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民謠、民諺在生活、生產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民謠、民諺在生活、生產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民謠、民諺在生活、生產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民謠、民諺在生活、生產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筆者的兒童時代是新中國成立的初年,那時候就接觸了許多原汁原味、妙趣橫生、富有哲理的民謠、民諺、傳說、謎語等。後來的幾十年中又親身經歷了民謠民諺的流傳與創新。它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實踐,在社會進步中得到與時俱進的發展,傳承著燦爛中華文化的精髓。記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趙灘當時是先進大隊,在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的時代,也沒有把民間謠諺等這些中華傳統文化拋棄,在多次“學習講用會”上或開會發言中,許多人樸實、直率的言語中也不時把民間謠諺中深邃哲理和人的思想實際結合起來,講出一些既通俗又深刻的道理。筆者僅就個人感受,把民間謠諺等在流傳創新中發揮的作用描述如下:

童趣民謠、謎語教育的作用

記得在孩提時奶奶就教的一首民謠《種西瓜》:“小小子兒,上南窪,刨個坑,種西瓜。先長葉,後開花,結個西瓜給爹媽。爹媽吃著好,樂得小子滿地跑。”童謠語言通俗簡練、易記易懂,“謎語競猜”是課餘時間的主要活動,那時,莊內三個私塾都流傳著許多謎語和歇後語。筆者年少時,也記憶了許多謎語,“三塊瓦,蓋個樓,裡頭坐著紅繡球”、“兄弟七、八個,圍著柱子坐”等。那時,啟蒙教育中認識事物,就是採用這種方法,在課堂上還有專項謎語競猜的安排呢!現在的兒童就不一樣了,圖片是圖片,物體是物體,還有電子玩具。趙灘有個叫趙建民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出生,上學前班前,爺爺看護著,除了教認字,還常猜謎語,算算術。莊裡來了賣東西的,抓住機會也啟導孫子算一算。趙建民入學後一路領先,小學、初中始終第一,中考考入唐山一中。上大學後,連續攻讀了學士、碩士、博士,現在研究所從事科研。雖不排除先天因素,啟蒙教育啟導的獨特作用也不可否認,筆者認為,謎語競猜還是不丟為好。其實也沒丟。現在,孩子們見到某種事物,靈感上來了,還會出現許多新的謎語或歇後語。有個十二歲的男孩,看到一個男童撒尿,靈機一動,一條謎語朗朗上口:“一個水泵兩電磙兒,不用電來就出水兒。”你能說對於啟迪思路、開發智力不起作用嗎?

笑談謠諺、故事風趣幽默,令人樂此不疲

過去,在趙灘最為流行的笑談民謠,莫過於《老兩口爭熱炕頭》、《陪閨女》,其實,風趣、幽默的笑談謠諺,再向下有很多很多。除了輩輩流傳的風趣謠諺,還有許多本村村民獨創的風趣幽默的故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隊辦了一個鍋爐房,提倡人們喝開水、保健康。那時,大隊黨支部排的晚上活動雖然緊,但總是有空閒時間。每天在這裡集聚好多人,談笑風生,風趣幽默。《扒拉扒拉下夾子》是其中的一個。故事是這樣的:趙慶昌講述了自己年少時打雀的事。他說,過去西沙坨有楊樹行子和柳樹撮子。樹多、雀多,人們經常去蒙瞎精眼(一種鳥),一蒙就是兩大筐,雀肉一拆就是兩大盆,雀腿裝兩糞箕子。正當大家驚愕時,任桂林接上了話:“那還算多?我們打雀時,每次都是扒拉扒拉下夾子,雀多的沒縫兒,不扒拉下不進去呀!”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還有一個小故事《趙金存馱魚——頂風上》。趙金存,趙灘村社員,貧苦出身,自幼就挑魚賣,維持生計。新中國成立後,仍舊愛做賣魚的小買賣,改用自行車馱,長期來練就了不知疲倦的雙腿。上世紀七十年代,趙灘大隊建立了養貂場,首選趙金存每天行走百餘里去撈魚尖馱小魚喂貂。有一天從撈魚尖回來,遇上了八級東北風,颳得昏天黑地,睜不開眼,出不勻氣,他依然騎著車子冒風前進。這時由南向北來了一輛解放牌汽車,頂著狂風行走。風越刮越大,眼瞅著大風把汽車颳得偏離了正道,要掉公路溝裡,司機師傅開得成,快速打正方向盤,猛踩制動,排除了險情。司機的行動,鼓舞了趙金存的士氣,儘管他年過半百,口中含著“下定決心”的語錄,站在自行車上猛蹬,後來他竟然誇張地說:“一路上汽車始終沒超過我。”這故事很快傳遍這個大隊,後來也曾激勵鼓舞人們在攻克難關時的士氣。遇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闖過難關,使足勁才能完成的夥計。青年民兵齊聲高喊:趙金存老爺子在八級大風中騎著車子頂風能超過汽車,我們還不如老爺子?加油!齊聲叫勁,就闖過了難關。現在這三位老人雖已作古,但這些風趣、幽默的故事寓樂於事、寓教於人。

