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絕處逢生的人物 都因為做了這些事

向人類過去的活動中搜索,為現在出現的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

在武俠小說流行的年代,我們從大量的文學作品中都能找到相似的英雄人物,以及他們相似的成功歷程,他們都是在身陷絕境之後大徹大悟,不受世俗思維的約束習成上乘武功,然後報仇雪恨或者行俠仗義,譽滿天下成為一代宗師。因為是藝術創作,所以作者在描寫主角所處的絕境時便刻意把天下間能想到的,或者是曾經發生過的所有兇險全搬到他一個人身上;有的主角是武林仇殺全家被害,有的是戰爭中唯一的倖存者。而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一生中數次身陷絕境,但並沒有像文學作品中那麼多可以描述的內容。也有可能遠勝書本內容數倍,但沒法公開。其實我們每個人面臨的絕境都是不同的,但尋求擺脫絕境重獲新生的期望是一樣的,我們每個人身陷絕境時的心理感受大部分是相通的。身處什麼樣狀態就算絕境呢?何為絕境?“生”我們不能選,“死”我們不想選,當外部的壓力和自身的心理逼著我們選,又或者是我們想選的時候便是我們身在絕境中。

項羽身陷絕境烏江自刎。這個事被後世做過很多假設,如果項羽不死,歷史 又將會發生多少種可能?可惜所有的可能都在他拔劍瞬間定格了。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人類目前的力量還沒辦法叫醒一個已經離開的人回來講清楚當時的狀況,所以我們只能從那些身陷絕境而不放棄的生命中尋找答案。他的對手劉邦最無恥,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眼看必死無疑時還謀求活下去的機會 ,甚至不惜拋棄親生骨肉。但這個時候的劉邦其實是個英雄,他的生死繫著數萬人的性命。這是我們都能看到的劉邦的絕境,但這並不是他真正的絕境,等到他逃回沛縣準備儲存糧食,龜縮起來的時候才是他真正絕境來臨時。當時的他已經判斷外部的壓力沒給他留下活路的機會,他也認定自己再沒有能力改天立命了,而且事實上也是確實如此。他再也不想在做任何事情了,甚至就差放棄自己的生命了。也正因為他沒有像項羽一樣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才為後來張良和蕭何的規勸留下了時間,才有了後來漢朝四百年的歷史。

永不放棄生命,一切才有可能。

劉備投靠曹操也是因為走投無路,身陷絕境時的選擇。煮酒論英雄恐怕是後人猜測創造出來的典故。當然曹操請劉備喝酒縱論天下肯定是真的,因為當時曹操正是用人之際,正是他求賢若渴,廣納天下英才的時候,當各種人才紛沓而至,作為用人的領袖,勢必親自出面招待各位。他為了瞭解每個人才的能力,同時留住他們用心幹事的心,必然會和每個人做深入的交流,同樣的話肯定也對不少人說過,只是最終的事實才讓文字記載變成了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英雄論。同樣都聽過曹操說的話,為什麼單單劉備最後的結果不同呢?劉備選擇投靠曹操,選擇投靠劉表,都是在他走投無路身陷絕境時發生的,而且到每個地方都還非常受重視,只要他願意別人都會給他非常好的條件和地位;但是他即使寄人籬下只求生存時,也從來沒有放棄自己匡扶漢室的目標,永遠高舉著這面旗幟,走到哪裡就宣傳到哪裡。如果放在當代,就像當時的史玉柱和褚時健一樣,已經時孤身一人身負鉅債了,還高喊著要創業要做大企業,簡直就是撐破老天的笑話。但是正因為他是真正擁有自由思想和獨立信仰的人,如同諸葛亮一樣,他身邊的力量早一點遲一點都會看到他,相信他,最終會被他的追求所吸引,選擇追隨他,最後彼此成就對方,創造偉業。

真正擁有信仰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亮出自己的主張,亮出旗幟,即使是身陷絕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