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为什么不喜欢宋江?

杨开定


不喜欢宋江就对了,少数人喜欢宋江,那是因为他们跟宋江一样,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这个特殊群体至今仍然存在,只不过古代他们叫保正押司通判以及往上的什么什么。

宋江之所以一度被标榜为“忠义典范”,是因为他做的事情,正是某些人正在做的。而这些事情,正是有良知的人深恶痛绝的。

宋江这个人,不管嘴上说得多么伟光正,但本质里却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渣。

要说宋江忠于宋徽宗,估计连他自己也不信,这一点他跟北宋六贼倒有一拼。

常言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虽然宋江是个不入流的小吏,但却也在拿着朝廷的工资,本应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起码不能与黑恶势力同流合污。但是宋江第一次出场,就是给黄泥岗强盗通风报信,只因为“晁盖是我心腹弟兄”,虽然知道他“犯了迷天大

罪”,但还是决定要稳住捕盗官差,然后赶紧告诉晁盖赶紧出逃。说白了,宋江就是晁盖的保护伞。

宋江在浔阳楼醉酒后题反诗:“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跟谁有仇呢?自然是宋徽宗赵佶:谁让你大赦天下的时候不把我的犯罪记录一笔勾销?“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黄巢是什么人?黄巢是大唐的掘墓人,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宋江敢笑黄巢不丈夫,其实是笑黄巢杀人太少。

宋江上梁山做得最招摇的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在有皇帝的时候,“替天行道”的人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因为皇帝是天的儿子。“替天行道”“吊民伐罪”那是天子本分,宋江要“替天行道”,实际是想一脚把赵佶从龙椅上踹下来。如果这时候还有人说宋江对大宋朝廷有忠心,那就可以跟公堂上“声泪俱下”说“辜负”“培养”“忘记身份”的一大堆人有一拼了。

宋江杀阎婆惜,当然不是争风吃醋,因为他本没把阎婆惜当老婆看,而行凶的诱因,却是杀人灭口,而且杀得很彻底:“宋江怕他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果然是心狠手辣。

杀了阎婆惜之后,宋江畏罪潜逃。作为郓城县押司,宋江是懂法律的:他跑了,他老爹和弟弟要承担法律责任,即赔偿又连坐,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跑掉了——如果忠于朝廷,他应该去自首赎罪;他如果仁,就不会杀人之后还要割脑袋;他如果义,就不会放任唐牛儿被抓,更不会把一大堆麻烦留给朱仝去解决;如果孝,他不会冒着老爹被关进大牢的风险而溜之大吉。

有人说:人家宋江早有准备了,让他爹先告了他忤逆,把他“开除家籍”了。

可是宋江也应该知道,他那“孝义黑三郎”几乎已经家喻户晓,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那开除家籍的文书是假的,只要阎婆子和张文远咬住不放,宋老汉绝对脱不了干系。

一边是“孝义黑三郎”,一边是被开除家籍的“忤逆”,这是一个难解的悖论,不管哪个是真的,宋老汉都很危险或者伤心。而要是真正为父亲考虑,宁可那个不入流的小吏不当,也不会让老爹整天提心吊胆。

宋江在上梁山之前,还幻想着某一天被特赦,继续回家过安稳日子的时候,就已经血债累累,而且犯下了谋大逆、不孝、不仁、不义的大罪,当在任何朝代,都是千刀万剐的罪过——青州城外数百户数千条人名在睡梦中被夺走,家园被烧成一片白地,那就是在逃的郓城县押司和清风寨武知寨伙同清风山强盗的杰作。仅凭这宗罪,宋江就该死一百回。


篡改并彻底违背晁盖遗诏,给李逵下套写军令状赌脑袋(宋江知道自己必赢),为了自己的名声毒死李逵……宋江之恶,简直擢发难数罄竹难书。这时候还有想成为宋江那样的人、或者已经成为宋江那样的人、做过宋江那样的事的某些人要站出来替宋江辩护,我们只能说:由他去吧,老天爷看着呢……


半壶老酒半支烟


常言道: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三国虽然都在斗智斗勇,但是水浒与三国相比,表面上都是你兄我弟,喝酒吃肉,生死之交,但实际上却更加小人和虚伪

