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谣、民谚在生活、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谣、民谚在生活、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谣、民谚在生活、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谣、民谚在生活、生产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笔者的儿童时代是新中国成立的初年,那时候就接触了许多原汁原味、妙趣横生、富有哲理的民谣、民谚、传说、谜语等。后来的几十年中又亲身经历了民谣民谚的流传与创新。它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在社会进步中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传承着灿烂中华文化的精髓。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赵滩当时是先进大队,在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的时代,也没有把民间谣谚等这些中华传统文化抛弃,在多次“学习讲用会”上或开会发言中,许多人朴实、直率的言语中也不时把民间谣谚中深邃哲理和人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讲出一些既通俗又深刻的道理。笔者仅就个人感受,把民间谣谚等在流传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描述如下:

童趣民谣、谜语教育的作用

记得在孩提时奶奶就教的一首民谣《种西瓜》:“小小子儿,上南洼,刨个坑,种西瓜。先长叶,后开花,结个西瓜给爹妈。爹妈吃着好,乐得小子满地跑。”童谣语言通俗简练、易记易懂,“谜语竞猜”是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那时,庄内三个私塾都流传着许多谜语和歇后语。笔者年少时,也记忆了许多谜语,“三块瓦,盖个楼,里头坐着红绣球”、“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等。那时,启蒙教育中认识事物,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在课堂上还有专项谜语竞猜的安排呢!现在的儿童就不一样了,图片是图片,物体是物体,还有电子玩具。赵滩有个叫赵建民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生,上学前班前,爷爷看护着,除了教认字,还常猜谜语,算算术。庄里来了卖东西的,抓住机会也启导孙子算一算。赵建民入学后一路领先,小学、初中始终第一,中考考入唐山一中。上大学后,连续攻读了学士、硕士、博士,现在研究所从事科研。虽不排除先天因素,启蒙教育启导的独特作用也不可否认,笔者认为,谜语竞猜还是不丢为好。其实也没丢。现在,孩子们见到某种事物,灵感上来了,还会出现许多新的谜语或歇后语。有个十二岁的男孩,看到一个男童撒尿,灵机一动,一条谜语朗朗上口:“一个水泵两电磙儿,不用电来就出水儿。”你能说对于启迪思路、开发智力不起作用吗?

笑谈谣谚、故事风趣幽默,令人乐此不疲

过去,在赵滩最为流行的笑谈民谣,莫过于《老两口争热炕头》、《陪闺女》,其实,风趣、幽默的笑谈谣谚,再向下有很多很多。除了辈辈流传的风趣谣谚,还有许多本村村民独创的风趣幽默的故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队办了一个锅炉房,提倡人们喝开水、保健康。那时,大队党支部排的晚上活动虽然紧,但总是有空闲时间。每天在这里集聚好多人,谈笑风生,风趣幽默。《扒拉扒拉下夹子》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赵庆昌讲述了自己年少时打雀的事。他说,过去西沙坨有杨树行子和柳树撮子。树多、雀多,人们经常去蒙瞎精眼(一种鸟),一蒙就是两大筐,雀肉一拆就是两大盆,雀腿装两粪箕子。正当大家惊愕时,任桂林接上了话:“那还算多?我们打雀时,每次都是扒拉扒拉下夹子,雀多的没缝儿,不扒拉下不进去呀!”又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还有一个小故事《赵金存驮鱼——顶风上》。赵金存,赵滩村社员,贫苦出身,自幼就挑鱼卖,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仍旧爱做卖鱼的小买卖,改用自行车驮,长期来练就了不知疲倦的双腿。上世纪七十年代,赵滩大队建立了养貂场,首选赵金存每天行走百余里去捞鱼尖驮小鱼喂貂。有一天从捞鱼尖回来,遇上了八级东北风,刮得昏天黑地,睁不开眼,出不匀气,他依然骑着车子冒风前进。这时由南向北来了一辆解放牌汽车,顶着狂风行走。风越刮越大,眼瞅着大风把汽车刮得偏离了正道,要掉公路沟里,司机师傅开得成,快速打正方向盘,猛踩制动,排除了险情。司机的行动,鼓舞了赵金存的士气,尽管他年过半百,口中含着“下定决心”的语录,站在自行车上猛蹬,后来他竟然夸张地说:“一路上汽车始终没超过我。”这故事很快传遍这个大队,后来也曾激励鼓舞人们在攻克难关时的士气。遇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闯过难关,使足劲才能完成的伙计。青年民兵齐声高喊:赵金存老爷子在八级大风中骑着车子顶风能超过汽车,我们还不如老爷子?加油!齐声叫劲,就闯过了难关。现在这三位老人虽已作古,但这些风趣、幽默的故事寓乐于事、寓教于人。

