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清韻2
本人為鹽城人,給大家談談自己瞭解的,上海人的組成除了小部分本地人外(主要是奉賢南匯青浦金山),主要有寧波人和蘇北人,由於地理位置關係寧波人通常集中在市南,也就是蘇州河以南特別是南市盧灣徐匯,往北就是蘇北人多了特別是閘北,普陀,寶山,嘉定,寧波人愛小聰明,主要從事裁縫,開飯店,做苦力的少,而蘇北人比較務實,加上蘇州河以北經濟比較差點,所以做苦力的比較多比如拉黃包車,做生意的就比較少,低端就業門檻低,所以蘇北人比較多,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解放後,就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直到今天上海本地的電視節目比如滑稽戲和情景劇老孃舅之類的,特別是滑稽戲劇中蘇北話是比較重要的方言,廣播劇滑稽王小毛就是以蘇北話為主
快樂隨心
我家也有上海親戚,老一輩的他們在家裡都是既說上海話又說鹽城話的,小一輩八零後基本只聽得懂不會說了吧!03年我去上海讀大學,上海的親戚開車去我學校接我去家裡吃飯,對我很好!那時候大姑奶奶還在世,因為我是姑奶奶唯一脈孃家人,所以姑奶奶的兒子女婿女兒也是我的長輩都對我挺好的!畢業後我在上海還住在親戚家一年多呢!最近十年鹽城的變化真的太大了,我相信我們的上海親戚也會越來越以作為鹽城籍貫而自豪,不過他們60年左右那一輩開始已經是完完全全的上海人了,更不談他們的後代了,更是完全融入上海!以我的觀察,在上海楊浦虹口寶山普陀這四個區的鹽城籍上海人是最多的,現在鹽城發展的很好!很多方面不輸於大城市,蘇北不再是貶義詞,鹽城可以讓他們自豪啦!我也從11年開始回到鹽城發展,我為我的家鄉自豪,而我去過的大城市南京,上海,武漢,北京,等等這些城市,我最喜歡的還是上海!比南京還喜歡!相信我們很多鹽城人都有這種想法,和上海親近,因為有上海親戚,而現在在上海打工工作的鹽城人也非常多,在普陀江蘇飯店附近可以通用鹽城話,哈哈!希望鹽城到上海的高鐵早日開通,我們鹽城人以後可以坐高鐵去上海買過年衣服!
企業風險管理師柏青
我從小在上海長大,五十年初,當時的同伴中真有蘇北的夥伴,也不敢講自己是蘇北人,都要講自己是無錫人或常州人等蘇南的,在上海西到中山公園一帶,北到老北站海寧路一帶,東到浦東一帶,南到老南市半凇園路一帶,真正上海的老上海範圍內,並不多有講鹽城話的,也更本不流行蘇北話,而都是講正宗的上海話,而在這個範圍內,居住的大多數是上海本地人,蘇南人,廣東人,浙江人,福建人,少數蘇北及其它地方的人等,所以你說的鹽城話是上海的第二方言,是你擬想出來的,可能你住的地方位置是這樣吧。另外我沒有地方畸視,都是中國人都一樣,但說實話在五十年代,如今都如我一樣已七十歲上下的人,在上海市區裡一般都不會講自己是蘇北人的,尤其是女的更不會講自己是蘇北人。在這裡我再次聲明,我決沒有任何畸視的意願,只是講了當初上海的歷史的事實。
手機用戶62062964954
答,鹽城方言,在上海老市民群體中,是僅次於母語的最常用語種,沒有之一。它的使用頻率,超過被老上海人稱之為國語的滬調普通話。老上海,蘇州河岸邊有很多蘇北人集中居住的地方,毫不誇張地講,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上海人,無論男女,基本上都會說幾句鹽城方言。七零年前後,一個成年上海人,假如無意中踏入蘇北人集中居住的地界,如果不會說幾句鹽城方言,頭上戴的軍帽,可能會被人搶走。這不是段子,不到63歲的上海人,不會理解。