宋江架空逐步取代晁盖

晁盖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好汉,仗义疏财,重情义,他劫持了生辰纲来到梁山,成为梁山第二代首领。在外人看来,在梁山上的众人一身匪气,但晁盖却历下规矩,从来只劫富济贫,从不让梁山上的人欺负和打劫老百姓,交友首重德行,这无疑得到了天下好汉的认可和追捧,所以,在宋江上梁山之前,晁盖对梁山的基础和水军建设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宋江与晁盖相比,功利性比较强,在他心中梁山并不是自己最终的归属,只是一块踏板,他最终目的还是归于朝廷,然后被委以重任,建功立业。宋江来到梁山后,组建了自己的团体,逐步把梁山分为了两个帮派,宋江将新上梁山的好汉和晁盖手下的人都归纳到了自己的身边,所以,宋江手下的人越来越多,这无疑限制了晁盖的发展空间,而且,作为梁山的智囊,吴用也心向宋江,成为宋江的一大助力。为夺取梁山的军权,宋江经常跟晁盖说的一句话就是“哥哥是寨主,什么事情都不能亲自出马”,因此晁盖被无形的枷锁牢牢锁在了山寨当中,宋江在很多次的讨伐中,他慢慢掌控了真正的势力,最终宋江取代了晁盖,成为了梁山的新寨主。

宋江自私自利,形式虚伪

“行者”武松的英雄形象在水浒中深入人心,“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这些情节都让人拍手称快。武松加入梁山是为了宋江而去的,在宋江想要被朝廷招安时,武松出来极力反对,这时有人想离开梁山,但为了兄弟之间的情谊,武松还是留在了梁山。武松虽然武艺高强,但还是在后来征讨方腊的战斗中失去了左臂,失去了大部分战斗力,成为废人。武松看着兄弟好汉大多都战死了,自己对功名利禄也不感兴趣,决定出家做和尚,宋江在看望武松时,认为武松现在已经成了断臂的废人,对自己也没有啥作用了,对于武松的出走,就冷冰冰地说了4个字:“任从你心”,没有丝毫挽留。

林冲作为梁山的代表人物,梁山五虎将之一,对梁山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可以说没有林冲,就没有梁山后来的鼎盛。林冲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梁山武艺上的第一人,在后来的大小战役中,从没有折了梁山的威风,在征方腊,平定江南回来后,林冲在屯扎杭州时中风,不能再走,宋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升迁,竟让已经断臂的武松照顾林冲,留在寺中养病,导致半年后林冲不治身亡,所以说宋江自私自利。

宋江坚持招安,好汉大多战死

宋江上梁山只是为了逃避朝廷的追捕而已,他在梁山做的虽然也都是除暴安良的事情,但是一般不会与官兵发生冲突,目的就是让朝廷看到自己并不想与朝廷为敌,只是迫不得已才落草为寇,如果朝廷向自己抛出橄榄油枝,他立刻就会答应。很多兄弟认为朝廷奸臣当道,腐败不堪,而且如林冲等人都是受到了奸臣的压迫才来到梁山,但宋江固执己见,听从了朝廷的安排,带着梁山好汉东征西讨,天真的认为,只要能够立下赫赫战功,朝廷一定不会亏待他们,梁山好汉虽然都勇猛异常,但是在征讨方腊的起义军时,还是战死了大部分的好汉,即便有些人如武松虽然没死,但也身受重伤,这让很多人感到惋惜和不值,很多人都把这些归咎于宋江,宋江最后也被下毒害死,而且最后还拉上李逵跟自己一块赴死。


明亮study


宋江之所以让一些读者讨厌,是这个人物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其实,宋江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既让人喜爱,也有让人痛恨的地方。其复杂性概括起来主要是忠义两点,对朋友仗义,对朝廷忠心。正因为忠义不能两全,所以导致了宋江及其梁上众好汉的悲剧下场。

 

第一是仗义。宋江仗义疏财,乐于结交和帮助江湖落难之人,所谓“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被誉为及时雨。在宋江眼里,国法没有友情重,为朋友甘冒风险义不容辞。这是宋江最受世俗百姓欢迎的地方。

 

第二点是忠君。这是宋江的思想基础,也是导致其人生悲剧的根源。因为忠君,梁山拉他入伙,他一开始死活不干。因为忠君,一到梁山他就竖起来“替天行道”的大旗。因为忠君,兄弟情义可以不要,梁山大业可以放弃,甚至不惜亲手杀死李逵等兄弟……每看及此无人不恼无人不恨。这正是宋江令人讨厌的地方。




卧云轩之岁月如歌


宋江,一直被称为“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良之士。即使当年“批水浒”时,也只是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那么,果真如此吗?下面,我把曾经写过他的文章“提炼”一下,作为此次的回答,那就是:贪污、虚伪、残忍、野心、好色和阴险狡诈!

