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和李隆基這些人中,就能力而言,該如何排名?

蕭曉四姑娘


唐朝李淵等五帝按照治國能力排名 很多人都會覺得是李世民 但事實讓人大跌眼鏡

一、李淵治國能力。

李淵是傳統評價中最被低估的開國皇帝——因為李世民為了宣傳自己奪位的合法性,不得不貶低老爹。但《舊唐書》的這個評價對李淵很貼切:

“決神機而速若疾雷,驅豪傑而從如偃草”

李淵能夠7年一統天下,最關鍵就是兩個因素:

1、決策。

李淵的決策主要有:

A、和突厥聯盟,安定自己的後防,避免多線作戰,給了唐朝用7年時間一統的外部環境。

晉陽起兵時,李淵就以劫掠財物為條件和突厥始畢可汗聯盟。就用500突厥兵保障了李淵從起兵到奪取長安不被突厥攻打晉陽根據地。

武德3年突厥開始進攻唐朝,李淵利用東西突厥汗國矛盾,和西突厥聯合夾擊東突厥,只是東突厥沒有能力大舉入侵唐朝,保障了唐朝繼續統一戰爭。

B、攻下長安不自立為帝,擁立隋煬帝兒子楊侑為皇帝,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得到原本支持隋朝臣民的擁護。

C、善於招撫各割據勢力。基本上唐朝很多名將都是投降過來的。李淵自己培養出來的很少。李靖、李績、尉遲恭、蘇定方、程咬金等等都是投降過來的。

2、用人。

在投降李淵的人中,很少出現反叛的情形。除了李密等少數本身有逐鹿中原野心的人,大部分人都安心為李淵效力。李淵在一統後也沒有出現殺功臣的行為,除了劉文靜因為積極擁護李世民爭奪太子而被處死外:

“人懷漢道之寬平,不責高皇之慢罵”

李淵之所以不聽從李元吉殺李世民的勸諫,正是不想殺功臣的表現。



李淵的武德之治:

1、在官制上,繼續沿用隋朝官制,不至於出現不銜接、不習慣問題。

2、水利政策上,繼續隋朝積極水利政策。624年李淵在關中修建一套給水系統,用黃河水灌溉8萬英畝農田。625年又修建用於漕運的運河。

3、624年頒佈實行均田制,讓人人都有田地可種;同時調整稅捐,減輕受田農民負擔;

4、頒佈武德律,廢除隋煬帝制定的53條繁瑣而嚴苛的政策,實行寬仁的治理政策。

小結:李淵的武德之治,奠定了唐朝的制度和格局,是李世民貞觀之治的基礎。除此之外,玄武門之變後,李淵主動禪位給李世民,讓唐朝繼續保持穩定,而非陷入李淵勢力、李建成勢力、李元吉勢力、李世民勢力的四方混戰,讓得來不易的統一再次分裂。

李世民時期攻取西域

李世民治國能力

李世民雖然從武德九年8月,通過李淵禪位而即位,但直到貞觀3年,李世民才得到完全的親政權力:

李淵在武德9年8月,雖然禪位給李世民,但最終決策權還在李淵手裡:

“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

先讓李世民處理,然後在報備給李淵做最終決定——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實質上權力和武德二年之後同樣被李淵委任決策天下軍國大事的太子李建成一樣:

“高祖憂其不閒政術,每令習時事,自非軍國大務,悉委決之。”

武德2年到武德9年的太子李建成的權力,和武德9年8月到貞觀3年李世民的權力,都是一樣的——都負責處理軍國大事,都由李淵進行最終決策。

李世民的貞觀之治:

1、繼續推行李淵制定的府兵制、租庸調製、均田制,發展科舉制;

2、擊敗東突厥、薛延拓,成為天可汗,實行蕃漢兼容、一視同仁的政策:

“自古帝王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視朕如父母。”

3、虛心接受勸諫。

4、和親吐蕃,採取務實的政策——唐朝攻取雞肋地位的吐蕃意義不大。

5、設立安西都護府,恢復兩漢時對西域的統治。

小結: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基本上就是在李淵所規劃的框架下進行添磚加瓦,沒有太多創新。而李世民也是以虛心納諫而出名。別想太多,順著老爹指定的路走,這就是李世民的最大貢獻。至於擊敗東突厥、薛延拓等,也是內部穩定、發展的大唐順其自然的事情。

李治畫像

李治的治國能力

從李治即位後和長孫無忌對話中,可以得到李治的價值觀:

李治是一個務實主義(獻書無用亂)、重視法治(官司多有顏面論)的人。

這和李治還是太子時的懦弱樣子決然相反,這才有《舊唐書》反差極大的評論:

“大帝往在藩儲,見稱長者;暨升旒扆,頓異明哉。”

李治用人能力不比李淵、李世民低,甚至還在李世民之上。李治的大臣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德、張文瓘、魏元忠等,都是李治自己提拔的,而將李世民留給他的輔助大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丟棄一邊。

李淵的大臣,裴寂、劉文靜、蕭瑀、竇威、封德彝、宇文士及、高士廉等人都是李淵提拔的。李世民的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等,除了魏徵和王珪是李建成提拔之外,其餘都是李世民提拔。

李治的永徽之治:

1、提拔新人,廢棄舊人。早期為了銜接和尊重,繼續使用李世民安排的大臣李績、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後期提拔辛茂將等親信。

2、勤政。李世民時期是三日一朝,李治即位後,改為一日一朝,勤勉執政。

3、糾正李世民晚期苛政。還沒有正式登基,李治就下令停止高句麗戰爭和所有工程;即位第二年,下令將所佔百姓田宅歸還百姓。

4、軍事成就巨大。650年平定漠北,657年平定西突厥,設立北庭都護府,660年滅百濟,668年滅高句麗。李治時期是唐朝疆域最大的時期。

李治時期的名將不比李世民時期差:蘇定方、裴行儉、薛仁貴、劉仁軌、王方翼、程務挺、王孝傑、黑齒常之。

5、敢於創新。自稱大帝,封武則天為天后,替代生病的自己進行政務處理,但依然掌握最終決策權;為治理頭痛,不顧武則天勸阻,接受秦鳴鶴在頭頂針灸的建議。

小結:李治的永徽之治是對唐朝從武德之治到貞觀之治的調整和發展。李治以勤政、務實、法治、創新不但讓唐朝成功度過轉型期,還進入了發展高峰。

武則天治國能力

傳統上將武則天時期的治理稱為貞觀遺風,但與其說武則天是受李世民的影響,不如說武則天是李治的徒弟:

武則天跟隨李世民12年(637年入宮,到649年李世民去世),武則天在李治時執政23年(660年李治犯頭痛病開始讓武則天執政,到683年李治去世)。

武則天的治國能力主要有三點:

1、明察善斷。這是很多人在武則天建立周朝後選擇效忠武則天的根本原因。

2、善於利用勢力。針對李唐尊崇道教的傳統,武則天尊崇佛教,得到佛教勢力的支持;為和擁護李唐的士族勢力對抗,善於利用一心進去的庶族勢力進行平衡。

3、善用人才。如狄仁傑等。

宋朝司馬光對武則天的評價比較客觀:

“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稱職責,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

小結:在能力上,武則天和李淵類似。李淵創建唐朝並一統天下,武則天創建武周,並非僅靠李治妻子、唐中宗母親的角色,更多是和李淵一樣因為決策和用人。

李隆基治國能力

李隆基最有的優勢是用人,最大的劣勢也是用人。因為用人而有開元之治,因為用人而有安史之亂。這就反映出李隆基在治國的基本價值取向:信任和授權。

人是李隆基一生成功榮辱的關鍵因素:

因為太平公主,李隆基成為了太子和皇帝;

因為廢后王氏,李隆基襲殺太平公主派系,逼殺太平公主;

因為姚崇、宋璟,李隆基有了開元盛世;

因為李林甫,李隆基重用胡人和庶族對抗世家大族,維持天寶的盛世尊嚴;

因為楊國忠,李隆基因為設置了胡人和庶族晉升的天花板——不能成為朝廷丞相,釀成了安史之亂;

因為唐肅宗,李隆基失去了襲殺安史之亂之辱的機會,變成了太上皇。

重用並信任,這是李隆基從盛世到亂世的一貫態度。



最終排名:

1、盛世角度,武德之治是基礎,貞觀之治是發展,永徽之治是頂峰,貞觀遺風和開元盛世都是調整——貞觀遺風是庶族和士族、佛教和道教兩股風潮的較量,開元盛世是女官和男權、胡族和漢族、儒家和佛道三股風潮的較量。

貞觀遺風和開元盛世都是對頂峰時期永徽之治的轉型調整,因此,李治的永徽之治第一、武德之治第二、貞觀之治第三、貞觀遺風第四,開元之治第五——誰讓你有始無終來個安史之亂呢。

2、能力角度,李淵和武則天都是以決策能力和用人能力為成功關鍵;李世民是用人、納諫兩個能力為核心;李治是勤政、務實、法治、創新四能力為核心,李隆基是授權。

從能力角度,李治第一,李淵和武則天平手,李世民第三,李隆基最末。

最終排名:

李治第一,盛世第一、能力第一;

李淵第二,盛世第二、能力第二;

李世民第三,盛世第三,能力第三,盛世是能力的結果更為重要;

武則天第四,盛世第四,能力第二;

李隆基第五,盛世和能力都最末——治國如同買彩票,中了就發,不中就虧!