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舊上海以鹽城為主力軍的蘇北人,在上海外地人的人口中,佔比最大的群體,大多生活在舊上海的最底層。造成舊上海蘇北人口比例高的原因,是因為舊中國交通不發達,出行不方便,而蘇北仗著京杭大運河這條水上通道,很多鹽城宿遷淮安普通人家,划著小帆船,沿運河,穿過長江,經太湖,從蘇州進入上海市區的蘇州河,落戶上海。其它地方都是少數有錢人到上海,唯獨蘇北,窮人也能源源不斷地流入上海,所以量大,所以鹽城方言在那個年代,能夠成了老上海人首席普通話,一點也不奇怪。回答完畢,僅供探討。
附:講一個鹽城方言的段子。上世際六十年代末,年輕人熱衷全國串聯,有一對陌生的滬上青年男女,從上海坐火車去北京。那時候年輕人,比現在的年輕人保守多了,也沒有手機。為了解悶,男子拿出一副牌,從中抽出兩張12點(皮蛋),放在女子面前。女子從牌中抽出一個12,一個10,一個2,男子抽出一個12,一個2,一個1(A),女子連續抽出兩個8、12,男子甩出大小王。這是鹽城方言對話,翻譯成普通話是這樣的:
男:談談?
女:談什麼?
男:談戀愛!
女:不談、不談!
男:乖乖!
0老三兩0
官方統計數據,截止2017年上海常駐人口2,418萬,高峰時總人口曾達到過近3,000萬,而上海年末總人口(戶籍人口)是1,455萬。
那麼,上海真正的“本地人”又是多少呢?
大眾對“本地人”的主流觀點,是自上海開埠(晚清鴉片戰爭以後)在上海出生並取得上海戶口的人。本地方言“上海話”是江南吳語的一種。據1953年的統計(第一次人口普查),上海人口約572.63萬,其中約85%為客籍人口。也就是說,自開埠以來到建國初期的土生土長本地人,只有約86萬。而接下來的四次人口普查,上海人口分別是1964年的1,081萬,1982年的1,186萬,1990年的1,334萬,2000年的1,674萬。
數據可見,在53年至64年的約十年間,上海戶籍人口將近翻了一倍。這當中除了人民生活安定人口迅速增長外,更多的是江浙一帶人口的大量遷入。按現在的比率來看,有近2/3滬籍人口都不能算“本地人”。
60年代後,戶籍制度建立,上海嚴格控制人口遷入,開展計劃生育,因而後幾次的普查數據也直接顯示了新滬籍人口的增速趨緩。
而近十年來,由於更多限制政策的出臺,滬籍人口增速已經控制在0.3%~0.5%的速度。而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出現,未來一二十年間很可能會出現下降趨勢。
那十年間,改變了人口規模,也豐富了上海話構成
據《上海通志》記載,1949年5月以前,上海主要是以松江府是核心的黃浦江西/北岸區域,包括松江、青浦、長寧、普陀等。1949年7月,蘇南行政區嘉定縣的諸翟鎮西半部劃入上海市。而到1958年,江蘇的嘉定、寶山、上海、川沙、南匯等10縣劃歸上海,在面積擴大的同時,人口等進一步增加。
1925上海老地圖
而此前後,還有大量江蘇及浙江人口遷入上海。其中以蘇北鹽城和浙江寧波佔比最高。
蘇北鹽城話屬於江淮官話,很多蘇北人是順著蘇州河順流而下在兩岸定居,相對比較集中,因而比較好的保留了其方言的特色。
寧波方言也是吳語的一種,與“上海閒話”略有一定差異。但寧波人更多是順著黃浦江往下散開,與本地人相互交織。因而本土的上海話受寧波方言影響更大,在長期的交流中雙方互相影響,相互交融。
