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爭,為什麼“大黃蜂”科邁羅一直和福特野馬過不去

王位不允許褻瀆

  • 通用和福特的競爭始於相繼在底特律建廠

雪佛蘭Camaro(科邁羅)的故事,是始於一場百年戰爭。

1903年福特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工廠來擴充產能。

從運輸能力、工業發展程度、運營成本三個角度來看,在底特律建廠是當時最好的選擇。於是福特把新的工廠就搞在了底特律。

但不止福特發現了好地方,通用也盯上了。隨後通用也在底特律開了個廠,準備堂而皇之的分割江山。這時候兩家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就慢慢地拉開序幕了。

就好像左邊是蘭州拉麵,右邊是沙縣,每天打開門,你今天生意好一點,這種感覺。

  • 通用一直都是尖子生

20年代末期,通用第一次在年銷量上,打敗了率先立足的福特。從這時候開始,萬年老二的名號,就已經落在福特的身上了。

每年汽車升級的大戰中,通用都是能拔得頭籌,不管是技術還是銷量,都是死死地把福特給摁在了第二名。

在發動機技術上面,福特一推出新的OHV V8引擎,通用立刻就造出一臺小缸體L系列V8引擎來對抗。這引擎不光是擊敗了福特,還成為了通用手上最強的王牌。

一方面為了降低開發成本,另一方面這臺引擎的底子也的確不錯。通用通過不斷地在老引擎上添加新技術的辦法,讓這臺發動機整整用了50年。

真正實現了資本家夢寐以求的,縫縫補補又一年,一年後面還有一年的願望。

車系對抗當中,通用推出的跑車克爾維特,福特拿出了一個雷鳥(T-bird)。前面的克爾維特,美國傳奇跑車,後面的雷鳥曇花一現。

  • 但野馬銷量驚人,通用沒有領先福特3倍

一直到60年代,才輪到讓福特稍微得意一下,搞出個pony car,福特野馬,20個月直接100萬輛,這銷量是猛的。

野馬賣那麼好,通用緊張的了。通用當時的戰略目標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所有級別的汽車銷量,都要是福特銷量的3倍以上,讓他們創始人在家裡吐血,晚上都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你別看通用口氣大,本事也不小。通用在中小型汽車市場上,早就已經完成碾壓式的目標了。

但是福特野馬的銷量實在是太詭異了,莫名其妙100萬,大型車市場通用落後福特一大截。

  • 通用面子掛不住,決定讓雪佛蘭教訓野馬

這就好比通用和福特兩個人考試,考前通用說,我要比你福特的分高3倍。結果通用選擇題、填空題,都是滿分60分,作文0分。福特選擇、填空乾脆不做了,作文是滿分40分。

通用考前吹的牛皮就破掉了,一個60一個40,怎麼會是3倍,而且你作文還0分。

沒面子了,臉上掛不過去的,你老二小福特還騎到我頭上來,弄他。於是通用就決定,讓雪佛蘭專門去搞一輛車,教訓教訓野馬小朋友。

Camaro出世

  • 通用派出王牌設計師參與新車製造

通用派出了當時自己手裡最好的王牌設計師,英帕拉·裡比奇和亨利·哈加,讓他們來參與新車製造。

他們兩個當年是造就雪佛蘭Impala百萬銷量戰績的天才設計師。兩個人全部參與新項目的發展,完全可以體現當時通用對大敵野馬的忌憚,或者說是要發力了。

  • Camaro的車名也與野馬針鋒相對

1966年雪佛蘭品牌總監皮特·埃斯特斯,人很有意思。在底特律召開了一場現場直播的發佈會。1966年14個城市同步現場直播。

這種大手筆在當時是驚世駭俗的,皮特在直播中宣佈出,他要推出的車名的Camaro(科邁羅)。汽車媒體就問他了,“什麼東西CAMARO”。

皮特是這麼說的,“A small, vicious animal that eats Mustangs”。翻譯過來就是,吃掉野馬的小而兇狠的動物。這明顯出來就是很針鋒相對,就是來弄你的,吞了你。