浩瀚、氣派的民間謠諺,起著鼓舞士氣、激勵奮進的作用

民間謠諺是勞動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並在民間廣泛流傳,代代不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怕走崎嶇路,莫想攀高峰”,這些氣派的民間謠諺,曾被數不清的人流傳、運用,鼓舞、激勵人們奮勇直前!趙灘莊的許多人,在“最高指示”範圍內,曾把民間謠諺延伸,說出了許多催人奮進且寓意深刻的話語,後來被蒐集,編寫了小冊子《趙灘人的話》。筆者當時在大隊任職,依稀記得其中一部分:“嘩嘩作響的是流溪,寂靜無聲的是深湖。成績無須張揚,過錯不能隱瞞”、“低著頭看腳尖走路的人易碰壁,仰著頭看白雲走路的人容易摔跤;革命者要挺胸、健步,目視前方、勇往直前”、“不付諸行動的誓言連謊話都不如;脫離實際的理想何異於夢幻”、“用望遠鏡看前途,鵬程萬里;用放大鏡看別人長處,學而不厭;用顯微鏡找自己不足,明察秋毫”、“真正的好礦石是要自己跳進熊熊烈火的熔爐,百鍊成鋼”。實踐證明,這些“豪言壯語”,內含哲理,在思想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見諸於自身行為。

和諧、友愛的民間謠諺,是人們思想感情的交流與統一

民間謠諺,有進步的、積極的,有沒落的、消極的。關鍵在於善於從中吸收好的,提出壞的,運用在社會進步的實踐中。“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澆花澆根,交人交心”、“恭可平人怒,禮可息人爭”,這些進步謠諺在趙灘解決了那麼多鄰里間的矛盾,幹部間的隔閡,兄弟間的紛爭,使群眾曾達到了空前的團結統一。“上樑不正下樑歪”源於百姓生活的一句俗語。在流傳中又出現了許多新的說法:“喊破嗓子不如做個樣子”、“大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莊看莊、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幹部看黨員、黨員看支書”。這些謠諺、俗語,幹部群眾不但會說,也都明瞭其中寓意。廣大幹部時時以此告誡自己,群眾也以此監督幹部。看到幹部帶頭作用不到位時,還有意識地念誦一下以提醒。幹群目標的一致性,達到了幹群團結的統一性。在幹部隊伍建設中,趙灘大隊党支書制定了“幹部五在前”規定:“毛主席著作學在前,世界觀改造走在前,三大革命闖在前,艱苦工作搶在前,危險關頭衝在前”。對於幹部隊伍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

生產、生活中的民間謠諺,起著隨時提醒的作用。生產、氣象的民間謠諺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科學總結出來的實踐經驗,並代代流傳,在實踐中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比如,人人都知道的《節氣歌》、《冬至九九歌》等。生產諺:“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春爭日,夏爭時”、“蛤蟆叫在穀雨前,高高山上多種田;蛤蟆叫在穀雨後,坑坑窪窪多種豆”。氣象諺:“開門風、閉門雨”、“雲彩往東,跑馬一陣風;雲彩往西,小鬼披衰衣;雲彩往南,跑馬行船;雲彩往北,餓死閻王澇死鬼”。生活諺:“要金要玉,不如要地”、“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等都是人人熟知的,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中起著提醒的作用,1968年,天遇大旱,不但春日無雨,進入雨季也無雨,旱情到了相當嚴重程度。頭伏的第一天,仍萬里無雲。趙灘大隊長廖進財17歲來趙灘扛活十幾年,土改落戶,建國後一直任生產隊長,對生產、氣象諺十分熟。在他的提議下,黨支部召集全體幹部分析旱情。氣象諺說:“頭伏有雨,伏伏有雨”。今天頭伏沒雨,雨是等不到了。今天又是最後一個雨節,四個雨節都不下雨,往後還能有雨?黨支部發出緊急動員令,全力以赴掀起抗旱決戰!(抗旱早行動,沒形成高潮)開動全大隊19眼機井抽水,晝夜輪灌,全體勞力東拉西擔,迅速掀起高潮,並取得可喜成果。八月初,新西蘭國際友人路易·艾黎來訪,讚歎不已,向外國發表文章。但要看到,生產謠諺隨著科學種田的迅猛發展和農業結構的調整,有的已經過時成為歷史了,亟需人們進行與時俱進的科學總結,形成新的謠諺。

民間歌、謠、諺、語、故事,在幾千年的中華古國的發展中,是隨社會進步而與時俱進的。這些文化瑰寶,將會更富哲理性、群眾性、趣味性,更具實踐性、操作性、放射性,其作用將更加顯著!

(劉汝寧,趙灘村人,退休幹部;趙志文,原趙灘村党支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