號外:李淵和李治都在傳統上認為是昏庸無能,李世民和李隆基都被認為是盛世明君,武則天是唐朝時寬容、唐朝後世因為價值觀問題而嚴肅批評。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但就治國能力,而非綜合能力,五人排名如下:

  第一名,李治。

  唐朝建國後,李淵定國,打下李唐根基。李世民擊敗突厥,北伐高麗,使得李唐根基穩固。不過,真正將唐朝推上第一個巔峰的,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治。

  李世民執政二十餘年,國內人口幾無大的增長,因常年動兵,經濟貧困。若非仗著隋文帝、隋煬帝積攢下的大量錢糧,所謂貞觀之治要大打折扣。

  李治在位時期大不相同,無論是在內政還是外交,都取得輝煌成就。我們常說的大唐疆土東到大海,西到鹹海,那就是在唐高宗李治再任期間。

  李治治國時期,經濟暴漲,人口激增,繁華景象初顯示。李隆基能將李唐推向最高峰,一來是他自己有成就,二來也和李治打下的強大根基不無關係。

  第二名,李世民。

  李世民之強大,世所共知。不過,李世民所謂的貞觀之治水分頗大,他更是歷史上第一個公然干涉史書編纂,大量篡改歷史的帝王。他有才,也深通人性,知道如何揚長避短,知道如何為自己添光增彩。

  歷代以來有不少史學家批評唐太宗名不副實。當代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就認為唐太宗“不過中材”。

  第三名,李淵。

  李淵是被大大低估的一代君王。在現在許多人心目中,大唐之所以能夠建國,幾乎都是李世民的功勞。李淵不過是坐享其成。其實,這與李世民大量篡改歷史有著重大關係。

  毫無疑問的,大唐能夠創立,李淵居功至偉。李淵之下是劉文靜、裴寂,然後才是李世民。

  李世民當時再牛,也不過就是一個十來歲的青年。

  李世民殺兄屠弟,逼迫父親退位,為了證明自己得位的正確性,他當然要貶低父親,貶低兄長,將自己塑造的光鮮亮麗。

  第四名,武則天。

  作為中國唯一被認可的女皇帝,武則天毫無疑問是厲害的。武則天在位期間,雖然殺了不少李唐宗室,打壓了不少李唐忠臣,但是對於百姓,對於國家經濟,還是頗為注意。故此在武則天在位期間,李唐經濟持續發展。

  不過,武則天再強,其實沒有李治強。若非武則天命長,在李治去世之後還活了二十多年,她根本不可能稱帝。

  第五名,李隆基。

  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毫無疑問是厲害的。不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如此成就。就如漢朝的漢武帝,如果沒有劉邦、呂后、文景兩代帝王,辛辛苦苦攢下錢糧,漢武帝哪裡有本錢揮霍?

  李隆基也是如此。清朝的乾隆帝還是如此。中國歷史上這三位帝王都是十分幸福的。


葉之秋


我認為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和李隆基五位皇帝如果按能力排名應該是如下的:

第一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的皇位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奪來的,可以說是逆天改命了。而且大唐的建立也有他很大的一份功勞,並且在位期間開創了貞觀盛世,說他是千古一帝有點過分,但是如果僅僅評為唐朝最有能力的皇帝還是有這個實力的。

第二是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一個女人能過得到兩位帝王的另眼相看,並且還能以李世民才人的身份吸引(勾字不敢打)到李治,並且成功上位,可見她的能力,如果不是李世民的打壓,都有可能在李世民那裡上位。武則天在李治在位期間就開始參與朝政,李治駕崩以後更是一度改了國號,差一點終結了大唐的江山,還好最後她選擇了兒子,要不然也就沒有李隆基什麼事了。

