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工资了,第一时间把钱转到支付宝或微信,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jsy809371305


对于银行最大的影响当然就是银行的揽储的成本越来越高了。

第三方支付机构

很多人会认为,发工资了,第一时间把钱转到支付宝或微信,那么银行会减少储蓄存款,这个确实没错,会少掉一部分,但是现实中转入微信或者支付宝中的钱,大部分还是回流至银行,比如余额宝、零钱通等等,其资金大部分的配比基本均为银行存款。

不过回流的存款,银行付出的成本就远远高于储户直接存银行的成本,举个例子:虽然目前余额宝的收益率一直在下降,但是其给出的收益率仍然可以超过2.5%,而且可以随时存取,与活期类似,但是银行的活期远远没有达到这么高的收益率,这是因为余额宝聚少成多,资金量足够庞大之后可以与银行协议利率,而我们普通的存款者资金量太少,远远无法达到与银行协议利率的起存金额。

有何后果?

银行的利润来源为存贷息差,吸收存款的成本提高了,除非银行肯压缩自身的利润,否则贷款的利率也会相应的提高(这个跟大小银行一样,大银行揽储利率低,相应的贷款利率也低;反之小银行由于揽储利率高,现实中的贷款利率也比较高)。

所以当这个资金量足够大的情况下,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提高贷款利率,这个对于有贷款的用户增加了融资成本。其实相当于有在银行融资的客户,多支付成本给予未在银行融资的客户。

额外说一点

如果你近期有打算在办理房贷,而你又需要银行流水资料的话,那么建议不要第一时间把钱转到支付宝或微信,因为这种立马进立马出的流水对于银行而言属于无效流水,银行是不认可的。其实支付宝或者微信提供的服务(定期理财或者货币基金),银行本身也有提供,可以选择把资金存入银行系的产品中,且收益率更高(自身的产品很多没有收取托管费用)。


鲤行者


如果发工资后大家都把钱全部转到微信或支付宝上, 那对于银行来说会有很大的影响,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再小的水滴集聚在一起也会变成很大的力量,虽然单个人的工资不高,就算有部分人发工资之后马上把钱转到微信或支付宝上,对于银行来说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所有人一旦发完工资全部转到微信或支付宝上,那对银行来说影响会非常大。

以前就算大家发完工资就把钱转到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上,但对银行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因为钱到了支付宝之后还是会回到银行系统内,比如客户从建设银行把工资转到支付宝上,有可能这个钱又会回到支付宝开设在建设银行的专属账户上,这个跟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

不过从2019年1月份之后,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必须缴存所有的备付金,也就是客户的钱不再放入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合作银行的账户上,而是放在网联的专属账户上。这样一来,大家每从银行转出一笔钱到支付宝上,这个钱都会进入网联系统,而不是银行自己的账户,如此一来,客户每转出一笔钱银行系统内的流动资金就会少一笔,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对于银行来说将是重大的打击。

目前全国人均工资大概是6000元左右,截止2018年末,我国就业人口大概是77586万人,这意味着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大概是4.65万亿,一个月突然少这么多存款对银行来说影响非同一般。要知道目前工资性存款是很多银行的重要存款来源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银行都抢着去拉企业通过本行发工资的原因。

而且工资性存款基本都是活期存款,目前活期存款利率是0.35%左右,这个利率跟定期存款相比成本是非常低,所以活期存款是银行非常重要的利润来源,如果一下突然少了4.65万亿活期存款,很多银行的利润会出现很大的下降。

当然在实际当中,是不可能出现所有人都把钱放在支付宝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情况。

第一、如果微信、支付宝资金规模过大必定会引来监管;

第二、目前有很多人发工资之后会用于还贷款、信用卡等债务,这些钱还是会回到银行体系内;

第三、有不少人发工资之后会存成定期,而目前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要比余额宝高出不少;