其實,上海話又分市區方言和郊區方言兩大類,而郊區方言又細分浦東話、松江話、嘉定話、崇明話、金山話、青浦話、奉賢話等11個區縣語種。在長期的演變過程中,各方言之間的差異也慢慢弱化。對於外地人來說,上海各區方言沒有區別,但真正本土上海人或許是可以區分的開的。
不過就我碰到的幾個上海同事,據說他們也不是很能分的開!一週刊
蜿蜒流淌在上海城鄉那條母親河,叫做黃浦江;黃浦江沿岸流連通內河與外海長41公里、有11個裝卸區分佈黃浦江兩岸叫做上海港,在當時的碼頭工人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沒多少文化的來自江蘇鹽城一帶的赤貧農民和其他地區的邊緣人物,並伴有方言差異,在上海只能做最簡單的勞工和當地人不屑的低等職業。這批移來上海的,例如1939年蘇北發大水,就至少有7萬蘇北人移往上海。當時這批人中絕大部分男性成為碼頭工人、黃包車伕、工廠工人、麵粉廠搬運工等等繁重底層勞動力的主力軍,所以,在上海港的浦東港區比如:民生路碼頭、新華碼頭(就是今天的楊浦大橋地區),東昌路碼頭、楊家渡碼頭、(就是今天的陸家嘴地區),白蓮徑碼頭、開平碼頭、(就是今天的世博會地區)的周邊地段居住著大批講蘇北方言碼頭工人,上海港碼頭工人的前塵往事構成了近代上海城市居民的主體。尤其是國內的中下層移民,他們紛紛背井離鄉,帶著各自的夢想匯聚上海,漸漸的各種方言,尤其是蘇北方言流行至今。我在上海港工作已有四十幾年,可以說,講蘇北話比講普通話或上海話還要好!
新中國成立之後,碼頭工人們都歸屬上海港務局,隨著現代化工業文明的進程、港口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繁重的體力勞動已逐漸被機械替代,特別改革開放以後,上海港得到了著實的發展,目前,黃浦江兩岸原裝卸港區為了母親河的清轍和乾淨均相繼退出。隨著集裝箱的發展,外高橋港區、洋山港區均成為裝卸集裝箱的現代化港區,洋山港區有些集裝箱碼頭有的已是信息化智能化的現代化港區,上海港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殊不知鹽城方言儼然是上海港的第二普通話!
上海其實就是移民城市,祖籍江蘇、浙江居多,也融入了上海的城市當中,經過時代的變迀現在已是真正意義的上海人了,但口語延續了上輩江蘇鹽城一帶的方言,所以就不足怪了!
趙耀俊53116982413
說法很牽強。上海城區的居民由四大群組成:寧波浙北群,上海本地群,蘇南群,蘇北群。還有些較小群,如廣東,福建,山東,安徽,外僑等。從上海滑稽戲中所最常用幾種方言,可以佐證。
早期來滬大量蘇北人群,主要是因失地,災荒,戰火而逃亡,居住地相對集中蘇州河以北區域,一是荒地多,二是靠河網近,可隨便搭個竹棚柄身。由於無文化,無技藝,只能靠到各工廠打工或賣苦力餬口。相當長時間內,蘇州河以北的閘北,普陀,楊浦一帶蘇北藉居民常使用蘇北方言交流,包括公共場所,公交車上,方便且親切。隨著城市改造動遷,青少年長大,生活交際圈的擴展,蘇北方言流行的必要性大為下降。但說,鹽城話為上海第二普通話,太誇大了,而且蘇北區域很大,揚州,泰州,興化,鹽城,東臺,射陽,如皋,南通等,各處方言明顯不同。
金斌seventy
我是建湖的,在我眼裡上海是個複雜的地方,好像誰家沒個上海親戚都不行似的~我們村裡在解放前有不少人在上海混幫派的,經常聽到老人們說有誰家老幾打架受傷回來養傷的,還有就是直接人沒了~反正現在過年過節村頭路邊上海牌照的車子在外地車中比例是最高的!
