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30岁,每个人可能都有过对自己灵魂发问的时刻:

别人好像什么都有了,我是不是很失败?

30岁,显然不是好过的一年,要升职加薪,要结婚生子,要买房还贷。

明明毕业没几年,却总觉得一切都来不及。

小巴采访了一些今年30岁的朋友,问了他们同一个问题:30岁,你过得怎么样?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明明

女 30岁 业务风控 重庆

“没加薪、没升职,30岁这年,被90后代替”


我今年30岁,在一家小型金融公司做业务风控,勉强算得上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工作,所以我还挺满意的。

几个月前,老板通知大家,公司战略转型,要从个人业务转向企业业务,还招了一批审计、数学专业的90后,来支撑这个新业务。

一次开会,领导对我们说:“你们写下业务调整方案,新来的人,也来写写看。”

一个礼拜后,领导问我:“方案呢?”我说:“领导,我不太熟悉企业业务,想和你讨论后再写。”

那时候,我以为“我不熟悉”“我不太懂”,都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回应,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领导甩给我一份90后写的方案:“你先看看别人写的!”

一沓十几页的A4纸,详细包括了竞品分析、企业业务分析、业务调整步骤、调整预算、下一步行动等,虽然还不是特别完善,但方向和框架都已经有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领导想要的是什么,而我不懂,还不以为然。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又过了一个礼拜,写出这份方案的同事,被任命为业务调整的执行助理,而我只是一个配合执行的人。

小巴解读


对文中的这位90后来说,战略调整是一次表现机会,而对明明来说,却加速暴露了她欠缺的职业思维和职业意识:

◈解决问题的意识:老板欣赏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员工。

◈流程分解的思维:把任务拆分到可执行的程度,再按照流程去执行。

其实你不必等到“有对比,有伤害”才去复盘总结,还有更短的路径。

11位导师,10套工作模型

从思维到实战、规划你的涨薪路

点击按钮,开启“我的加薪计划”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豆豆爸

男 34岁 央企工程师 杭州

“半夜起来,躲在客厅刷招聘网站”


我刚过完30岁生日,工作五年,月收入5万,有了第一个孩子,失眠了小半年。

结婚之前,我过得逍遥自在。结婚生子后,老人、孩子、房子,一下子把我吊在半空中,极度没有安全感:

赶上经济寒冬,一向铁饭碗的央企都开始裁人,做梦都梦到被辞职。

家里老老小小5口人,两居室根本不够住,3年内总得换个大房子。

不知道意外和财富谁先到来,万一谁生个重病,对家里都是灭顶之灾……

越想越慌张,以至于常常大半夜,一个人躲到客厅,偷偷刷起招聘网站。

30岁男人的不安,常常会藏起来。

但我的不安,被老婆发现了。我老婆在一家金融公司做产品经理,收入虽然没我高,但论讲道理,我经常输给她。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听了我的烦恼后,她进屋拿了几张纸,给我算了几笔账:

突发情况,断了收入怎么办?

手头有15万存款,每月3万的支出,就算断了收入,正常生活也能维持5个月。

换大房子的钱从哪里来?

保守估算房价不涨,现在的房子去掉贷款后净资产180万,也够支付一套三居室的首付。即使再借贷,还款压力并不大。

至于意外和疾病的隐患,只要尽快配置合适的保险,也不难解决。

除了基本保障,还可以拿钱赚钱。如果在原公司好好干,预估只要1年,我可以评更高职称,她可以升职,收入至少会有15%的增长。

每月收入结余,与其躺在银行卡里睡大觉,不如通过投资利生利。在经济寒冬期,显然比跳槽更靠谱。

小巴解读

豆豆爸的安全感,来自对家庭的财务安全做了一次体检:

◈应急能力。短期内没了收入,手上的钱是否可以维持3~6个月的生活?

◈偿债能力。每个月要还贷的钱不超过月收入总额的50%,就不会有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

◈保障能力。只要配置合适的保险,意外就不会对生活水平造成太大影响。

◈成长能力。你的钱,有没有好好为你赚钱?


从理清财务状况,到了解投资门类

从判断经济趋势,到扩大投资回报

点击按钮,开启“我的财富计划”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蛋蛋

男 29岁 医疗行业 深圳

“3年,20万飞跃800万,迷茫小白到千万中产”


我今年29岁,有三套房,让我“从奔三的恐慌到三十而立,从对生活毫无信心到干劲十足”

这怎么做到的?还要提到我的一个朋友,他跟我说:“这几年通过买卖三次房产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其实赚钱真没我们想的难。”

曾经的佛系青年说出了最让我羡慕嫉妒恨的话,我当然好奇,追问:“你怎么做到的?我都不敢想。”

“你需要打开思路了,我来教你吧。”

“买不起深圳,那买哪儿?”

“你可以选西安,三个原因:价格较低;西安具备投资标准;你是陕西人。”

2015年底我买了套67万的房,首付20万,刚买完2个月增值了20万,我醒悟了,买房永远不能等攒够了钱再买。

2016年底,只有10万的我动了买二套房的念头,想以女友首套房的名义在武汉入一套总价105万的房,首付31.5万。

“可首付怎么凑?”

“你跟银行借10万,朋友凑10万。”

我明白了,工作是赚钱的前提,撬动杠杆是资产积累的前提。

2018年,结婚定居深圳,想购第三套房,总价360万的房,每平方米6万,首付须凑120万,这回的挑战大了。

“我没流动资金还怎么买房?”

“你都有两套房了,以房抵押啊!”

我学会了要让资金滚起来。

通过三套房让我转变了赚钱的思维,对我来说房产作为固定资产是一种安全感,使我在人生规划时拥有更足的底气。


年底不危机、不焦虑、不迷茫,我们有三个好建议



现在我们每月房贷总按揭2万,却拥有总资产近800万。

小巴解读

蛋蛋的房产计划,其实是把握好了这四个点:

◈挑选城市,看人口和产业;

◈敢于负债,看借贷低于房产的涨幅;

◈确认买卖,须关注资产内在价值;

◈房市涨幅,须学习房产知识和关注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