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杀了赵高为何没有拯救得了大秦王朝?

董其斌


子婴是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子婴是胡亥兄子,也就是胡亥的侄子,问题是在秦始皇的众多皇子中,除了长子扶苏之外,胡亥还有好多哥哥,但是考虑到扶苏自杀,胡亥登基为帝后,把他的兄弟都给杀了,所以子婴应该是扶苏的儿子。

秦二世胡亥三年,公元前207年,中国河北大地上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件,那就是巨鹿之战。本来在定陶击杀项梁,战败楚军的章邯率军20万北上,与从长城附近回师王离军合兵,将赵国君臣包围在巨鹿,准备一举干掉赵国、然后席卷燕、齐,荡平天下的反秦力量。

然而让章邯、王离甚至是秦朝朝廷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遭遇到了来自楚国的项羽挑战,项羽带领着楚国援军,在巨鹿一战中先是击败此前在统一天下战争百战百胜的秦国长城兵团,而后再次击败章邯,于是天下大势出现了逆转。

巨鹿之战是埋葬秦王朝之战

河北战事不利,秦朝朝廷内部斗争也日趋激烈,此前赵高终于干掉了李斯,自己成为了丞相,但是他一再向秦二世胡亥隐瞒东方战局,而慢慢并不是傻子胡亥也觉察到了赵高在欺骗他,于是责责问赵高,而此时来自章邯派出的司马欣来来到咸阳找到赵高要求给予前线援助,而赵高则怕东方战局的实际情况被秦二世胡亥得知,于是派人追杀司马欣,而司马欣也幸免于难后将实际情况汇报给章邯,进退维谷之下,章邯投降了项羽,但是随后章邯所部20万秦军全部被项羽坑杀。此后秦国已经没有了任何机动作战力量,灭亡已经近在眼前。

巨鹿之战时赵高仍在指鹿为马试探人心

可是秦朝内部仍然在折腾,赵高眼见两股强大秦军覆灭,东面函谷关以外项羽军、南面武关之外刘邦军已经威胁关中地区,所以隐瞒事实是不行了,于是赵高铤而走险的伙同自己女婿闫乐、弟弟赵同等人发动政变,弑杀了秦二世胡亥,而后赵高准备登基为王,结果满朝文武都不赞同他的篡位行为,于是无奈之下,赵高只得扶植子婴为秦三世,但是此时秦国自己也知道反秦力量已经大敌当前,帝号已经不适合了,于是子婴为秦王,并不是皇帝。

也就是在此时,刘邦已经攻破秦国南部最重要的关隘武关,并进行了屠城,随后挥师攻入关中,而子婴不久之后,发动了新的政变,将赵高全族全部杀掉,可是此时刘邦的但均已经兵临咸阳城下了。秦国已经没有继续战斗的力量,于是子婴亲自出城请降,秦国灭亡。

子婴投降后被项羽所杀

刘邦没有杀害子婴,只不过后来关于入关后,进入咸阳,屠杀了包括子婴在内的所有秦国王族,并火烧咸阳城。


大东北的小豆包


决定秦国命运的是天下大势,而不是子婴的能力,子婴是个命苦的孩子,他已经尽力了。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子婴很宽容,只说秦国二世而亡,并没有把账算在子他的头上。因此,历史差不多已经将他这位秦三世淡忘。谁都明白,以子婴的微薄之力想要挽救大秦社稷,无异于杯水车薪。


子婴是秦始皇叔叔成嬌的儿子,赵高想伺机称帝,才把他立为秦王。子婴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赵高树的一块临时挡箭牌,因为他连二世皇帝都敢杀,杀自己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子婴并没做待宰羔羊,于是将计就计,一面装病麻痹赵高,一面紧锣密鼓制定除掉赵高的计划,最终手刃了恶贯满盈的赵高。所以,尽管子婴只坐了46天的秦王,但事情没少做,只不过他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得不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实,因为秦国的家底儿早就被胡亥给败光了。

