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把西域改为新疆

清朝为什么把西域改为新疆

西域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内与中原地区遥相连接,外与中亚各地区相毗邻。并且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那么清朝为什么把西域改为新疆?

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对新疆长期通称为西域。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曾一度数名并用;西域、西疆、西陲、新疆等四个名称的使用,屡见与公私著作与公文之中,如:《西域图志》《西陲要略》《新疆识略》,等等。1884年新疆建省之后,就一直通用新疆一名,而不再使用西域、西疆、西陲等名称。这中间的历史原委,需要加以说明。

清朝入关以前,它所统辖的疆域仅限与东北地区。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将它所统辖的版图的几个地区均曾一度称为新疆,除称“云南乌蒙地区、贵州黔东南古州一带、贵州安顺与镇宁附近一带和西域等几个地区为新疆”以外,(见肖之兴同志所写的《清代的几个新疆》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八期)“还有一个被称为新疆的地区,即四川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地区。”(见齐清顺同志所写的《大小金川地区也曾被称为新疆》,载《新疆史学》,1980年第一期。)从整个的

中国历史来看,西域连同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一些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都是中国的旧疆。清朝皇室所以把它们名之曰新疆,只是由于它们对清朝皇室来说是新统治的地区罢了。

那么,在新疆建省之后,为什么废弃了西域、西疆、西陲等名称,而通用新疆这一名称呢?这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的。自从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大肆侵略,对我国的领土贪婪地鲸吞蚕食。对地处我国西北边疆的新疆,沙俄和英国的侵略尤为嚣张。1865年浩罕国的阿古柏匪帮在沙俄和英国的支持下,侵入新疆,侵占了我国天山南北的大片领土,沙俄也趁机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地区。在这个国土被蹂躏、人民遭涂炭的严重时刻,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清朝政府派出了以左宗棠为统帅的大军,着手收复新疆。在新疆各族人民箪食壶浆、配合作战的积极支援下,清军于1878年彻底消灭了阿古柏匪帮,并于1882年迫使沙俄侵略军撤出了伊犁。

左宗棠积极主张建立新疆省,以巩固边防,抗御外国侵略。这个正确的主张,终于为清朝政府所采纳。左宗棠在1882年给清朝政府的奏议中,曾提出了“他族逼处,故土新归”的论点(见《左文囊公全集·奏稿》第五十九卷)这是含有深刻的意义的。为什么叫做“故土”呢?因为自汉唐以来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为什么又叫做“新归”呢?因为是新从沙俄和阿古柏匪帮的魔爪中收复的失地。在“故土新归”的历史条件下,建省后统一用新疆之名,而废止了前此使用的其他名称,实含有深意:有着收复失地的纪念意义;有着驱逐了外国侵略者的纪念意义。因此,在热爱祖国的我国各族人民的心目中,新疆这个名称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名称,是一座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丰碑。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自从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以来,新疆始终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虽然在历史上新疆曾经出现过一些割据一时的地方性政权,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存在了两个多世纪的喀喇汗朝是一个地方性的政权,其历代汗(王)的名字之前多冠以“桃花石”(意既中国),当时他们还把中国分为三个部分:把南宋管辖的地区称为上中国;把契丹所管辖的地区称为中中国;把喀喇汗朝所管辖的地区称为下中国。这个史例足以说明,即使在当时全国处于分裂状态的历史条件下,喀喇汗朝还自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的。

延伸阅读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清军入关以前,它所统辖的疆域仅限于中国东北地区。入关后,它迅速统一了中国大部。但在个别地区,它的统治也是经过了多年反复之后才最终确立的。清朝前期的几代皇帝,都视统一全中国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清政府在中国的控制区域不断扩大和巩固。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6年)时,清政府的政令终于可以施行于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乾隆皇帝将最后由自己所确立的清政府统治的地区称为新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之后,将古称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也称为新疆 。

新疆这个名称的出现,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继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之后,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归还了伊犁地区。于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给清朝皇帝的奏折中称新疆是“他族逼处,故土新归”。于是以新疆为省名就有了一层新的意义。即新疆自古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但因为是新从阿古柏和沙俄手中收复的失地,故以新疆定为省名,有“故土新归”之意。 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从口头传统上已经成为特指西域地区名词“新疆”一词正式成为特指中国西域地区的专用名词,沿用至今。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