傷亡1567人。雙方的傷亡幾乎都集中在佔守島爭奪戰中。此後,蘇聯(俄羅斯)一直實際控制著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整個千島群島,大大改善了其在北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環境。日方多次要求歸還“北方四島”,均未成功。

千島群島戰役是一次政治意圖大於軍事意圖的戰役。戰役開始之時,日本已經宣佈無條件投降,戰役的成敗對日本全面戰敗的大勢已經起不了多大的影響。奪取千島群島對於蘇聯而言,改善了蘇聯艦艇向外洋的出口問題,並使之“成為蘇聯的防禦基地和從鄂霍茨克海遠航太平洋的大門”——蘇軍在佔領了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後,甚至一度還想乘機奪取北海道,以鞏固蘇聯艦艇在宗谷,根室兩海峽自由航行的地位。雖然蘇聯進行千島群島戰役有大國擴張的意圖,不過在客觀上仍然是為了打敗日本為目的。至少這些參加了千島群島戰役“蘇聯英雄”們的名字是仍然值得我們尊敬的:格涅奇科少將,波諾馬廖夫海軍上校,舒托夫少校,波奇塔廖夫少校,科特上尉,薩烏什金上尉,西戈夫海軍上士,維爾科夫海軍上士水兵伊利切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