胡亥的皇位来路不正,每天过的慌恐不安,只能靠瞎折腾来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继承人。所以一群拿着锄头、木棍的农民被逼上了绝路,很快就杀奔咸阳而来。可悲的是胡亥被一手遮天的赵高蒙在鼓里,一直沉静在的他所营造的“太平盛世”里。所以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胡亥才算醒悟,但是起义大军已经将秦国逼入死胡同。陈胜、吴广刚被章邯平灭,六国势力又如雨后春笋般涌了出来,若大的一个秦国只剩巴掌大小的安身立命之地。



更可悲的是胡亥最后成了任由赵高摆布的傀儡,而鼠目寸光为了扫平他的称帝之路,还在断秦国的臂膀。将士们稍有失利就被杀,打了胜仗被污蔑,反正难逃一死。因此当大将王离被砸了锅的项羽灭了之后,一路灭陈胜、吴广击杀项梁的章邯心灰意冷,不得不弃暗投明,倒戈项羽。最终章邯部下的二十万人马还被项羽刨个坑儿给埋了。由此,秦帝国的灭亡,进入了最后几秒的倒计时。

所以,当子婴上任之后,就连秦国最后一片狭小的容身之所也危在旦夕。他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看着秦帝国的轰然倒塌,就连让秦国多活一天算一天的苟且都做不到,因为一路风风火火的刘邦已经直奔关中而来。所以,子婴虽极不情愿让秦国灭亡,但是他救不了秦国,他所能充当的只是一个秦帝国落下帷幕的见证人。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秦王朝覆灭的原因在于制度的稳定性和那些六国勋贵的联手反抗。


所以,在很多时候这种历史的大逆转格局下,并非一人之力能够拯救的。


秦始皇在建立大一统的秦王朝的时候,宣布废除了延续许久的分封建国制度,开始启用了新的郡县制度,秦始皇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自己能够彻底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可是,他这么做同时也是在和前朝遗留的封分封建国制度做斗争。


一个涉及到国家根本的制度在短时间想要轻而易举的撼动它,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即便秦始皇在建国之初已经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六国纷纷踏平,可是六国的根基还在,六国子民对于这种六个国家的认同度还在,这些六国民众的思想也不可在段时间内就被扭转过来。


虽然郡县制成为了后世王朝的主流的六国理念。


但秦始皇所面临的局面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秦二世的暴政之下,陈胜、吴广率先扯起了反秦的大旗,那些饱受秦王朝压迫的六国贵族趁着机会纷纷寻求复国。


于是乎,六国的勋贵们带领这自己本土的民众再一次实现了复国的愿望。


这些已经臣服于秦王朝的各国子民之所以迅速就聚集起义,是因为他们从思想根源上还没有转变过来,他们的内心所忠于的仍旧是自己从来的王国,而并非秦始皇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赵高对于秦王朝的损害在于积极煽动二世皇帝行使暴政,而自己则借用二世皇帝的所给与的皇权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继而打压异己。所以,赵高不是子婴能够拯救秦王朝的关键因素。


拯救秦王朝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让那些臣服于秦王朝脚下的原六国子民,他们在心底里面承认在华夏大地上的他们都是一家人,他们都是这个大一统王朝的一员,而不是他们所认为的他们仍旧是原来旧六国的子民。


关键在于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对于秦王朝有一定的认知,他们要从心里面捍卫自己的这一个大一统王朝。


所以,你会发现即便汉王朝立国已经好几代的君主,郡县制仍然不能全部实行。


刘邦在建立大汉王朝的时候,所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制度,因为他知道目前想要强制的推向郡县制,那些原来的王国绝对是不会答应的。


只不过后来,刘邦在诛杀异姓王之后,收回了那些被异姓王占领的广大领土,并且将这些广大的领土分封给了自己的刘氏子民。


这个时候,人们对于大一统王朝的认可才开始慢慢在民众的心中建立起来。


一直到了文景两帝、汉武帝之后。推恩令的彻底实行,那些独立于汉王朝之中的郡国才开始真正的消失,这个时候的民众才彻彻底底的对于大一统的概念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甚至以后的黎民百姓处处维护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这种大一统的思想一直影响到了如今的我们。


所以,如果把赵高视为拯救秦王朝的的关键因素,只能是可笑至极。


历史总探长


子婴是秦始皇叔叔的儿子,他作为秦朝宗室,在秦二世大肆屠杀宗室的时候能够存活下来可以说是奇迹,在秦二世去世后,他巧计除掉赵高,可他为什么没能挽回秦王朝覆灭的结局?

