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這本書出現,大家都以為炮烙是紂王和妲己發明的

武王伐紂是中國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封神演義》更把這段歷史演義為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說起周王的昏庸無道和荒淫殘忍,大家都會想到令人聞之色變的史上第一酷刑——炮烙。

據史書載,炮烙的發明者是紂王(《史記·殷本紀》曰:「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我們在電影電視劇中看到的場景:把犯人綁在一根大銅柱子上,然後在柱子下燒火,等到銅柱被燒得發紅,柱上得犯人自然已經被炙烤的只剩一堆白骨了。

要不是這本書出現,大家都以為炮烙是紂王和妲己發明的

不得不說,炮烙之刑非常殘忍恐怖,但是也不得不佩服發明者的創意,據說,最早最「正宗」的炮烙並非上述這種形式,而是更有設計。《列女傳》中有解釋:「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妲已笑,名日炮格之刑」,意思是銅柱是橫置的的,在上面塗抹膏油,下面燃燒炭火,讓犯人光腳在銅柱上走過去,人當然是一定會滑下去的,滑下去就恰恰跌到火炭上燒死了。

要不是這本書出現,大家都以為炮烙是紂王和妲己發明的

不管是哪種形式的炮烙,這種酷刑都確定千百年流傳下來,廣泛用於獄政刑訊之中,並且發生了各種變種,主要是施刑工具不斷縮小,由最初的大銅柱慢慢地演變為用鐵塊烙印在受刑者的身體上,比如我們常常在抗日劇或民國劇中看到的,日軍或者軍統特務就常常對被捕的義士施用火烙鐵。可見,炮烙刑儘管不斷演變,但作為一種真實存在是一直持續到近代的,而在神話傳說和佛教關於地獄的描述中,更是常見。

要不是這本書出現,大家都以為炮烙是紂王和妲己發明的

要不是這本書出現,大家都以為炮烙是紂王和妲己發明的

可以說,炮烙的大名從來都是和商紂王聯繫在一起的,這也是大多數人的認知。不過,柏楊先生著作《中國人史綱》中,卻是這樣描述的:

本世紀(前十八)一開始…… 姒履癸把所有的聰明才智都用到暴虐和享樂上,他把皇宮改建得更豪華,用黃金鑄成的柱子,就有九個。他又發明一種酷刑,稱為「炮烙」,在銅柱上塗抹膏油,下面燃燒炭火,教犯人赤足在銅柱上走過。那是一定要滑下去的,滑下去便恰恰跌到火炭上燒死,姒履癸最喜歡看別人受這種酷刑時掙扎悲號的慘狀……

公元前十八世紀,「姒履癸」,這是誰? 這就是夏朝的最後一位君主,我們更熟悉他的名字叫做「夏桀」。等等!我們都知道夏桀和商紂是上古齊名的昏庸殘暴的君主,一個是夏朝的亡國之君,一個是商朝的亡國之君,前後相隔六百多年,但要說他們殘暴的行為也都一模一樣,這對於歷史來說豈不是有點兒戲?

要不是這本書出現,大家都以為炮烙是紂王和妲己發明的

坐於女僕背上的夏桀(東漢石刻)

柏楊先生在《中國人史綱》中講述到商紂王時,特意對此說明:

隨著子受辛之死,商王朝滅亡,立國六百六十二年。子受辛被稱為紂帝,即殘害忠良的君主。他的罪狀跟夏王朝亡國之君姒履癸的罪狀,像是從一個模子澆出來的,當然也可能真是如此。不過,炮烙酷刑是姒履癸發明的,已登記有案,宣傳家大概一時情急,忘了六百年前的往事,又教子受辛再發明一次。

雖然如此,小編仍是心存疑惑,查閱其他史書來核對,都沒有炮烙出自夏朝的記載,清代著名法學家沈家本在其著作《歷代刑法考》中,詳細考證歷代刑法狀況,在夏朝的條目中記錄有四種刑法,均沒有和炮烙相關的內容。

要不是這本書出現,大家都以為炮烙是紂王和妲己發明的

柏楊先生是歷史大師,他關於夏桀發明炮烙的說法當然不會是信口開河,小編經過更多的查證,終於有了結果,基本上可以斷定,關於夏桀發明炮烙的說法,唯一出現在一本叫做《玉函山房輯佚書·符子》的書中,其中說夏桀在瑤臺觀看炮烙之刑,有大臣進諫,惹怒了夏桀,就把該大臣炮烙致死了——怎麼樣,這情節是不是和商紂王炮烙梅伯如出一轍?

《玉函山房輯佚書》由清朝人馬國翰編輯,其中收錄和彙編了很多古代散失、毀失的古書,也因此出現了許多正史中沒有記載的歷史人物和情節。究竟這本書裡的記載真偽如何?小編不敢專斷,仍有待歷史學家去考證和查核,以及相關考古的進一步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