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豈能不知道食療的淵源?

養生豈能不知道食療的淵源?

時下養生成為一種時尚和文化,也確實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好處。這要感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養生方法,如何科學養生,用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有必要了解養生中最重要的食療的淵源,可以讓我們追根溯源而不至於一知半解。

食物醫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遠古時代,人類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常常誤食一些有毒的食物,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但有時偶然吃了某種食物,使中毒症狀減輕或治癒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人類逐漸獲得了辨別食物與毒物的知識,掌握了食物治療疾病的性能。

養生豈能不知道食療的淵源?

我國周代已有食醫的分科。《山海經》中曾記述吃各種禽、獸、魚、鳥、草木,除可令人不飢以外,還能治癒癘、瘧、瘻、狂等症。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素問、藏氣法時論》中指出:“毒物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意思是說,藥物的氣味都不免帶有偏性,只是在人體陰陽偏盛有病之時,藥物才能以偏救偏。但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當配合飲食來扶正培本,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藥療與食療對人體的作用,各有所長,但兩者都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養生豈能不知道食療的淵源?

到唐代,飲食療法已經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就有食治篇,這是現存最早的食療的專篇。它分果實、菜蔬、穀米、鳥獸四類敘述。其序雲:“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養生豈能不知道食療的淵源?

孫思邈的學生孟銑,集唐以前食療之大成,編成了《補養方》,後經孟銑的弟子張鼎增補,改名為《食療本草》。此書把食療向前推進了一步。可惜全書早已亡佚,只在敦煌發現所存殘卷。就殘卷而論,內容精審,材料豐富,對食物的鑑定、藥性的甄別,都合乎科學道理。

在食療專著中,元朝的飲膳太醫忽思慧編著的《飲膳正要》,對常見食物醫病的原理、性味、功效等,更有精闢的論述。明朝李時珍也很重視食療,他的《本草綱目》,首列水部,認為:“蓋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飲資於水,食資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本草綱目》中收藏了數百種藥用的果、谷、菜和動物性食品。

養生豈能不知道食療的淵源?

十八世紀之後,人們逐漸認識到食物的基本營養素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現代食物化學的發展,在食療方面又揭開了新的一頁。

瞭解食療的淵源,對於我們科學養生大有指導意義,去偽存真,不人云亦云,使人人享有健康的身體和愉悅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