在人們眼裡上海的“好”主要是改革開放後,那個匱乏的年代,親戚帶回的一包舊衣服都是莫大的驚喜~小時候看到穿上海舊衣服的人臉上的表情都是自豪的,彷彿上海就是流行時尚的最前沿,當地裁縫還把上海舊衣服當流行款複製出來~那個時候上海彷彿就是天堂一樣😊
工作以後有了去上海的機會,住在親戚家裡,其實是打地鋪😂,因為弄堂裡房子空間不大,感覺在上海掙錢還行,就是生活有點缺,大街小巷的叫賣及其它吆喝聲倒是一道風景,也許喜歡呆在上海的鄉親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文化~無論蘇北也好皖南也罷,都在這塊土地上生生不息~
小蜜蜂87282737
鹽城,因漢武帝時期“遍地皆為煮鹽場,到處都是運鹽河”而設縣為“鹽瀆”,至東晉七年(公元411年)改名鹽城,使用至今。從地理上劃分 ,鹽城隸屬於江蘇,地處長江北,俗稱江北,也叫蘇北。
老上海市民中流行講的鹽城方言,通俗來講,他們說的是“蘇北話”。要說“流行”有點牽強,並不是他們有意識的捨棄普通話、上海話,從而去學習使用了蘇北話,而是他們本來就是蘇北人,說蘇北話那是習慣與本能。
蘇北是有名的裡下河地區,是全國地勢最矮的地方,在舊社會幾乎年年發大水,黃河也多次搶淮河入海,所以蘇北地區的災民迫不得已一路南下求生存。民國時期,這種現象猶為嚴重,只1931年蘇北就有至少7萬人逃難到上海。而這些人中大部分是沒有多少文化的赤貧農民和城市邊緣人物,並伴有方言差異,在上海只能做簡單的勞工和當地人不屑的低等職業,因此倍受“歧視”。導致蘇北人只能聚集在城郊和蘇州河以北地區(如今是上海的四大中心城區),住用竹蓆、氈布土塊搭建而成的“棚戶區”,通婚也只和自己人。
試想,在這樣的“家鄉”環境裡,老一輩移民和他們的後代又會有多少用蘇北話之外的語言機會?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口的流動,思想觀念更新,以及經濟文化發展的衝擊,如今的上海,再沒有“上海之外都是‘鄉吾寧’”的偏見了。隨著新生代的成長、普通話推廣,這種“半個上海”在講蘇北話的現象終將成為歷史。
情愛鄉村
需要知道的是,真正的老上海人其實是極少的,上海人很多都是來自於外地,其中有兩個地方的人構成了很大程度的上海人,一個是寧波,一個就是鹽城。
先說寧波,寧波商幫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在上海開發之後,陸陸續續有很多的寧波人來到上海創業生活,這批人構成了近代上海的有錢人。
再說題目中重點提到的鹽城人,其實也不僅僅是鹽城,還包括與鹽城接近的淮安、漣水、寶應、興化、姜堰、海安、如皋北部等地。這些人構成了近代上海的基礎平民。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歷史時期,蘇北一帶經常出現災害,水災最為頻仍。每次水災,都有大量的逃難人口,其中不少的就這樣子來到上海。而解放後,上海在鹽城又有農場,這樣導致了鹽城和上海的交流相當豐富。這樣子一來,鹽城人佔據了現在上海人的重要成分。
所以我們現在仔細去看的話,上海人的語言,其實是很奇怪的,上海話真正流傳的範圍有多少,實在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話題,同時,鹽城話,實際上就是江淮官話,在上海流行較多,再加上寧波話和普通話,上海這座城市可謂是異常精彩。
筆者住地距離上海很近,也常去上海,所以確實在不同地方總能夠聽到普通話、江淮官話、上海話和寧波話(後兩種很接近,但是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