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工厂招工难,农民工找工作难,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田间日记


这个问题,用工方和工人都有问题,主要还是用工方。资本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最小的投入创造更大的利润。梦寐以求要求工人一个人的工资干两个人以上的活,现在信息这么发达让很多人了解到原来有些地方是不用十几个小时,三十天没休息的干,原来其他工厂的待遇比他这里好些,而且还有几天的休息,工资还比他这里高。以前打工的是找个活路,现在物质生活提上来了,打工的诉求肯定也增加啊比如工资待遇,住宿条件等等。80后要感谢90后,80后大多是选择接受,因为他们接受教育和小时候的生活条件都没现在好,90后却选择冷罢工方式对抗。让企业知道,如果再不改变以后更招不到人。


Stp呼吸


近几年,制造业开始慢慢萧条,不仅在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这些制造业大城市,就以我所待的温州这个海边城市也开始出现招工难。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年纪老一点的手脚不麻利,效率不高,但是没有人也是不行的,于是温州的鞋厂开始放宽招聘的年龄条件,但是每年温州的外来人口还是在不断的流失。究其原因,也是各个地方都有的通病。

第一,城镇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少了,很多年轻的的90后和00后不愿意进工厂流水线,所以现在很多工厂里的流水线上年龄大的比较多。

第二,近几年,政府对消防环保查的比较严格,很多小的作坊不合格的都拆除了,还有一些继续生存的都搬到了温州很乡下的地方。

第三,政府改善城市面貌,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很多房子和违建房都拆除了,过来打工的这些人很多都是租的这些房子,一个月两三百,还能承受,现在都是套房,一年要要将近三万的房租,打工者很多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很多务工人员流入到江苏和广东那边。其实房租太高,才是压垮外来打工人员的最后一根稻草。

10年在瓯海区蟠凤那边住的时候,每个月的1号是工厂休息的时间,那时候梧慈路包括整个蟠凤各个街道都是人山人海,现在呢,很多店面都关着,每个月的1号,人也不是很多,对比很鲜明。

单单从自己从事的汽车行业来看,也可以间接的感受到看到工厂里难招人。本地人家里早几年基本都是家家有车了的,现在购车主力军都是外地务工人员,很多工厂上班的购车。但是这几年工厂人难招,工资也不高,所以导致现在两年汽车行业销售下滑。

现在工厂招工难,农民工生存成本太高,是整个大环境下的常态。




豫见浙里


现在很多工厂招工难,农民工找工作难,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春节才过完没多久,工厂现在基本上也全部开工了,农民工也陆陆续续的大包小包的提着去打工了,然而我们看新闻也能看到,说是工厂招工难,又说是农民工找工作难,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接下来跟你们分析分析。

现在的工厂有的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到,工资待遇,其实并不算很低,可是就是招工难,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农民工普通的都认熟,也就说出去打工的时候都是跟着熟人走,不熟的地方,自己一个人话又不想去,所以,很多的农民工找工作,都是跟着同村里的人一起,或者认识的熟人一起去工作了,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现在赚钱很难,进了厂就要受别人的管理,听别人的话,而且有些厂还压榨员工劳动力,拖欠工资,工资与付出不成正比,导致招不到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赚钱的路子也越来越多,有些年轻人觉得没必要去厂里浪费青春时光,所以他们不会选择进厂。

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少一个渠道知道打工招聘信息。现在肯定有人说网络那么发达还缺少信息么,但是,像某些招聘网的信息,存在很多的虚假信息,出去打工的农民工普遍学历都不是很高,只能找一些不好学历的工作,以前有个朋友,在网上找了个押车员的工作,看着待遇很高,可是去了之后,又要交押金,又要先买工作服什么的,朋友一听就回来了,浪费路费钱,所以在农村,没有什么正规的招聘信息渠道,市里有人才市场,那里工作真,可是很多的农村人都不清楚这一方面,甚至连人才市场在哪都不知道,所以只能在之前工作的地方干着,不敢辞职,因为怕辞职了,就难找到工作。可能有人会说,怪他们不努力,不变通,难怪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在农村,努力,变通的也有很多,但是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他们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同时,又有很多农民工又缺乏一些技能,没有专业技能,找工作并不占优势,只能被动地被别人挑,不能自己积极主动地挑选工作,相反,无论是什么时候,有专业技能傍身的农民工,不仅找工作容易,工资标准也不低。

以上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就导致了部分地方出现企业招聘难的同时,还存在农民工找工作难的怪象。这种悖论该如何解决,你有什么建议吗?欢迎交流


古怪的飞鱼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一方面老一代农民工已经到了退休的时候,工厂不原要了;而新生代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多数在上大学,或大学毕业。大学毕业生谁愿意进工厂当操作工?每天象机器一样三点一线。沒有休息时间和自由吋间。而且这一代人有知识,有个性,不会象老一代农民工那样听话。而且现在生活成本在提高,工厂开出的工资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他们不愿意进工厂。

另一方面,现在的工厂,多数是私人工厂,老板并不懂企业管理。只知道怎么后使自己的成本最低,利益最大化。还象对老农民工那样变着法克扣,盘剥工人,工人干不下去只能走人。人们再出来找工厂一定会多问多看多想。不想再被骗了。还有很多企业为了方便自己,找中介,而中介并不了解双方情况,等到拿工资了才知道被扣了几百块钱,也造成了民工的恐怖心理。

总之,现在人的信用已经越来越差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了,凡事向钱看,只有毛爷爷是最亲的,事不关已高高掛起,明知不对,挠道而行,这是个社会通病。