子婴称王

赵高在秦二世在位的三年间胡作非为,所作所为招致天怒人怨。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随之天下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在起义进行到第三年,赵高为了称帝通过指鹿为马血洗了秦廷中不听赵高的大臣,然后经过一番操作,他见自己称帝不得人心,只能退而求其次,推举子婴为秦王,寄希望于日后再度称帝。

然而子婴却看破了赵高的狼子野心,设下计谋杀了赵高,并夷灭赵高三族,看上去秦廷中的最大反派力量已经被扳倒,造成天下起义的一大祸害已经被杀,可为什么子婴还是没能救了秦朝,仅仅在几个月后就开关投降刘邦?

秦朝力量的流失

子婴称王的时候,秦朝的力量已经流失殆尽了。在秦二世在位的三年,秦廷在秦二世和赵高的控制下,清洗了大批的忠臣良将,不仅蒙氏兄弟被杀,就连和秦二世赵高合谋的李斯也被杀害,秦朝宗室大量的被赵高杀死。在起义爆发后,一开始秦廷掩耳盗铃,认为只是盗贼,耽误了最好的平叛时机,等到义军已经形成燎原之势,秦朝匆忙派出了最后的良将章邯。

说是派章邯带兵出征,但此时的关中并没有兵力,无奈秦朝派出了在修阿房宫的奴隶,发放兵器充当大军。好在义军也是一群没有经过正经训练的乱民,章邯在南下王离的配合下打了几场胜仗,并诛杀了项梁。看起来天平正再偏向秦朝,没想到此时项羽爆发,于巨鹿一战打败章邯,杀了王离,秦朝最后一点力量也丧失了。

义军和秦朝的天然敌对

义军最开始只是为了反抗秦王朝的暴政,但随着六国贵族的复辟,起义已经变味,秦王朝和义军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赵高死了,这对于义军并没有什么重大影响,义军仍然要进攻秦朝都城咸阳,秦王朝和义军的力量对比仍旧没有改变,仍然面临着义军的威胁。

子婴虽然不是秦二世那样的无能混蛋,但子婴也并没有起死回生的逆天能力,在面对着自身无力,对手铺天盖地的袭来的局面,子婴也无能为力。终于在刘邦攻破函谷关后,子婴已经知道,秦王朝结束了,他只能接受秦王朝覆灭的结果,出城献降而不是负隅顽抗是为秦王朝保留点阴德,保存咸阳城百姓的最好选择了。

子婴虽然用计谋除掉了赵高,但子婴并没有能力救回秦王朝,出城献降为秦王朝保留了最后一点颜面,这也是他能够为秦王朝所做的最后一点贡献而已。

每天一篇故史,天天一段历史,欢迎关注!


天天故史汇


首先我们说说子婴为何要杀赵高?

赵高和李斯篡改始皇帝的遗诏,杀了扶苏,拥立无才无德的胡亥为继承人;谁知胡亥还是死于赵高之手,并把胡亥当平民一样安埋;这一举动让大秦的臣子非常不满,赵高感觉到要被清洗的危险,假义拥立胡亥的哥哥儿子子婴为秦王;那个时候秦国已经风雨飘摇了,赵高都觉得大秦没有救了;便和楚国相约定,灭了秦室皇族,自己好在关中称王。

子婴便和儿子商议,在赵老来请自己的时候,灭了赵高。

子婴虽然杀了赵高,挽救了秦室的皇族,但大秦的江山却无力挽救了:因为那个时候项羽,刘邦已经壮大起来了,各地反秦义军相距崛起,大秦四面都是危险,仅凭子婴来挽救得了。

秦二世把大秦搞的一塌糊涂,赵高结党营私,把一批批对大秦有用的人才,杀的杀,下放的下放。搜刮百姓血汗,刑法残酷。百姓没有活路,只有结对反秦。

子婴在义军面前,投降。大秦就此灭。


历史戏语


秦始皇创立的大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我很想知道秦始皇当年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一定觉得十分荣光。感觉天地间就没有自己做不成的事情,他不仅创立了大一统的王朝,还希望这个王朝能够千万代地延续下去。所以他自己叫始皇帝,后面他儿子就变成了秦二世。可惜到了秦二世的时候,国家就要灭亡了。秦二世死了以后,子婴上台果断杀掉了宦官赵高,可是还是挽救不了秦王朝,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秦二世在世的时候,把国家已经搞得分崩离析。