第三是開國皇帝李淵。


開國皇帝才排到第三,可以說這是歷朝歷代最少見的,也能看出來唐朝皇帝的能力都不弱,李淵能成為開國皇帝說明他是有能力的,只是被李世民這個兒子蓋過了,也可能是被李世民修改過的歷史掩蓋了。

第四是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能力是有的,但是也太能作,前半生建立的盛世都被後半生給作進去了,安史之亂埋葬了他的一切成績,如果他後半生不說繼續愛崗敬業吧,即使什麼也不做,他的成就都能趕上他太爺李世民了。

第五是武則天老公李治。


唐朝前期的幾位皇帝都太優秀了,李治在這樣皇帝當中相對來說比較不起眼,而且他慣著的媳婦差一點讓他們李唐變了天,就這一點,他和他媳婦武則天比差遠了,所以只能委屈點排最後了。

以上就是我為五位皇帝排的名次,只是個人觀點,沒有對五位帝王有不敬的意思,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見,也歡迎到留言區留言。

我是歷史白話君,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不忘昨天!

歷史白話君


第一名:武則天

尊稱中國武后,甚至是天后,當時並稱二聖,大家都知道,所謂的二聖,其中的李氏皇帝不過是佔了一個姓氏和古代家天下的光而已,真正打理朝政,決策國家事務的人就是武則天,一直到她加尊號曰聖神皇帝,把正統的皇帝降為她的繼承人。武則天在當時當上皇帝的困難指數三顆星,治理國家三顆星,個人魅力五顆星。

第二名:李世民

中華歷史上少數的幾個千古帝王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思想家,國家統帥,集萬千才華於一身,明明可以靠家室吃飯,偏偏靠能力,真是浪費。李世民的傳奇功夫可以概括為,建國功第一,拓土功 第一,治民功治臣功也是bug般的存在,當皇帝困難指數四顆星,治理國家四顆星,個人魅力五顆星。

第三名李淵

作為唐朝開國始皇帝,沒兩把厲害的刷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個人覺得他比當時有能力跟他相比較的軍閥,更重要的一點是,教育培養兒子上,李淵培養的兒子那可都是萬人敵的角色,太子建成,前期的軍閥勢力基本上是一人領兵打下來的,只不過後期被老爹選為繼承人留在了老窩,沒了領兵開疆擴土的風采了,老二世民,手下強將如雲,管理有方,基本上沒有敗仗,當時厲害的軍閥都被他一一剿滅,老三元吉,鎮守一方,驍勇善戰,為建唐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虛構者四子元霸,力槓千斤,恨天無環恨地無把的存在,李淵培養兒子確實的牛的一塌糊塗。當上皇帝困難指數:四顆星,治理國家:二顆星,個人魅力:二顆星

第四名李治

李治在經過了爺爺的吞併軍閥建立唐朝,老爸的開疆擴土貞觀之治之後,簡直可以稱之為躺贏,爺爺老爸為他留下了眾多的文武精英,完全讓他有了信心爆棚的感覺,依仗著老爸的遺產,光環加身用了武將先滅突厥,再滅百濟,後滅朝鮮,領土到了頂峰,用了文臣使人民安居樂業,幸福指數嚴重超標,被世界稱為天朝,只是身體託了後腿,感情也託了後腿,因為自己的性情差點沒有亡國滅族,當皇帝困難指數:一顆星,治國四顆星,個人魅力:一顆星

第五名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孫子,這個人咋說呢,感覺前期和後期不大像一個人,這還真得讓歷史學家好好研究研究,李隆基主政期間是不是後期也和他爺爺一樣因為身體欠佳,退居幕後,主政另有他人致使國家大亂,奸臣叢生的,李隆基前期勤政愛民,治文定武,開創了開元盛世,一代明君,後期懦弱好享受 致使奸臣亂政,好色誤國,致使安史之亂,差點成了亡國之君。當上皇帝困難指數:一顆星 治國:兩顆星 個人魅力:負值


年輪裡的日子


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這五人,可以說大唐王朝(包括武則天的武周在內)最出色的五位帝王,也是大唐盛世的五位締造者,自李隆基以後,大唐盛世不復存在。

如果說以綜合能力而言,非要對這五個人進行排序,我個人的答案是這樣的:李世民>李淵/李治>武則天/李隆基。

毫無疑問,李世民是五人之中綜合能力最強的一人,文治武功,樣樣都能拿得出手!