现在,咱们一条条的再说明一下:1、贪污。他 “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一个守些田园种地、靠土里刨食的庄户人家,哪里有那么多钱“仗义疏财”?又怎么能做到“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呢?唯一的答案就是“贪”!此贪的程度被最了解他的阎婆惜一语道破:“可知哩!常言道: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他使人送金子与你,你岂有推了转去的?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他之所以不要晁盖送来的金子,是不想再和晁盖打交道了。一是怕扯出他当初“通风报信”事儿来,二是不想跟“匪”交往,以免影响他的前程。至于他当时为什么要救晁盖,后面再说。

2、虚伪。例如:发配江州路过梁山泊,当花荣问道:“如何不与兄长开了枷?”时。宋江道:“贤弟,是甚么话!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可到了揭阳镇穆太公庄上后,两个公人要他除了行枷快活睡一觉时,他立刻依允,除了行枷。“国家法度”转眼就成了废纸。

晁盖死后,当大家要他做梁山泊主时,他还假么假事儿的推辞。可刚刚“”权居尊位”,便立刻就迫不及待的打破了晁盖等人聚义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初衷,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打出“替天行道”的幌子,绑架了众位好汉的各自愿望,强行让大家成为他受皇帝招安时的“陪嫁”,以达到他升官成名,封妻荫子,光宗耀祖,青史留名之目的。

3、残忍。在清风寨时,为了迫使秦明归顺,派人假扮秦明,将“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打败祝家庄后,如若不是石秀借“钟离老人”予以阻拦的话,宋江便将祝家庄这个战败的村坊尽数洗荡,不留一家了。随后,为了笼络人心,又将全家都被李逵杀害、处于极度悲痛中且无依无靠的扈三娘强行嫁给了王英。大丧期间强办喜事,古今少有吧!?

4、野心。浔阳楼上的反诗说出了他的本性。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把众人当做他招安的筹码,以达到个人升官发财之目的。

5、好色。闻知张文远给其戴绿帽后,被阎婆扯到了楼上,酒后与阎婆惜独处时,宋江还指望婆惜能像当初一样对他。请看:宋江坐在杌子上,只指望那婆娘似比先时,先来偎倚陪话,胡乱又将就几时。谁想婆惜心里寻思道:“我只思量张三,吃他搅了,却似眼中钉一般,那厮倒直指望我一似先前时来下气,老娘如今却不要耍。”只是较劲,并非不想。假如当时阎婆惜温存一下,他立马便会进入“温柔之乡”。

在京城李师师出,“酒行数巡,宋江口滑,揎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不说,竟然还写出了“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这样的淫词滥调。

6、阴险狡诈。何涛来郓城县时,正好碰上了宋江,且还是他当值。如果他不通知晁盖,自己则无疑成了亲自参与安排、部署抓晁盖的主要人物之一。如此的话,他花了无数钱财、苦心经营多年,才在江湖上落得的一个仗义的虚名,顷刻间便会毁于一旦,成为一个江湖上的“千夫所指”之人。

如果真是出于仗义、出于生死之交,那么他杀了阎婆惜后,为何宁可去投奔素不相识的柴进,也不去梁山投奔救过其命的晁盖呢?

所以我说:他之所以担着风险去救晁盖,其阴险目的,不仅在江湖上再次留个“仗义”的名声,同时也是为了保住他多年苦心经营出来的“仗义疏财”虚名!

以前,人们的思想比较受约束,觉得宋江是个及时雨。现如今,思想开放的多了,也就越来越认清了宋江真正的嘴脸。所以,也就不喜欢他了……








把盏常聊


黑宋江,首先长得就一副猥琐样,这可能是拜李雪健老师的表演所赐。

宋江都做了些什么事,简直人神共愤。设计秦明时,为了断绝秦明后路,计谋太过于狠辣,生生断送了秦明一家老小性命。然后为了笼络秦明,又把花荣一个如花似玉的黄花大妹子送给了秦明,真是无语了。

一丈青扈三娘,全家老小都被李逵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庄子都被放火付之一炬,只剩的孤身一人,却被宋江逼着嫁给了矮脚虎王英,当真是亵渎美人啊,这和张大户把潘金莲嫁给了武大郎有什么区别?

后来,历经坑蒙拐骗,威逼利诱,终于凑齐了梁山一百单八将,反正当中也是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也不少。比如宋江的亲弟弟铁扇子宋清是个什么鬼?

其中真有本事的还是占多数,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梁山做大做强了。这时,宋江的幺蛾子又出来了,招安,招安,招安,宋江心心念念的就没别事了,就为了自己的名声,好吧,送赶着上门的招安终于成功,然后反过来去打和自己当初一样的方腊,生生断送了梁山泊,断送了无数英雄好汉的性命,断送了无数人的壮志豪情,只落得一地鸡毛,一身凄惨,只赢得后人一声叹息。

当初晁盖不死,梁山泊会怎样?