浩瀚、气派的民间谣谚,起着鼓舞士气、激励奋进的作用

民间谣谚是劳动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在民间广泛流传,代代不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怕走崎岖路,莫想攀高峰”,这些气派的民间谣谚,曾被数不清的人流传、运用,鼓舞、激励人们奋勇直前!赵滩庄的许多人,在“最高指示”范围内,曾把民间谣谚延伸,说出了许多催人奋进且寓意深刻的话语,后来被搜集,编写了小册子《赵滩人的话》。笔者当时在大队任职,依稀记得其中一部分:“哗哗作响的是流溪,寂静无声的是深湖。成绩无须张扬,过错不能隐瞒”、“低着头看脚尖走路的人易碰壁,仰着头看白云走路的人容易摔跤;革命者要挺胸、健步,目视前方、勇往直前”、“不付诸行动的誓言连谎话都不如;脱离实际的理想何异于梦幻”、“用望远镜看前途,鹏程万里;用放大镜看别人长处,学而不厌;用显微镜找自己不足,明察秋毫”、“真正的好矿石是要自己跳进熊熊烈火的熔炉,百炼成钢”。实践证明,这些“豪言壮语”,内含哲理,在思想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见诸于自身行为。

和谐、友爱的民间谣谚,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交流与统一

民间谣谚,有进步的、积极的,有没落的、消极的。关键在于善于从中吸收好的,提出坏的,运用在社会进步的实践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浇花浇根,交人交心”、“恭可平人怒,礼可息人争”,这些进步谣谚在赵滩解决了那么多邻里间的矛盾,干部间的隔阂,兄弟间的纷争,使群众曾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上梁不正下梁歪”源于百姓生活的一句俗语。在流传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说法:“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大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庄看庄、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党员、党员看支书”。这些谣谚、俗语,干部群众不但会说,也都明了其中寓意。广大干部时时以此告诫自己,群众也以此监督干部。看到干部带头作用不到位时,还有意识地念诵一下以提醒。干群目标的一致性,达到了干群团结的统一性。在干部队伍建设中,赵滩大队党支书制定了“干部五在前”规定:“毛主席著作学在前,世界观改造走在前,三大革命闯在前,艰苦工作抢在前,危险关头冲在前”。对于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生产、生活中的民间谣谚,起着随时提醒的作用。生产、气象的民间谣谚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科学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并代代流传,在实践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比如,人人都知道的《节气歌》、《冬至九九歌》等。生产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争日,夏争时”、“蛤蟆叫在谷雨前,高高山上多种田;蛤蟆叫在谷雨后,坑坑洼洼多种豆”。气象谚:“开门风、闭门雨”、“云彩往东,跑马一阵风;云彩往西,小鬼披衰衣;云彩往南,跑马行船;云彩往北,饿死阎王涝死鬼”。生活谚:“要金要玉,不如要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等都是人人熟知的,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起着提醒的作用,1968年,天遇大旱,不但春日无雨,进入雨季也无雨,旱情到了相当严重程度。头伏的第一天,仍万里无云。赵滩大队长廖进财17岁来赵滩扛活十几年,土改落户,建国后一直任生产队长,对生产、气象谚十分熟。在他的提议下,党支部召集全体干部分析旱情。气象谚说:“头伏有雨,伏伏有雨”。今天头伏没雨,雨是等不到了。今天又是最后一个雨节,四个雨节都不下雨,往后还能有雨?党支部发出紧急动员令,全力以赴掀起抗旱决战!(抗旱早行动,没形成高潮)开动全大队19眼机井抽水,昼夜轮灌,全体劳力东拉西担,迅速掀起高潮,并取得可喜成果。八月初,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来访,赞叹不已,向外国发表文章。但要看到,生产谣谚随着科学种田的迅猛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有的已经过时成为历史了,亟需人们进行与时俱进的科学总结,形成新的谣谚。

民间歌、谣、谚、语、故事,在几千年的中华古国的发展中,是随社会进步而与时俱进的。这些文化瑰宝,将会更富哲理性、群众性、趣味性,更具实践性、操作性、放射性,其作用将更加显著!

(刘汝宁,赵滩村人,退休干部;赵志文,原赵滩村党支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