第四、除了银行、支付宝、微信等渠道,目前还有很多理财渠道,比如股票、基金、信托等,这些理财渠道的钱最终还是会托管在银行,钱也会回到银行体系内。

第五、如果有大量的钱进入支付宝、微信,一方面是支付宝微信上的一些理财产品收益下降,另一方面是银行的存款会变得异常紧张,这样银行为了吸收存款会上浮更高的利息,最终还是有很多人把钱从支付宝取出来拿到银行去存款,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市场自动调节的一种结果。


贷款教授


这个问题也正是各大商业银行的忧虑所在,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钱转入第三方金融平台进行理财时,对于银行的存款规模来说,必定会形成一定的冲击波。



就在今年建行发布业绩年报的记者会上,建行相关负责人曾说:“随着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他们拼命让银行的客户不再接触银行,给银行负债端资产规模增加造成明显压力。”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家熟悉的余额宝规模窥探一二,截止2018年年末,余额宝系总规模达到了1.94万亿元,其中天弘余额宝基金一枝独秀达1.03万亿元。而余额宝去年5月以来相继引入博时基金等20只货币基金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些货币基金几乎都是从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规模一跃而起,达到现在的百亿乃至千亿元以上的规模,具体如下图所示:


相信很多年轻的朋友对于余额宝情有独钟,这确实是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大家的影响,自2013年6月上市以来,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迅猛发展而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要不是有近5.8亿用户的支持与信赖,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市场份额。

不过余额宝也确实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上市五年多以来,累计为用户创造收益超过1700亿元,平均每天1个亿,很多人曾经享受过余额宝收益率7%带来的高收益。即便是今天的余额宝收益率跌破3.0以下,但依旧有很多人选择余额宝。毕竟还是高于银行的活期储蓄利率。



反过来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这本身就是对银行存款的不利因素之一,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其他互联网理财产品上市,都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而且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跑不赢通货膨胀率,这是负利率时代大家不愿意存钱的重要原因。


东震木


一旦越来越多的人,把银行只作为资金的中转站,一有钱就转入到余额宝(或微信)当中,对银行的影响,其实并不会很大,只是存款端资金增长降低、利润增速放缓罢了!

存款是银行核心利益

我们都知道,有足够的存款,银行才能进行放贷,赚取存贷息差收入!2018年,国有六大行累计营收总额为2.96万亿,利差收入为2.26万亿,约占营业收入的76.35%。其中邮储银行的利差收入更是占到营收的90%以上!

因此,存款事关银行的核心利益,如果存款都流失了,银行利润又该从哪来呢!所以,现如今的银行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推出各类“宝宝类”产品,试图挽留储户,尤其是年轻一代!这正应了马云2014年说的话“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虽然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大部分还是银行存款,不过此类协议存款的利率,是要远高于银行活期揽储利息的。而现如今,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已达到了1.94万亿(2018年底),微信零钱通的规模也有近5000亿,两者相加就有高达2.44万亿。因此,哪怕每年只损失2%的利差收入,也有488亿元!这么大的收入损失,银行不“心痛”才怪呢!

对于有贷款需求的人来说,一发工资就将资金从银行卡中转出,其实并不是个好习惯

如果,近段时间(6个月内)有办理银行贷款的打算(房贷、车贷等),个人建议,还是将资金至少要留存银行一天以上,这样才能形成有效流水,对于办理贷款更加有利!

退一步来说,将资金转入余额宝(或微信)也不是最好的选择,现在的灵活理财产品众多,智能存款、活期理财,哪一个不比余额宝的收益更高啊!

总之,将资金转入余额宝(或零钱通),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存银行罢了,银行付出的揽储成本会更高,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即便是这样,银行无非就是损失点利润,又会有多大影响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如果你转20元,对它声誉有点影响!如果是2000元!银行少抽只烟!如果足20000元!它们的员工茶水被你断掉了!就这么简单!


qwertyuiopad南方通用


没啥影响 实际上钱还是在银行 只是所有人从你换成了腾讯/阿里巴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