小新9293


宋江,为人重义气,讲道理,仗义疏财。江湖人称及时雨。但是在《水浒传》里面,梁山108位好汉,个个都是如此。看到他们聚义水泊梁山,替天行道,匡扶正义,解救黎明,除暴安良。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也都喜欢这种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都希望好人有好报,这些英雄好汉都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可是没想到在宋江的带领下,这些英雄好汉,个个走上了陌路,结局悲惨。若不是宋江执意想招安,这些英雄好汉岂能落到这样的结局。在水泊梁山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多么快乐逍遥的日子。最后却因为宋江自己的想法,断送了这些英雄好汉的性命。所以很多读《水浒传》的人都不喜欢宋江这个人。因为宋江一己私欲,断送了读者心中各自的偶像和英雄。


不会飞的超人57601713


不喜欢宋江的都是生活在小说世界里的人,你们懂不懂宋江?按照现实角度说,水泊梁山能做到和辽国,和金,和西夏一样的水平吗?它没办法取而代之,也没办法长久立之,所以只能走招安这条路,和朝廷斗,最终只能死无葬身之地,反而招安是唯一的出路,招安对匪首没什么好处,匪首都是眼中钉肉中刺,他主要还是想让自己的兄弟们有一个归处,大部分兄弟都能得到实惠,绝不是让少部分人富起来的口号。

所以不喜欢的,都是不懂宋江的。





小白喵喵哒


为什么要喜欢宋江呢?我是《水浒传》的忠实读者,我就不喜欢宋江。宋江是中国古代文人,梁山起义军首领,也是江湖黑道人物,心狠手辣,野心家阴谋家二者合一的人物。

宋江,本是山东郓城县的押司,相当于今日县政府的秘书。光凭薪水,他是不可能乐善好施,江湖救急的。可是,宋江善于索贿受贿,钱💰多了,就很大方,在山东地区很有名,被称为“及时雨”,意思就是江湖人士受到困难时,找到宋江,宋江就会倾囊相助。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这是宋江的为官之道。

宋江怒杀阎婆惜,这是作者施耐庵的说法,可是,在我们后人看来,也值得商榷的,这种故意杀人犯,在今天是要判处死刑的。梁山首任头领是王伦,心胸狭隘,被吴用施诡计,故意挑起事端,早就心怀不满的林冲杀掉了王伦,众人推举晁盖继任头领。晁盖是反抗朝廷的铁杆分子,决心带领大家推翻大宋王朝,好好干一番事业。

可是,一山不容二虎,晁盖和宋江的隔阂日渐加深。曾头市战斗中,不知道哪里飞来一支利箭,正中晁盖的面颊,晁盖不治身亡。众人不经表决,就推举宋江为梁山首领,为梁山农民起义军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我们后人阅读《水浒传》,心生疑惑,有可能晁盖就是被宋江集团的人射杀的。宋江一上台,就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

宋江带领梁山好汉打败了朝廷,又投靠朝廷,成为朝廷的鹰犬。宋江为首领的梁山起义军,征战辽国,大破辽军。接着,又打其他农民起义军,征方腊时,元气大伤。朝廷依然不肯放过梁山好汉,用毒酒毒死了卢俊义、宋江等人,宋江临死前还拉李逵垫背,共赴黄泉。吴用、花荣见此惨景,痛不欲生,也双双自缢而死。至此,轰轰烈烈的梁山农民起义归于失败,宋江、吴用、李逵等人应该负主要责任。

北宋王朝腐败无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这个王朝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北方的少数民族国家金国巴不得北宋腐朽不堪,带大军攻打,北宋灭亡。北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令后人扼腕叹息。然而,中国古代王朝更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等思想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黄常慧湖南郴州汝城县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使大家都知道投降派!”“宋江一上山就架空晁盖,把晁的‘聚义堂’改成‘忠义厅’。”毛泽东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与大多数农民起义将领不同,宋江对封建朝庭充满敬意和幻想,始终抱着报效天子,建一番功业,谋取功名,搏得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只要一有机会就向朝庭暗送秋波,摇尾乞怜,活脱脱一条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断送在了宋江之流的手中!招安后,他明知征田虎、平方腊是朝庭“以寇制寇”的毒计,却不敢稍有懈怠,使得招安后仅存的农民军在争伐过去的兄弟们的战争中消耗殆尽,最后落得个饮鸩而亡的可耻,可悲的下场。


宋效田614


受电视剧的影响吧,李雪健演的宋江,演技不错,把宋江演的,特别是受招安叩头的形象,太令人讨厌了。其实,过去的水浒小说只有粱山好汉排座次。宋江将义疏财,讲江湖义气,形象挺好的。文革后期批投降派,一百二十回全本水浒出版,受招安,故事就不怎么好看了,宋江的形象也不如排座次之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