招工难和找工难现象会长期并存,工厂倒闭和招到人都是可以理解的,工业自动化进程的步伐将会加快。


变通随时


很多因素,工资待遇,工作面貌,公平。我的问题是工厂要求你一个月挣6000,可我挣不了。6000。我想挣3000都不行。对这重体力劳动工厂,现在我以工厂的标准2000我都做不到了。以后更是做不到。也没人能做到。大多数工厂重体力劳动者大多是60,70后甚至80后的我们,一天比方能成500。这就是劳动人的极限了,有的女的走路都哈巴腿了。这种现象不得不佩服工厂管理榨干人们的劳动能力。企业也都这么运转做了这多年。这样做对企业有好处,但也埋有隐患?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使出吃奶得劲一天也达不到500的量,甚至300,400。都不能完成,即使勉强完成,把自己累的女的走路都往外撇这样的工作质量,谁都不去做了。所以工厂危机要出现了,同样劳动人也不好找工作,因为俩者之间找不到共同点了。


今生悟空者


现在很多工厂招工难,农民工找工作难,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工技能、心理预期和工厂之间的存在差距。

第一,农民工在老家干活都是非常自由,无拘无束不受人管束,现在突然间如果进工厂需要接受严格的管理制度,工资水平又不高,又是各种加班熬夜等,很多人都是适应不了的。



第二,农民工既然能够出来打工,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比农村赚的更多,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任何工种的薪资水平如果需要达到高薪,必须是这种工种的稀缺性,就是你有的技能,别人不会,只能找你,这样你就能够提现自己的价值,工资水平也就相应的提高。但是实际情况就是一方面农民工没技能,又想要高工资水平,工厂又给不到,这也算是一个原因吧。



第三,现在的农民工都是新生代农民工居多,对于就业的选择薪水是一方面,最主要还是看工作环境,衣食住行以及各种业务生活是否得到满足,工厂上班往往是简单枯燥的,因此,这些都是农民工难以满意的。



以上就是我针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并分享您的观点。


天使一笑1985


理论上没有招不到工人的工厂,也没有找不到事做的工人,之所以会同时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点是工厂的问题,随着竞争的激烈和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带加工的公司利润越来越低,利润低了很多老板就想着节流增加利润,有些公司大胆投入研发或者转型,节约成本,有些无能老板没有好的出路,为了保证利润居然把主意打在员工的工资上,不但不给加工资还搞出各种制度目的就是克扣员工的工资,这样的工厂留不住老员工,新员工来了以后也会很快离开。

第二点,现在的人不是没有工作可做,主要是很多人都想着找一份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很多人本身就没有太大的能耐,可是找工作的时候还是挑三拣四的,这个厂活太重,那个厂工资太低,工作轻松待遇好的人家又看不上他,所以一直都在频繁的找工作中。也可以理解的,现在的工厂一个月四千左右的工资,一天基本十个钟,还要上夜班,有些厂还要站着,又不能带手机进去,我才不干,反正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饿不死,反正有父母照着呢,像我这种没有人照的,实在没有钱了也要去干几个月才行,要我一直干没门。

不管是招聘单位,还是个人求职,如果真想办成事不难,招不到人无非就是工资低了,涨工资看看,找不到工作的人,无非就是人家公司觉得你不值那个价罢了,如果你可以降低一下标准,找一些可以接受你的公司。如果你一直不用工作也不会饿死,那么你就可以挑三拣四了,反正不上班也影响不到你的生活。😂






社会我舟哥人帅没老婆


工厂招工难,工人没工作。我想发表几个观点。对于商家来说,同行多了,市场需求少了,为了竞争开始变相降价了,相对的利润就少了很多。场地租金反而涨了不少。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压缩成本,想尽办法降低人工待遇。工人呢?到外地赚个5.6千不如在家赚3000,毕竟在家里生活成本低,也方便照顾家人。权衡之下很多工人不愿意在出来打工了,如此恶性循环所以人越来越少。工人为了还能剩点钱养家,加上生活成本所以对工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就越来越多所以找工作也越来越难。其实不是工资低了,也不是工人要的多了。我觉得这是一种社会形态的问题。想要解决问题也不容易,首先要规范市场,严格控制商户数量和产量。不要让市场饱和,永远处于一种供求平衡的状态。这样不会出现恶性竞争的问题,商户的利益得到保证,为了能更多的赚钱,只能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这样消费者就能得到保障。然后采取多劳多得的措施和提高老员工的其他福利待遇来保障工人的生活质量。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粗鲁的私文人329


每一年都是这样的,企业方面就想着低工资招工人,还想给他拼命的干活赚钱,工人也想,找工作不累,工资高一点福利待遇好的公司,从而导致公司方面招不到人,农民工也找工作难的问题。

物价每年都在上涨,农民工工资切涨的很少,到城市里打工,创造的是地方收入,农民工根本出不来多少钱,在城市生活,消费水平很高,特别是房租,交通费等等,上海挣钱,上海花。一年到头来所剩无几。



现在农民工思想觉悟也高,看的到农村也有发展的商机,所以好多人都回家创业,出来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所以企业招工人也困难。


哈尼强哥69332465


从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打工分两个阶段,温饱阶段和奔小康阶段。温饱阶段打工是为家人吃饱穿暖,因此再苦再累甚至被打被骂都不辞工。那阶段劳资关系是被残酷剥削,资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现在工厂多了,生话也富裕了,打工是奔小康,为了房,为了车,为了女人,为了票子,如果老板工资只够吃饭,他们何必千里迢迢到这来吃?在家妻儿老小天伦之乐比打工吃得更好,所以工资没有余钱,他们宁愿呆着,也不会给你做工,你不改善待遇,他们时间一长就回去了。所以,聪明老板改变了劳动关系,变租工为共创,互依生存,有能力员工给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