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今年是波澜壮阔的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达对改革开放的感受,那一定会用“变”来形容。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四十年来,会泽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昂首阔步,奋力向前,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向正规化、规范化、现代化疾步迈进,取得了辉煌业绩。

一、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会泽公安机关总警力为54人(其中局机关为42人,派出所为12人),警力占当时全县70万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七五。多数民警是从县直有关部门调来的干部和军转干部,他们大多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受到正规警察专业教育。受当时客观条件的制约,全局执法为民能力非常有限,以刑事发破案为例,当时全县发案为300余起,破案率介于18%--30%间。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加强政法公安队伍建设,不断增加警力,壮大公安队伍。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县公安机关警力已达548人,是当时的10倍多,警力占104万总人口的万分之五点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民警541名,占全局总人数的98.7%,机关民警222人,占全局总人数的40.5% ,派出所民警229人,占全局总人数的41.8%,5人以下派出所全部消除。整个队伍受过系统的规范化教育,专业化程度较深。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在队伍壮大的同时,坚持深入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创造条件先后开展民警健康体检、生日慰问、子女教育奖励、强制休假特别是提升民警职级待遇等从优待警措施。坚持按照“三懂五会”(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切实做到会擒敌自卫、会执法执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会网上作战)和“五型公安”(学习型、专业型、实战型、创新型、智慧型)建设的要求,苦练内功,提高素质,提升执法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通过四十年政治建警、科技强警、从优待警、从严治警、文化育警,如今全县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兵强马壮,拉得出,用得上,打得嬴,有力地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在最为体现我县公安机关能力水平的主业——侦查破案方面,四十年来,全县共立刑事案件55450起,破31161起,破案率为56.2%,年平均立案1386起,破800起,是1978年的14倍,其中破获了1989年“12.8”特大爆炸案、1996年“7.13”特大假酒案、1998年“7.1特大爆炸物品被盗案、2007年“3.10”特大爆炸物品被盗案、2016年“9.29”特大杀人案等一大批重特大案件。此外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能力也同时得到了全面提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二、机构从少到多,由简单到规范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会泽公安机关设政保、预审、刑侦、治安、秘书股和城关、甘沟、者海派出所共“五股三所”,设局领导4名,在其它较大的乡镇设公安特派员,全局机构编制简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为适应治安形势和公安队伍管理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会泽公安机关机构改革不断进行,1992年成立会泽县公安局刑侦大队,1998年成立了会泽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至2011年,新一轮机构改革完成,会泽公安机关共设3个综合管理机构,11个执法勤务机构、2个监管场所、22个派出机构(派出所),共38个机构。2013年,原钟屏派出所更名为宝云派出所,新成立古城派出所和金钟派出所,全局派出所达到了23个。所有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及监管场所的主要领导高配为正科级,副职高配为副科级。设副处级岗位2个,正科级岗位74 个,副科级岗位83 个,共159个科级以上岗位。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体现人民警察职业特点、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人民警察管理制度,落实了工资晋级晋档、警衔工资调整、改革性补贴和绩效工资发放等工作。2018年2月,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目前,相关机构改革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中。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会泽公安机关机构由少到多,从简单到规范。随着机构的不断规范,与形势和任务相适应的警种也不断增多,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警种系列。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三、装备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会泽公安机关警务装备基本是一穷二白。交通工具:全局仅有2辆老旧的“幸福”摩托车和10辆破旧自行车。武器警械装备:全局共配备15支拉八、十响、二十响杂牌手枪,每枪仅装备10颗左右子弹;20多副手铐、脚镣是民间铁匠土法上马打造用挂锁锁定的;通讯设备:只配有5部手摇电话。民警制服:全局配发11套外衣作为公用,遇到重要活动,或者出远差办案,才能轮流穿用。勘验检测设备:仅有3个用具极其简单的勘查包。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如今,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在国家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会泽公安警务装备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鸟枪换炮,不断向正规化迈进,现在全局共有公务用车77辆。武器警械装备,均为先进的各类手枪、冲锋枪等枪械和先进的手铐脚镣等。各种警用制式服装一应俱全,每名民警都有充分保障。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信息通讯设备便捷畅通,全局所有部门都装有3—5部程控、内部电话,每名民警均配有移动电话。建成并投入使用15个警用数字集群系统(PDT)基站,配备手持对讲机145台,车载对讲机4台,完善GPS定位并实现与全市互联互通。购买一套移动全制式4G无线定位设备,建设了手机取证三级实验室。新建视频监控探头100个,适时维护501个已建成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和8组33道机动车卡口抓拍系统、21组电子警察,确保正常运行。新建人脸识别系统10套、机动车卡口抓拍系统16组32道,积极推挤环市、环数字防控圈建设。同时,投资3700余万元,推进智能交通建设,建成交警大队交通指挥中心及者海镇交通指挥分中心,交通安全科技管控水平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现在,真正实现了坐在办公室里就能监控全县内重要复杂区域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状况。DNA实验室、派驻技侦工作站、理化实验室等建成并投入使用,刑事科学技术检验检测机构顺利通过资质评审,刑事技术装备得到全面补充更新,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在23个派出所、8个局直部门建立了信息采集室,配备了必要的硬件装备;彩云智搜等一批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计算机全面普及,人均拥有电脑2—3台,全局民警按“9件套”标准100%地配发了单警装备。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四、设施从劣到优,由薄弱到坚实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会泽公安机关基础设施空白、薄弱。局机关在破旧拥挤、简陋不堪的原国民党旧警察局和旁边的破庙里办公,三个派出所基本借住在金钟、者海、甘沟乡镇党委政府机关的瓦房内,其它基础设施则无从谈起。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局机关办公楼经过1985年、2004年两次选址重建,现已使用投入1400余万元建成的宽敞、明亮多功能的公安科技大楼,目前投入2491万元的业务技术用房正在推进中;看守所经过八十年代的重建和2005年投入780余万元的一期工程改建,以及二期、三期工程建设,硬件设施显著改善,教育管理改造规范化程度大为提高,创下了连续29年安全无事故的好记录。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全县23个派出所基础设施也不断得到加强,全部告别了租、借办公用房的“寄人篱下”历史,基本拥有独立办公用房。近年来,绝大多数派出所有了宽敞实用新潮的办公用房。同时小食堂、小健身房、小图书室、小澡堂、小洗衣房等“五小”工程也不断建成,全县公安机关基础设施建设从劣到优,由薄弱到坚实,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五、执法从粗到细,由粗糙到规范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尚未颁布《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等国家最重要的法律,依据的“法”主要是解放后制定的一些条例、规定等,准确地说,公安机关执法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加之没有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以致在具体的执法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粗糙随意现象。以刑事侦查中法医工作为例,由于条件所限,勘验检测鉴定收集证据工作水平十分低下,在命案等重大现场勘查中,由于缺乏专门法医,大多只能邀请乡镇卫生院医生“代劳”,检验颇有疑义,一些案件定案缺乏严密的证据。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党中央实行依法治国,我国法律体系日臻完备,执法机关建立健全,人财物资源不断充实更新,刑事执法、行政执法不断趋向规范化。同样,以刑侦命案勘查为例,既有良好的警用交通工具保证及时赶赴现场,又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法医进行勘验;既有各种先进勘验器材,又有严密、严格的程序,既有系统内部上下的帮助监督,又有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还有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及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都做到遵循法律,尊重科学,精细严谨,尽力减少、杜绝了执法简单粗糙随意、滥用强制措施、暴力执法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执法体现规范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六、理念从我管人到我为人,由管理型到服务型

