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武邑探索”

典型示范创新实践折股量化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

“武邑探索”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武邑探索”


近日,武邑县龙店镇西王孝村拿到了全县首张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证,标志着武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正式法人地位。自武邑县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及时出台相关文件,确定了整县试点工作模式。通过典型示范、创新实践、折股量化,让沉睡的集体资产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现如今,一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活水”正在浸润着武邑县广大农村。

典型案例

引领形成浓厚改革氛围

1

该县在熟悉政策法规、全面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确立了“试点先行,典型引领”的改革思路。经过深入广泛论证,选定了涉及全县9个乡镇的城中城郊村、经济发达村、经济一般村3个类型共计9个改革试点村,着力打造先行先试示范点。

武邑县委书记刘勇说:“聚焦试点村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我们逐一找准症结、逐一分析研判、逐一寻求破解方法,积累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特色改革举措,并在全县快速推开。”

试点村的系列改革成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充分凝聚起农村干部群众的改革共识。作为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村,武邑镇李家庄村已经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你看,这就是村里的130亩集体果树。”抬眼望去,苹果花已经开放,生机一片。“种植的是‘天红2号’,已经被武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包租,每年每亩租金1800元。村民们分的红利就来自这片包租的土地”,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群生说,“集体经济账目清了,村民明白,干部清白,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创新实践

全面清晰清产核资路径

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民之所盼,又千头万绪,在改革试点成功基础上,该县按照领导重视到位、后勤保障到位、程序规范到位、思路创新到位的工作要求,围绕产权制度改革成员确认、清产核资、股份量化、股权设置与管理、组织成立等核心步骤,细化工作措施,探索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产权制度。

聚焦清产核资这一关键环节,针对大部分村存在的资产凭证和债权债务凭证缺失、“断头账”等突出问题,探索形成清产核资“八步走”工作法。一是清查入账:对村账面资产、资源性和公益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并拍照编号;二是分类登记:资产、资源按类别详细登记其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做到内容全面、事实清楚;三是逐项核实:对登记的“清产核资”逐项核实,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四是公开公示:对清产核资结果张榜公示一周,直至公示期满、群众无异议,再往下进行;五是民主决策:依据各村惯例,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说明、表决和确认;六是审核把关:清产核资结果、群众意见和代表大会决议逐级呈报乡镇农经站、乡镇政府审核认定;七是发布公告:将审议认定最终结果再次向全村发布公告,接受群众检验;八是建档录入:对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分类整理并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按照要求逐村逐组、逐表逐项录入农业农村清产核资系统。

到目前,该县524个行政村全部启动改革,其中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核实资产总额56895.42万元,较核实前净增37.2%;集体土地未利用面积8.23万亩,较核实前净增2万亩。

折股量化

壮大集体经济释放改革红利

3

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十分敏感,该县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民主决策,因村施策,在改革中下足“绣花”功夫,完善优化股份量化和股权设置,要求重大经济事项必须召开股东代表会,让股东代表当家作主。

他们充分尊重村党支部的决定权和村民自治权,在上级党委领导和专家指导下,召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由村民民主决定,真正做到因村制宜、一村一策;无论执行什么标准,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目前300个村共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7万人,群众满意度100%。6月底前,剩余224个村的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将全部完成。

针对土地承包过程中历史遗留的“人少地多”“有户无地”等问题,本着“不激化矛盾、不改变现状、坚持原有传统”的原则,团结绝大多数,原则上只设置成员股,不设置土地股权。是否设置集体股、村龄股等股权,最终都由股东代表大会民主决定。对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管理,采取“总体不变、户内流动、社内流转”的静态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确保成员收益。

目前,9个试点村的折股量化工作全部完成,并成立了合作社。6月底前,全县所有行政村完成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和合作社注册工作。

借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该县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9个试点村原有账面资产513万元,通过清产核资增加资产922万元,新增经济组织9个,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龙店镇西王孝村完成改革以来,盘活四荒地190亩,开展鲜蘑种植,村集体收入增加8万元,村民收入增加42.8万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