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学校&衡水中学,高分学生咋“撞脸撞名”了?

文|巴扎黑

深圳富源学校是否存在“高考移民”,连日来持续引发关注。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明确回应说,已核实该校申请高考报名的学生均符合“两个合法”“三个三年”,“手续齐全、资料完整”,但并未平息家长质疑。

叮咚快评|富源学校&衡水中学,高分学生咋“撞脸撞名”了?

笔者留意到,早在今年3月深圳市“一模”结果公布之时,网络上就已有关于富源学校是否存在“衡水中学挂靠考生”的争论。加上此次争议,事实上质疑者关心的重点,除了这些考生是否符合深圳高考报名资格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存在到衡水中学“交流学习”,最后却在深圳参加高考的“人籍分离”问题。

假使这样的现象存在,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高考移民”。只不过,与操作学籍的“高考移民”不同的是,通过到高考名校借读的方式培养高分考生,虽然在学籍资格上看似平等,但实际上通过提高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来制造高分考生,并与本地高考同分数线竞争,实际上有失公平。

教育公平历来备受社会关注。它既有赖于程序、资格等方面的公平,同时也需要各方面不断增进实质公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关注的不只是这些高分学生的学籍问题,还有他们实际上接受教育的过程。

学生跨校交流、学校之间开展办学合作交流,这些本应该是正常的事情。

关键在于,这些交流的目的是相互取长补短,推动各个学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是打着交流的名义行借读之实,变相“制造”高分考生。这样的急功近利,不但不符合素质教育改革方向,更有可能引起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是什么导致了富源学校学生与衡水中学学生“撞脸撞名”?

既然当地教育部门强调各方共同营造良好考前氛围,理应用有说服力的回应来纾解家长们的困惑和疑虑。

【校对】蓝淑茹

【作者】 张东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南方名记~叮咚快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