在大唐建立的過程中,李世民南征北戰,先後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可以說大半個大唐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在大唐建立之後,李世民在位期間攻滅了東突厥,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等西域國家,被尊稱為天可汗。主席評價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而在文治方面,李世民同樣相當不俗,在位二十三年,虛心納諫,政治清明,讓百姓休養生息,讓大唐從之前的戰亂中恢復過來,並開創了貞觀之治,開啟了盛世大唐。

緊隨其後的則是李淵和李治。

李淵作為大唐的開國皇帝,能力並不差。李淵從太原起兵到建都長安,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李淵的兒子們太過於出色,導致了李淵的光芒被掩蓋。但是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真正的決策者是李淵。只是,在後來李世民的有意無意的操作下,李淵的能力被後人所忽略了。

李治,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主。但實際上並不是,李治雖不是開創之君,但確實一個很好守成之主。在李世民的鋪墊下,李治把大唐的疆域擴大到了巔峰,還消滅了李世民一直未能消滅的高句麗。如果說大唐最盛之時,當推李治時期。只是由於李治的身體不好,才導致武則天這個中國歷史唯一的女皇橫空出世,讓李治揹負了闇弱的汙名。



排名最後兩位的當是武則天和李隆基。

武則天確實很了不起,在男權社會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女皇,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武則天的手腕相當出色,她利用李治在瓦解關隴軍事集團的機會出位,然後在李治晚年身體不好的時候趁機把手深入了朝堂,並牢牢把控住了朝政,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有一套,任用狄仁傑等人才,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武則天時期,府兵制崩壞,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伏筆;其次,在武則天時期,突厥脫離唐朝的統治,唐朝的疆域開始大幅度縮水。這些問題都是不可忽視。



早年的李隆基應該也是一位英雄人物。早年的李隆基就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一道從韋后手中奪下大全,將自己的父親李旦推上了皇位。登基後,李隆基在除掉太平公主極其黨羽之後,開始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局面。然而,晚年的李隆基寵幸楊玉環,在治理國家方面算是比較昏庸了,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徹底的斷送了大唐盛世!


以上,僅僅是個人意見,歡迎大家討論!


小鎮月明


單純從能力角度排名,我認為的順序是李世民、李淵、李隆基、武則天、李治。

李世民是文武雙全的天才型人物。

李世民從青年時期跟隨李淵起兵,就體現了優秀的軍事、政治能力,是李唐開國最大的功臣之一,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天下是李世民親手打下來的;繼位之後,一邊恢復經濟、一邊理順朝政、建立制度,貞觀之治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政治最開明、思想最活躍的時期。同時,李世民又把中原政權推上了中國古代軍事最強盛的巔峰時刻,可以吊打周邊各國,天可汗之名是周邊各異族被打服了才送上來的。

尤其要注意的是,李世民時期的向周邊各國開戰,都是有目的、有步驟的國家戰略行為,其先後順序、戰略方向都符合大唐王朝的發展需要,打一仗勝一仗,勝一仗大唐領土擴大一大塊,並非盲目的窮兵黷武。

這種戰略思維和大局觀最為體現一個帝王能力,中國古代皇帝當中,可能只有秦始皇在這方面可以與李世民相提並論。所以,李世民當之無愧的是千古一帝,從心胸到能力再到功績都是無人能比。

(李世民)

李淵不比李世民差多少,但當皇帝太晚了、太短了,沒有太多機會施展。

李淵青年、中年在隋王朝也是風雲人物之一,在楊廣百般懷疑限制的情況下,還一直能夠平平安安,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地方;

起兵反隋也是當斷則斷,抓住稍縱即逝的一個機會,把身家性命全部投入進去,這對一個五十多歲的古人來說並不容易。李淵要是不起兵,無論將來誰當了皇帝,他一樣還是唐國公,而李淵就敢於下這個決心,並取得了成功;

李唐建立之後,李淵在位短短9年內基本上統一了中原,雖然是李世民、李孝恭等人南征北戰的功績,但李淵運籌帷幄居中指揮策劃,也體現了一個帝王的高超能力。

以前我的文章當中也分析過,李淵對朝政和軍隊的掌控非常嚴密,只是李世民更為優秀,玄武門之變在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可能發生、更沒有成功可能性的一次行動,屬於不可抗力,李淵被逼退位不能代表能力不強。

(李淵)

李隆基是智商、情商雙全,但大局觀略差,缺少逆商。

李隆基能力不差,年輕時交朋友就能結交一批禁軍,靠這些酒肉朋友就敢發動政變併成功當上了皇太子,智商、情商、運氣都不差;繼位之後任用名臣、狠抓吏治、發展經濟,唐王朝國力在李隆基手中達到了頂峰。