秦二世胡亥为了能够当上皇帝,就联合宦官赵高一起,把自己的哥哥扶苏给害死了。不仅如此,还逼着大将蒙恬自杀。蒙家军是秦朝最强大的军队,现在群龙无首,自然是秦朝最大的损失。在这之后胡亥如愿登基做了皇帝,可惜他只懂得享受,从来不管国家大事,整个朝政都交给了赵高来打理。赵高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害死了丞相李斯,成为帝国的掌舵人。在赵高的努力之下,秦朝百姓民不聊生,混乱一片。



第二,各地起义军已经有了规模和气候,不是子婴所能阻挡的。

赵高同志对刘邦是有功绩的,因为没有他的无能,刘邦也不可能夺取天下。当时的秦朝早就遍布了起义军队,他们连成了一片,一起朝着咸阳进发。此起彼伏的造反是子婴完全没办法控制的。当时的子婴手里已经没有足够的筹码去应对这一场灾难,等待他的只有灭亡的命运。

第三,秦朝的根基不够稳固,它是沾染着各诸侯国的鲜血建立而成的。

秦始皇创立的秦朝虽然是大一统王朝,但是他是征服者,其他的诸侯国都是受害者。这跟后世王朝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些诸侯国都有后人流传在世上,他们当然想要为自己的前人报仇雪恨。而当时全国遍布着这些诸侯国的后人,这是一群十分强大的家伙,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他们没有出动,秦始皇去世以后,他们果断起义,趁着秦二世的无能,和赵高的弄权,他们最终推翻了秦朝。




江湖小晓生


秦王子婴杀了赵高,其实为时已晚,当时项羽刘邦群雄并起,秦朝的大半个天下已经都是农民起义军天下了,你说这个时候秦王子婴把这个赵高给杀了,还能有什么用呢?


当时赵高,可以说是秦朝的权臣,能够做到指鹿为马,操纵秦朝的朝政大局,秦二世胡亥就是被他逼死,然后呢,他又扶持子婴上位。

但是呢,并不是让子婴当皇帝,而是让他当秦王,子婴当时也没有办法,只好乖乖地当秦王,但是呢,子婴却不是像胡亥那样糊涂,他知道事情都是坏在赵高手里,于是,就在宣布登基的那一天,把赵高骗来,把赵高给杀死了!


关于子婴的身份,有人说是秦始皇的孩子,还有人是说是扶苏的儿子,那他到底是谁的后代,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记载。

秦王子婴可以说是为家族是报了仇,但是呢,却不能挽救秦朝灭亡的大趋势,过了不久,刘邦就率领军队占领了京城,并且听取建议,善待了秦王子婴和他的臣子们,由此也赢得了秦朝原来军民的拥护,为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子婴杀了赵高,但是为时已晚,不能挽救大秦王朝,只是报了个人和家族的私仇而已,你说是不是呀?

我是敏行讷言,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敏学讷言


子婴杀赵高为何没能重振大秦王朝?历史早已给出答案!大家好,欢迎关注!

秦朝末年,各地势力均揭竿而起,最开始反秦的是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随波逐流)一看陈胜、吴广返秦而且还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破了秦国的大量土地。于是那些原来六国的贵族势力便开始滋生蔓延开来,纷纷揭竿而起,驱逐爆秦。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项羽和刘邦两大势力。

赵高在秦朝末年,眼看秦朝要灰飞烟灭。便杀死秦二世,假意拥立子婴为秦王。实际则想取而代之,自己做秦国之主。但是他却看错了子婴,子婴接机杀了赵高,本想重振秦国昔日之雄风,但以是强弩之末,垂死挣扎罢了!

子婴为何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达到在度使秦国强盛,哪怕不被灭国呢?其实原因无非两点!

