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别做“万众人”的代言人 做城市文明的代言人

网评:别做“万众人”的代言人 做城市文明的代言人

出租车作为宜宾对外的形象窗口服务有待改善。 (资料图)

最近,宜宾人被一个“的哥”代言了。

微博博主“长安东方”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乘客从宜宾机场打车到南岸西区皇冠假日酒店,被“的哥”拒绝打表,要价60元。乘客提出质疑后,“的哥”回怼“大哥我给你讲,万众人都能理解,你们公司就不能理解吗?”“飞机你怎么没有包机呢?”

一时间,视频在宜宾人的朋友圈中高频出现,宜宾出租车再次成为市民热议话题。

四川话里,“万众人”有所有人、绝大多数人的意思。先说说“的哥”口中“万众人”是谁,他们愿意被“的哥”代言吗?“拒载、加价,我们在翠屏山上班很惆怅。”“很多时候都被拒载。”“‘的哥’本人就是‘万众人’本尊。”“宜宾的士司机真的巨讨厌,必须喊价!还凶得很!”“大惊小怪,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本地人都宰何况是外地人,水深而已。”……

这里列举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网友的回复,有的语言比较不友好,这里就不写出来了。不过,从这些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出,“的哥”并不能为“万众人”代言。相反,不打表和拼客、拒载、说脏话、开车抽烟打电话等行为,正是市民所反感的。

再来看看“理解”这个词。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理解”的问题吗?职能部门可不这样认为。根据此前新闻报道,事情发生后,宜宾市城乡道路运输管理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组,对此事件立案调查,确认驾驶员李某不打表计价、服务态度恶劣的行为属实,其行为违反了《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有关规定。这位“的哥”受到了罚款2000元的顶格处罚。

不文明的语言、不友善的态度、不符合管理规定的操作,“的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但市民对宜宾出租车的讨论仍在继续,或者说,这个关乎人们出行的行业,始终在大家关注的范围内。而对于初到宜宾的外地人而言,这可能会是他收到的关于这座城市的第一张“名片”。

这个“窗口”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擦亮这张“名片”,不仅是满足广大市民出行的需要,也是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需要。在宜宾市201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推进会上,提出了今年要重点开展“十大攻坚”,进一步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其中一项就是“出租车文明驾驶攻坚行动”,针对出租车驾驶员欺客、宰客、甩客、接打手持电话、不系安全带、不主动出具发票等现象开展专项治理。

出租车驾驶员不能随意为“万众人”代言,但却可以尽情地为城市文明做“代言人”。也许有人会记得,他们曾经代言过:为失主及时送回丢失的8300元现金;在火情发生时挨家挨户敲门救人;还有每年六月都如期而至的“爱心送考车”……

我们希望,这种“代言”不要被人忘记,它应该扩散开来:并不需要去救火救灾那么轰轰烈烈。规范地为乘客提供服务,让车辆再干净点,开车时不抽烟、不打电话,不要随便拼客……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当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每一位市民都息息相关,不仅是出租车驾驶员,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成为城市文明的“代言人。”(记者 李清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