但李隆基這一輩子太順了,當皇帝時間也太長,犯了很多錯誤。前期最大的錯誤是沒有把國力轉化為軍事勝利,缺乏居安思危意識,並建立節度使制度埋下了安史之亂的隱患;後期錯誤更多,一方面是盛唐偉業讓他志得意滿,失去了對局勢的正確判斷,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人敗壞了政治風氣;另一方面是安史之亂後突逢危局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錯誤應對,加重了安史之亂對唐王朝造成的破壞。

(李隆基)

武則天是個只會用錘子的選手,智力不差,大局觀弱、綜合能力不全面。

武則天能力當然也是一般人水準之上,在唐王朝所有皇帝當中排七八名沒問題。

但武則天缺乏一個成熟政治家善於合作、妥協、交易的行事風格,更多的像傳說中的馴馬故事一樣,一味強硬壓制對手,手段比較單一,並且小心眼、好面子。

這也就是她利用了李治的無能把皇權推到了頂峰,換任何一個朝代、包括唐王朝的其他任何一個時期都當不上女皇帝。

李治,當初生下來直接掐死就好了。

李治,實際上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繼秦二世、隋煬帝之後第三個二世而亡的大一統王朝末代皇帝,唐王朝在李治手中滅亡了一次。李治時期,唐王朝政治、軍事全面失敗,政治上失去了貞觀時期君權、臣權平衡的政治風氣,變成皇權獨大,為武則天篡唐打下了基礎;軍事上顧此失彼,全面停止了對外擴張。

總之,李治可以說是除了唐懿宗之外唐王朝最差的幾個皇帝之一,也就是李世民給他留的家底比較厚,否則早就敗光了。

(李治)

有人說李治時期唐王朝疆域面積最大,這裡稍稍多說幾句李治時期唐王朝疆域哪裡來的和李治丟了哪些領土:

第一,青海吐谷渾。

李世民時期臣服了吐谷渾,青海成為大唐領土,吐谷渾勢力成為大唐抵禦吐蕃下高原的第一道屏障。李治時期對吐谷渾支持不力,吐谷渾被吐蕃徹底滅國,青海吐谷渾故地被吐蕃佔領。這是唐王朝開國以來丟失的第一塊領土,也是李治手裡丟的第一塊領土。從此,隴右、河西走廊失去了青海的戰略緩衝,唐王朝開始直接面對吐蕃的軍事威脅;

第二,朝鮮半島。

李治時期先拿下了百濟和高句麗,這是延續李世民消耗高句麗國力戰略取得的結果。但是,朝鮮半島大部很快就被新羅佔領,唐王朝再無法控制朝鮮半島南部,與當年隋煬帝接受高句麗道歉投降就退兵犯了同樣錯誤。也就是新羅後來還算老實,否則李治罪過就更大了。這是李治丟的第二塊領土;

第三,中亞十六州都督府。

李世民時期開始進行西域攻略,是為了策應波斯薩珊王朝復國勢力和中亞各國抵抗大食的東進,同時保護陸上絲綢之路。當時穩紮穩打,一口一口從西突厥勢力範圍割肉,毫不激進。從後期西域原西突厥勢力叛降不定就能看出,西域治理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沒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哪裡談的上與大食爭奪中亞?

而李治上臺後,剛剛平定了西突厥叛亂,就急迫的任命波斯王、在波斯故地和中亞設置十六州都督府,把大唐疆域推到了中亞、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但這毫無意義,大食離中亞近,還聯合了吐蕃與大唐反覆爭奪安西四鎮,安西四鎮位於大唐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上,與長安本身就有數千裡的路程,這裡發生戰爭,對再往西數千裡的中亞更是無力支持。於是,十六州都督府很快就被大食攻佔,這是李治丟的第三塊領土。唐王朝疆域最大的一刻只維持了區區數年,這種疆域有意義麼?

第四,蒙古高原。

李治時期失去了對蒙古高原突厥勢力的壓制,後突厥重新興起,在安北都護府的眼皮底下完成了重新統一,並在武則天稱帝后重新獨立,蒙古高原得而復失。這是唐王朝丟的第四塊土地,雖然當時李治已死,但根子出在李治身上。


另外,西域西突厥勢力在李治時期反覆叛降,薛仁貴、蘇定方等人不斷地從東到西,又從西到東,結果哪邊也沒處理好。李世民時期這些勢力不敢反叛,李治時期就膽子大了?無非是用人不當、策略不明。包括契丹、奚,都敢在李治、武則天時期反叛,不得不說這兩口子治國能力是有問題的。

更不用說李治連武則天都對付不了,他可不止一次要廢掉武則天,又是利用上官儀,又是利用道教,被武則天輕易弄死了上官儀、興盛了佛教而化解。所以我個人一直對李治的能力非常的不認可,吃老本吃成這個熊樣,死後怎麼有臉去見李世民?