第一、子婴继位,心怀天下,满腔热血一心想杀死赵高,重振秦国。但是在昔日赵高与秦二世的祸国殃民的形态下,秦国早已腐败不堪。正所谓,国亡不在外患而在于内忧。内廷腐败了,即使有在大的本事也无力回天,就好比一个人内脏病重就算用最好的药,也不可能痊愈,死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秦二世之后的秦国亦是如此。

第二,内廷腐败,其国必乱,国将自亡。但此时不仅内忧,也有外患。各地天下之兵纷纷揭竿而起,倒戈相向。而秦国此情此景已无可用之兵,更无可将之才,人民离心离德。就算是秦始皇死而复生也无半点良策可以应对,秦国灭亡的结局早已注定。





原love琼1


只能说,子婴是个人物,可惜秦朝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子婴杀赵高是什么时候?

那时候,项羽已经打赢了巨鹿之战,章邯一路溃退;刘邦已经从武关杀入关中,秦朝统治,已经彻底崩溃了。

刘邦入关之前,和赵高有过秘密联络,赵高那时还心存幻想,约定和刘邦分割关中,共同称王。

为了讨好刘邦,为政变做准备,赵高杀死了秦二世,以此作为礼物,献给刘邦。

没想到刘邦杀入武关,翻脸不认账,大举进军,赵高被耍了(活该)。

赵高杀死秦二世之后,原本想自己称帝,他做了第二次尝试。

第一次尝试,是著名的指鹿为马,那些说是鹿的,都被陷害了。

这一次,赵高杀了秦二世之后,拿过皇帝的玉玺之类代表权力的象征物,就向大殿走去。

他想得挺美,自己在前面走,群臣如果在后面跟着,我赵高往宝座上一座,群臣山呼万岁,这事儿就成了。和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如出一辙——只是赵高早了1000年。

可往大殿上走的时候,却仿佛发生了地震(也不知真的还是吓的)。

赵高回头一看,群臣没有一个跟上来,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放弃,决定找子婴做傀儡。

子婴是个聪明人,知道即便自己做了皇帝,也少不了被杀的命运,于是称病不出。

叫了多次,子婴就是不出门。

赵高没办法,只好自己亲自去请,子婴趁机找人把他杀了。

等子婴杀掉赵高的时候,刘邦的大军也已经兵临城下了。

子婴知道大势已去,只好投降。刘邦没杀他,项羽来了之后,把他杀了。


高了高趣评


俗语云"鱼烂不可复全,堤决不可复雍"。秦之积恨积衰,天下皆皆反抗,以此分崩离析之际,谁能挽狂澜于既倒?


秦朝末代秦王子婴,在他任上,他已经尽到了一个国王所能够尽到的责任。他应该是对得起秦朝以往的所有列祖列宗。他为秦国报了仇恨,手刃大秦奸臣赵高。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一件事。

秦朝的灭亡,不是一朝一日的事。司马迁曾说过,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至秦王子婴时,天下已经土崩瓦解,即使姜子牙在世,也挽不回秦帝国灭亡的命运。


秦王子婴,是个贤能和有明智的王子。他能在环境险恶的朝堂上为忠贞之士蒙恬家族分辨是非,尽自己之力周全国家,已经难能可贵。赵高杀胡亥后,欲立子婴,子婴立即识砹你奸臣诡计,设计为国除了患害。此时山东六国全部脱离秦帝国而复立,也就是崤山以东全部失去,惟存关内,巴蜀,汉中而已。秦帝国几十万大军已经投降,正向关中开来;刘邦已经使用诡计,把子婴拱卫咸阳的饶下之军击破,兵临灞上。十万楚军在刘邦带领之下,包围了咸阳。

子婴此时纵有吞天之志,也无可奈何,要兵无兵,要人无人,秦人纷纷逃亡,城内人心无主。子婴无计可施,为保全一座都城,保全关中百姓,选择了投降。于是,楚将刘邦接受了秦王子婴投降。秦国历六百多年的艰苦经营,转眼落入自己的臣民刘邦之手。秦国至此灭亡。

秦王子婴杀了赵高,也挽不回秦国灭亡的命运。纵使秦国让子婴投降而拱手送人,这也怨不得秦王子婴,更不能说他不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