想撼動傳奇,卻吃了閉門羹

  • 初代Camaro銷量不錯

1967年,初代科邁羅正式開始銷售了。它用的是和野馬一樣的前置後驅結構,而且在外觀上充分結合了雪佛蘭Impala和Chevelle的優點。

相比首批野馬最低的2.8升,最高4.7升的排量,初代科邁羅賣到最低排量就有3.8,最高排量6.5。

再加上RS外觀套件、SS性能套件和Z/28性能套件,可以說這Camaro無論是動力還是可定製性都是要遠勝於野馬。正因為是如此,成績不錯,推出3年,70萬輛銷量。

  • 福特升級野馬,銷量再次超過Camaro

這一心就想打敗競爭對手福特野馬,態勢也是咄咄逼人。

福特又不傻的,意識到雪佛蘭開始行動了。1967年福特馬上給野馬進行了一次大改款,除了內飾升級之外,還順勢推出敞篷版和掀背版。

動力方面也提供更多選擇了,6.4升、7.0升,這兩種排量的V8發動機也給安排上了。這就讓野馬就更野了,商品競爭力又一次超過科邁羅了。

那3年福特野馬又賣了100萬輛,比那個70萬輛還是多了一截,可以說第一代科邁羅一直在追野馬,就是沒追上過。

從賽道到石油危機

  • 賽道之爭,試探底線

到了70年代,科邁羅和野馬的戰爭變得更加的激烈了,戰火從銷售市場進一步蔓延到整個北美賽道了。

為了抓住所有賽道情懷的這些頭部頂尖高玩,福特和通用真的是拼得鼻青臉腫的。

福特野馬直接開始打擦邊球了,出售合法化的賽車改裝套件,法律規定上限在哪裡,我就把改裝極限堆到哪裡。

科邁羅它就更進一步了,除了增加改裝套件以外,還給車子看不見的地方做結構優化了。

可以說那個年代,真的是汽車市場最良心的年代,各個車企恨不得都是買一送十了。

劍走偏鋒的科邁羅,也被《Road & Track》雜誌,定義成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四款車之一,這個雜誌現在還在。

  • 石油危機爆發,各大車企紛紛停產

1974年正當戰況開始焦灼的時候,阿拉伯又開始搞事情了。那個時候西方世界和以色列還是在蜜月期,這讓阿拉伯國家不開心的。

為了讓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改變對以色列的庇護態度,阿拉伯產油國決定聯合起來,禁運石油,教育一下西方國家,「嗯哼」要不要跟我關係好一點,簡單來說是我有石油,但我不賣了。

石油禁運直接導致了美國能源危機,而科邁羅這種肌肉車領域的一些競爭對手,克萊斯勒的普利茅斯梭魚、道奇挑戰者統統都停售了。同樣,AMC的Javelin也只多賣了一年而已。

  • Camaro堅持初心,贏下與野馬之爭

只有科邁羅和野馬仍在負重前行,但是日子還是難過。率先忍不住的是野馬,有史以來第一次野馬沒了V8發動機。

好端端的野馬硬是被當時的消費者叫成了溫順的家用車。更雪上加霜的是,這代野馬的油箱和剎車片很近,連續制動之後,剎車片的高溫很容易引燃油箱,增加安全隱患。

比起野馬的這種調整,科邁羅堅持初心,相對來說更好一些。

雖然V8發動機也被限制了排放,但瘦死的駱駝總歸比馬大。V8的科邁羅比V6的野馬更能代表美國精神,I want you。

這樣一來,科邁羅終於在70年代,贏下了與野馬之間的戰爭,當然代價也是不小。

雙方同時“背叛革命”,這回Camaro輸了

  • 石油危機消散,又面臨日系車的挑戰

80年代初能源危機消散了,新的戰爭又開始了。

野馬重新裝上V8了,馬力提升到157匹了,第二年又提到175匹了。科邁羅同時也把馬力從165匹加到190匹了。兩邊都在升,消費者不買賬。

80年代的美國汽車市場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買家的目光逐漸被這種小型四缸前驅的日本運動型轎跑車給吸引走了。豐田的Celica、本田的Prelude,在當時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 野馬和Camaro雙雙叛變,放棄美式設計

如果說70年代野馬採用V6,是對肌肉車的背叛。這次80年代,連科邁羅這種濃眉大眼的傢伙也叛變革命了。

野馬和科邁羅雙雙放棄美式設計,福特把野馬做成了一輛前驅馬自達,科邁羅放棄美式設計風格,取消了這些繁複的設計,減輕車重。

  • 但叛變不徹底的Camaro以停產收場

不過科邁羅悄悄地把動力提升到275匹,企圖還是想要再搞一搞野馬小同學。

事實證明野馬做的才是對的,要背叛你就乾脆背叛得徹底一點,在那個時代的美國,它就不需要大排量轎車,日本都已經炸到珍珠港了好嘛。

科邁羅因為銷售放緩和運動跑車市場的不斷惡化而停產,野馬倒反而可以繼續自由自在地在美國的鄉村道路上面馳騁。

這種戲劇的收場讓人唏噓,大家都以為再也看不見野馬的死敵大黃蜂了。

Camaro重新奏響戰歌

  • Camaro復出,再次展開與野馬的纏鬥

直到2010年,雪佛蘭全新發布了具有復古風格的雙門轎車。野馬的路上,終於又有了Camaro。

這代的科邁羅,同樣配有馬力強勁的V8引擎,輸出馬力甚至比野馬GT還高100匹。

動力十足,堅持了67年款的設計思路,所有的細微變化都是恰到好處,幾乎可以在任何賽道上幹野馬一個高低。

2010年4月1號,Camaro獲得世界年度汽車設計大獎。2016年Z/28迴歸,科邁羅的輸出功率最高達到了505匹馬力,2017年科邁羅發佈它的50週年紀念版,又一次展開了和野馬的纏鬥。

野馬:“pony car”的代言人

福特野馬除了被雪佛蘭科邁羅視作對手以外,野馬不是也叫做pony car嘛。

美國車型市場,因為能源危機被歐洲車、日本車給瓜分了。同樣因為樹大招風,首當其衝,被各大外來車企視作了假想敵,福特也是停產。

作為一輛跑車,福特野馬到底是怎麼樣做到50年被各種人搞來搞去,結果還是它自己第一?

福特曾經為了造出最好的跑車,還嘗試過買法拉利嘞,結果被法拉利放了個鴿子,福特不爽桌子一拍決定報復法拉利,搞出一個福特GT,成功了沒有?

  • 關鍵詞:美國車

關注「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美國車」就可以了。

「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