(大唐疆域面積最大的短短一刻,這時已經丟了朝鮮半島和青海)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李治,咱們通常說他是武則天的老公,就像恆星之間比亮度,稍微暗點的,差好幾個等級。武則天進宮是去嫁李世民的,雖有短暫的溫存被賜名“武媚娘”,但顯然不是李世民的菜,一直在宮中做“才人”,12年。

李世民與李隆基這兩位李家皇帝,前後相隔百年一生經歷卻極為相似。兩人都不是長子,都是因為發動政變成功而登上帝位,兩人都有一段輝煌歷史貞觀之治與開元之治。他們最主要的不同之處是:李世民只活到50歲,李隆基卻活了78歲,李世民的短命保全了他那有道明君的光榮稱號。

李隆基多活20多年,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從有道明君蛻變為無道昏君,成了典型的兩截人物。其實,李世民的晚期已經出現了蛻變為無道昏君的苗頭,魏徵的《十漸疏》可以作證。幸虧他早死,後人對他的評價也只好匆匆畫上個句號。

古今中外,許多大人物都吃過小人的虧,談起小人,無不談虎色變。因為敵人好防,小人難防。他就在你身邊,對你巧言令色,你一不小心,就會上他的當。大人物栽在小人手裡的事,代代都有,唐末與明末一些皇帝甚至一再死於小人之手。

惟有武則天當權四十多年,既敢重用小人,又能駕馭小人,一批一批地放手使用,又一批一批地收拾乾淨,其手腕確有過人之處。 李隆基的能耐遠遠趕不上武則天。武則天總能把小人玩弄於股掌之上,李隆基則是常被小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兩人的差距實在是太遠了。題主的問題答案不就一目瞭然了麼?個人的觀點,大家有什麼更好或不同的建議麼,歡迎你的多多關注,同時期待你的點評,評論區大家一起來分享歷史吧,天天開心歷史。

天天開心歷史


在我看來,這五個人的能力排名應該是武則天第一,李世民第二,李隆基第三,李淵第四,第五自然是李治。為什麼這樣排?下面我就說一說這幾位皇帝的文治武功便可一目瞭然。

先說一下排名第五位的李治。李治是李世民的嫡三子,應該是以上幾位皇帝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他上位是因為他投了個好胎。他的生母是李世民的髮妻長孫皇后的嫡子,他因身體病弱無爭,而嫡長子李承乾與嫡次子李泰因想謀反篡位,相繼被李世民所廢,皇位便如天上掉餡餅一樣落在了李治頭上。

李治上位以後,又僅納父親的才人武媚娘,還不辯是非,廢了自己的元后,將權柄逐漸交給武媚娘,把到手的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了武氏,這樣一個敗家子,有他提名已是幸運了,哪裡會有高名次?

第四名李淵,唐朝開國皇帝。登基前各路義軍蜂起,正是亂世英雄輩出的時候,李淵出身貴族家庭,有權有勢有人有力,他聽二兒子李世民勸說,趁亂起兵,各路義軍紛紛投奔,可以說登基前除了幾路反王,基本沒什麼阻力,縱是有些阻礙,在後方有大兒孓李建成幫助,在外憑二兒子平定戰亂,他本人卻似太平皇帝,毫無建樹,不僅如此,他統治期間,出現三方政令(皇帝李淵,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並行的局面,太子與秦王兄弟不合他無力轄制的情況。甚至在兄弟爭權的過程不能果斷解決問題,這樣一個皇帝雖也算開國皇帝,能力確實強不到哪裡去。讓他排到老四不虧他。

第三名,李隆基,唐玄宗。唐玄宗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登基的過程也不容易,因為中宗軟弱,韋后禍亂宮幃,朝庭一片汙煙瘴氣,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勁政變,登上帝位,然後勵精圖治,奮發圖強,任用姚崇宋璟為相,政治一片清明。並開創了有名開元盛世,只不過後來沉迷女色,逐漸昏庸,拉低了自己的排名。不然他與李世民實在難分伯仲。

