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餡餅都接不住,這位爺果斷拒絕跟皇帝做親家!

天上掉餡餅都接不住,這位爺果斷拒絕跟皇帝做親家!

“然其仁而少斷,承父兄之弊,宦官撓權,制之不得其術,故其終困以此。甘露之事,禍及忠良,不勝冤憤,飲恨而已。由是言之,其能殺弘志,亦足伸其志也。”

——歐陽修《新唐書 唐文宗》

天上掉餡餅都接不住,這位爺果斷拒絕跟皇帝做親家!

公元835年,李唐王朝已傳至第十四代,李涵在權閹王守澄的扶持下登上了兄長唐敬宗坐過的皇位,改名李昂,如今已當了9年天子。再過5年,我們的皇帝再也不用管晚唐時節,在外藩鎮割據,在內群閹亂舞的殘局,就此撒手人寰。後人上諡號是為“唐文宗”。

天上掉餡餅都接不住,這位爺果斷拒絕跟皇帝做親家!

唐文宗李昂

《諡法考》中說“經天緯地曰文、道德博學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以文宗皇帝的執政表現來看,想來其“文”字應該是佔了2、3兩項。而今天要講的,就是那一年唐文宗同其心腹文臣——宰相鄭覃之間發生的對話。

天上掉餡餅都接不住,這位爺果斷拒絕跟皇帝做親家!

舞臺背景準備ing

時間:公元835年某個黃道吉日

地點:長安大明宮

——太監甲:宣!同中書名下平章事(官職,位同宰相)、滎陽公(爵位)鄭覃覲見!

——鄭覃:臣!鄭覃,拜見聖人(唐時對天子的稱呼)。

——文宗:鄭卿來啦,公務繁忙,累壞了吧?飯吃過了嗎?來人,熱個肉夾饃!(考據有誤)

——鄭覃:未敢辛勞辭王事,不知聖人召臣前來,是研習經義或是討論政事?

——文宗:都不是,朕喚卿來,是想賜卿一場大大的富貴!

——鄭覃:這。。。聖人應知臣家中清簡,兩袖清風,不知富貴指的是什麼?

——文宗:太子已有年歲,聽聞卿家中一女,已是豆蔻年華。以我李唐天子之尊,配你滎陽鄭氏之後,卿意如何?

——鄭覃(下丘腦高速運轉):這。。。小女淺薄,怕是配不上太子啊。

——文宗:卿過謙。

——鄭覃(下丘腦加速運轉):啊!微臣糊塗,小女前些日子已有媒人說項,已然締結婚約了,微臣該死,竟然忘了這一茬。

——文宗(臉色變差):許配何人了!?

——鄭覃(大腦冷卻):不過山東一個九品小官,崔皋。

——文宗(臉有慘相):“朕欲為太子婚娶,本求汝鄭門衣冠子女為新婚。問在外朝臣皆不願共朕作情親,何也?無何神堯打家何羅去”(翻譯:我想給太子求門親事,本來想找你們山東望族滎陽鄭氏最為合適,你丫還拒絕我,為啥朝中的臣子都不願意跟我做親家?你們這是看不起我嗎?)

——鄭覃(無言以對)

——文宗:等一下,山東崔皋?難道是博陵崔氏的子嗣嗎?

——鄭覃(吐舌頭賣萌):正是。

——文宗(慘相加劇):“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翻譯:我朝民間談親論嫁,不計較官職爵位卻注重門閥家學,我們老李家都當了兩百年天子了,難道還不如崔家、盧家這兩大望姓嗎?)

——鄭覃:臣告退。

——謝幕。

天上掉餡餅都接不住,這位爺果斷拒絕跟皇帝做親家!

郭老師:演完了,都散了吧啊

如果放在當代,第二天街頭巷尾的小報頭條基本上應該都是這樣的——《天子求兒媳,宰相不嫁女!是忠臣的喪失,還是仁君的泯滅?請關注今日頭條—為啥你不跟我做親家》。

文宗皇帝好經義,向來跟明經科出身的鄭覃修好,想來鄭總理不會因為私人原因拒絕天家婚事,其實不過以下兩點:

文宗的困局:

這場對話發生時,震驚天下的“甘露之變”已過去一年。宦官魚弘志因不滿文宗勾結朝中文臣意圖誅殺宦官,轉而屠戮朝野。唯有鄭覃、李石兩人苟全性命,苦苦支撐朝局不至於崩潰,文官都依附兩人抱圖取暖。

而文宗的處境已是相當尷尬,他父親是穆宗皇帝,駕崩後兄長敬宗皇帝繼位,旋兒已留有子嗣,他本與皇位無緣。敬宗駕崩後群閹見他順從,才將他扶上皇位。晚唐時節,宦官擁立皇帝,無視長幼倫常已是常態。然而“甘露之變”的爆發導致文宗同宦官矛盾加劇,竟時有太監對他出言不遜。

為了保證仍有人支持自己,也為了太子能由順利繼位,皇帝一定要找一個強大外援。而此時家學淵源、著望朝野的鄭覃似乎已成了不二選擇。

天上掉餡餅都接不住,這位爺果斷拒絕跟皇帝做親家!

《甘露之變》 宦官屠殺朝臣、侮辱天子

鄭覃的難處:

“覃覃清正退約,與人未嘗串狎。位至相國,所居才庇風雨,家無媵妾,人皆仰其素風。”

鄭覃本來就是個廉潔謙和的人,家中清貧到沒有妾室,在外還要庇護文臣,想來也是命苦。他本受限於穆宗朝開始的“牛李黨爭”,被人認為是李黨,而此時牛黨似有暗暗抬頭,擠他下馬的徵兆。若然同帝室結姻,想來更會成為眾矢之的。何況天家無情,帝位的輪替已然亂了章法,女兒嫁給太子,沒能成為皇后也算正常,只怕落得個身首異處,誤了卿卿性命。

天上掉餡餅都接不住,這位爺果斷拒絕跟皇帝做親家!

鄭覃:新女婿家裡也是屌屌的,博陵崔氏瞭解一下

5年後,文宗逝世,而僅在對話中出現過的太子也沒能登上帝位,文宗親弟武宗皇帝繼位。而距離敲響大唐帝國輓歌的黃巢起義,已只剩下35年光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