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大千世界,

流光溢彩。

心之所向,

素履可往。

怎樣算作最美?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大道至簡,靜水流深。在這人世走一遭,涉世彌深,便容易被色所迷,被利所惑,失卻人心本相,繼而捨近求遠,去追求鏡花水月之幻象。似乎要等到繁華落盡,歸於平淡,才能恍然明白,原來,自然的、純樸的、淡雅的事物,才是世間最美的存在。而樸素,屬於每一個人生而有之的高貴。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說到有關樸素的美學,就會有人問:那些陳設樸素簡約,侘寂感的空間,為何讓人感覺破舊、簡陋與寒酸呢?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剛好可以回覆這個問題:

元代臨濟宗第十九世石屋清珙禪師,他在終南山東部的峽谷峭壁中建造一茅屋,

茅屋中的傢俱與陳設,自述道:

〝一塊木板做的枕頭;一個打坐用的草墊;一個燻黑的茶爐;一個斷了一條腿的砂鍋;一個米席;一個用來搗生薑的破砂盆;四尊佛像;一盞供香的油燈;一個鈴;一面鑼;一個插滿野花的花瓶;一個書架。〞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清珙禪師的茅屋中,也許簡陋,但卻少不了一個插滿野花的花瓶、四尊佛像以及書架。我經常不由得會想那 “一個插滿野花的花瓶” 裡插了些什麼花,四尊佛像與斷了一條腿的沙鍋、一束野花共處陋室的情景。這樣的生活場景,如此簡單,卻那麼豐富!

懂得生活又熱愛生活之美的人,在平凡的煙火氣中,也能自帶仙氣,在滿地的泥濘中,也能開出潔白的小花來。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發現素樸,來自於能感受美的敏銳心靈,那些對春天的柳芽、晚秋的紅葉、夏夜裡涼透的微風、以及初春海棠的豔紅一無體會的人,怎麼能夠辨識素樸的美呢?又怎麼能夠呈現簡約且豐富的生活情趣呢?”

對於美,人生不同階段,自會有不同的解讀,然而人生是一個逐漸做減法的過程,到了某一個時刻,自然會褪去一些裝飾,看到心的可貴,看到真正的美。

返璞歸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返璞歸真,

素以為絢。

王維說: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所以,他能夠領略自然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清幽空靈。李白讚美孟浩然: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所以,他富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松風亭夜涼,風泉滿清聽”的閒情逸致。

劉禹錫說自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所以,他的生活有著“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的高雅情致。陶淵明自認為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這份心境讓他於亂世之外,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悠然生活。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這些詩人,志在泉林,才讓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樸素之上變得充盈且滋潤。春之百花,夏之涼風,秋之月,冬之雪,自然之中的種種美妙,都能夠被他們領略、品賞。親近自然,心靈純樸,桃花源自在心中。心無自由,享用珍饈美饌,亦如囚籠之困獸。心在路上,哪怕藜口莧腸,也樂得逍遙自在。

過一種簡單詩意的生活,剔除掉生命以外、世俗附加上去的虛名俗利,讓心靈還原至樸素原樣,撿拾起它的敏感驛動,去發現美、感受美、創作美。很喜歡木心一句話:心之所向,素履可往。本真簡樸的生活,懷有夢想的生活,無非這八個字。返璞歸真,素以為絢。願你歷經塵俗劫難,看過世間婆娑之後,能夠簡簡單單從從容容過餘生,輕鬆一點,純粹一點。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往期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文章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觀 |《傳爐》許亞均

鏈 接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摶 |《古賢六方》徐成成

鏈 接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圍觀,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ishachi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