第二位李世民,李淵的二兒子,也是唐朝開國的實際奠基人。此人政治嗅覺靈敏,當隋朝未年群雄並起時,他及時勸說父親舉起義旗,並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招納天下英才志士,為大唐打下了大半江山,並抓住機會,發動玄武門政變,一舉擊敗了太子建成。登上了皇帝寶座。李世民登基後,不計前嫌,善待前太子的李建民的部下和謀士,穩固了江山,開拓了國土,開創了貞元之治,為百姓們的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名,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作為一個女人,要勝過那麼多男人。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里立足。就憑這一點就可以傲視群雄,更何況,武則天在位期間,其文治武功,一點不輸於歷代皇帝。不但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將中國的封建社會的盛世推向了一個高潮。


萍風竹雨123


提問的幾人中,李世民當排在第一,李世民與其父李淵同屬建國者,李淵還在隨朝為官時就有預謀,但李淵為人謹慎,心中計謀從不外露,特別機密的事也只和李世民商議,李世民足智多謀,尚未起事時就幫其父化解了許多危機。

舉旗之後,李世民一直充當主帥,南征北戰,左衝右突,為唐朝打下大半江山,在李氐團隊貢獻最突出。

唐朝建立後,李淵褝位給李世民,李世民開啟了萬世流芳的貞觀之治,在世界上,大唐被尊稱為天朝,享有極高的榮譽,大唐在國際上聲望很高,周邊國家主動來朝,李世民執政時期,少有外族犯邊者。

總的來說,戰爭時期,李世民是一位合格的軍事家,治國理政,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處理國際事物中象個外交家,唐朝當數第一。

第二位則應該屬於武則天,武則天曆經坎坷,從先皇嬪妃演變成當朝皇后,箇中手段,空前絕後,沒有經世絕倫的謀略,完成這兩個角色的轉換是痴人說夢。

武則天登上女皇寶座之後,表現依然不俗,需知同樣作皇帝,武則天這個皇帝比李世民那個皇帝難作得多,首先,武則天開創了女人作皇帝的先例,而且她有人們難以接受的身份兌變經歷,權力集團及世俗都對她有極深的敵意,還有世人對女性的偏見,權力層對女性的蔑視,種種桎梏,武則天首先要突破這個圍城,才能談其他。

武則天兵不血刃,遊刃於權力顛峰,無聲無息的築牢了自己的皇位,她不僅僅要謹防李氏集團對皇權的反撲,還要注意武氏家族對皇權的偷窺,她要從中尋找平衡,才能保持局勢穩定。

武則天統治期間,政局穩定,她政治家、思想家的魅力體現在她用人的舉措上,開創科舉制度,為積累人才打通了泉眼,武則天選撥的忠臣良將千古留名,不得不承認是她幹部政策的巨大成功。

因為她是女皇,和別的皇帝獲得一樣的成功,她卻要付出雙倍的努力,武則天還位於李氏皇權,還有死後的無字碑,都是她智慧的體現,無愧第二。

李隆基理當排位第三次,他治國有方,遇事頭腦清晰,判斷準確,行動果敢,從不拖泥帶水,殺死婉兒,不留後患,比李淵強,

李淵很冤,作皇帝僅僅曇花一現,還沒悟出作皇帝的真諦,就被迫禪位,這與他性格內儉,深藏不露遇事考慮太多,不願決斷有關。如果不把李治同期排名,李淵第四都夠不上。

李治就沒有分析的價值了。


風嚎777


第一李士民:李七民做秦王時,替父出爭,爭戰四方,大唐多半江山是李士民打下的。他殺兄逼父做上皇帝雖然說不上光采,可也證明了他確實有能力:再加上貞觀之治,在治理國家方面也體現’他超強的能力。第二武則天,她做為一個女人,在那個封建男權時代,從最低的先帝才人,做上後來的高宗的皇后,有多麼不易:到最終登基做上皇帝,改唐為周,她一生都在跟封建:貴族勢力,男權主義做鬥爭。沒有超強的政治家的智慧,膽識和氣魄能做到嗎?她還是一個革新派。她參政到執政,從政半個世紀。把國家治理的國富民豐:她的功績不亞於任何一個男皇帝。第三李淵他是大唐開國皇帝,創建了大唐百年基業功不可沫。第四李隆基,創建了大唐的開元盛世,晚年做的有點差,最後被逼讓位。李治最後,李治其實很好的皇帝,因為太善良沒能發揮本來才志。這是我個人看法,對不對希望大家評論。寫的不好勿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