改革开放前甚至之后的一定时期内,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力量,作为国家机器,“管理型”的执法思维长期主导了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重管理、轻服务,一些民警以管人者自居,机关内“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客观存在。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洗礼,全县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执法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惠民的“服务型”转变,“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成为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自觉行动。近些年来,全县公安机关不断淡化管理色彩,扩大服务内涵,亲民、便民、为民措施不断出台。本世纪初,“有警必出,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110台投入运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2001年,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出户口申报、驾照申领、出入境等方面30项便民利民措施。2006年,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又扎实开展农村社区警务,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成规范化社区警务室15个、规范化驻村警务室74个、一般驻村警务室191个,派驻专职社区民警15人、专兼职驻村民警186人,将一个个反应迅速,集打击、管理、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小“派出所”搬到了群众家门口,有效地前移了警力,延伸了警务,较大程度地满足了群众的治安需求。同时强化警务公开,建立定期向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工作制度。2008年又按照《四项制度》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细化服务承诺。普遍推行“微笑多一点、态度好一点、脾气小一点、说话轻一点、做事细一点、推诿少一点、行动快一点、服务好一点、质量高一点”的为民服务方式。2018年,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推行“网上公安”“微警务”“掌上服务”“居民身份证自助办理”等便民利民措施,打破了公安机关的“衙门”形象,真正体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人民警察爱人民的亲民、爱民、惠民形象。同时,积极开展“三千行动”“开门评警”等活动,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密切警民血肉关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巨变」奔跑的脚步 辉煌的业绩——会泽公安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变

回顾四十年来会泽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历程,总结四十年来取得的辉煌业绩,最主要的经验是:一、坚持党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绝对领导;二、坚持把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放在县委政府全局工作中来谋划、来布局;三、县委政府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从政治上、执法基础设施上等各个方面加大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倾斜、关心力度,实实在在地从优待警;四、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的有机结合,放手发动群众,在侦查破案、治安防范等方面凸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效应;五、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勇争一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