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為何要匆匆殺了和珅?

菩薩我想對你說


簡答:對於和珅,需要羅嗦幾句。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滿族,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等,滿洲正紅旗人,清乾隆時期的著名權臣、善經營投機,理財能手。說實話,和珅是個精明強幹的人,善於揣摩和準確把握乾隆心理。辦事圓滑,故深得乾隆帝的寵信。

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常保家中,三歲時,母親因難產而去世,臨終時產下弟弟和琳,父親常保在和珅九歲時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親的一位偏房的保護,和珅、和琳兩兄弟才能免於被後媽趕出家門。和珅喜愛學習,後來考上鹹安宮(滿族官辦學館),系統學習四書五經,精研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得授課老師吳省欽、吳省蘭的喜愛和推崇。據《郞潛紀文》記載,和珅以官學生身份充當清廷護衛校尉。因回答乾隆提問、處事圓滑、辦事得體,得到乾隆賞識並越級提拔。後通過李侍堯案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進一步獲得乾隆的寵信。以後,歷任(躍升)戶部尚書、議政大臣、御前大臣、補鑲藍旗都統、正白旗調補都統、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軍機領班大臣等職。乾隆還將自己的小女十公主下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為妻。因此,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皇帝的寵幸、權力的成長,他個人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利用職務和辦差之便,私自經營自家的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餘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和貿易聯繫。和珅曾擔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眾多關鍵要職,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嘉慶皇帝愛新覺羅. 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乾隆帝第十五子。廟號仁宗睿皇帝。父親愛新覺羅. 弘曆,母親魏佳氏。顒琰1795年繼位,遵乾隆帝為太上皇,顒琰名為皇帝,實權仍然操縱在乾隆帝手裡,嘉慶不過就是個擺設、傀儡而已。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去世,嘉慶帝終於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顒琰對乾隆時期的弊病:文官阿諛奉承,貪汙腐化;武官無所作為,冒功邀賞;地方官吏營私舞弊、搜刮民脂民膏等現象深惡痛絕。特別是對和珅驕縱跋扈,門生故吏、黨徒隨員眾多恨入骨髓。

小編問,嘉慶為什麼要匆匆殺掉和珅,主要因為:和珅權勢極大,是嘉慶執政的攔路虎和絆腳石。若不打倒和珅,嘉慶就難有作為。假以時日,和珅很有可能架空嘉慶,甚至嘉慶的政權不保。因此,嘉慶如果想要保持自己的政權,就必須以快打慢,為首的就是必須打倒和珅,剷除元兇。過去四年,和珅有太上皇乾隆的保護,嘉慶皇帝對和珅無可奈何。現在乾隆西去,和珅就沒有了保護傘可撐,殺和珅就相對容易一些。為實現自己的意圖,也就是嘉慶和和珅對峙期間,嘉慶有意任命和珅為乾隆治喪事物總管,暫時穩住了和珅等人。嘉慶要做的就是找到藉口、以待時機罷了。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八,根據給事中王念孫的彈劾,嘉慶帝終於找到藉口和機會,立即下旨將和珅及其追隨者戶部尚書福長安革職下獄。僅僅過了十天,也就是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嘉慶列出和珅十八大罪狀,令其自盡。也就是說,在乾隆帝死後的第十五天,嘉慶帝就急著賜和珅懸樑自盡,和珅死時年僅四十九歲。和珅死後,嘉慶帝為絕後患,命令將和珅府邸(除十公主和豐紳殷德居住地外)全部封存充公,和珅府邸今天尚在,也就是今天北京的的恭王府。財務抄沒,家丁充軍,婦女為奴。據史書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和珅當時所聚斂的財富價值約:八億兩 至 十一億兩白銀之間。和珅所擁有的黃金、白銀、珠寶,加上其他古玩、珍寶,字畫等,超過了清朝政府當時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所以,民間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說。


聊以自娛2


清朝的和珅大家都非常熟悉,從《宰相劉羅鍋》到《鐵齒銅牙紀曉嵐》,王剛老師扮演的和珅在人們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實和珅可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美男子,但更著名的是,和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貪官。



和珅到底有多貪呢?據史料記載,抄和珅的家抄出了大約9億兩白銀,也就是相當於當時全國兩年半的財政收入,正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不是沒有道理的。



和紳在位期間,因為善於揣摩聖意,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恩寵,因此,專權20多年。他勾結了外部的封疆大吏、領兵打仗的官員,更是能夠影響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正所謂是權傾朝野,不可一世。這在整個清朝從努爾哈赤到末代皇帝溥儀都是絕無僅有的大貪官!

由於乾隆皇帝晚年。變得腐敗荒淫,窮奢極欲。六下江南,處處灑金。以至於整個國家生活奢侈成風,因而使得乾隆末期國庫空虛,朝政腐敗,貪賄成風,王朝危機四伏 ! 然而當了三年皇帝的嘉慶,和珅的所作所為嘉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只是由於太上皇乾隆帝,他也沒有權利去辦理和珅,但卻對和珅恨之入骨。



就在乾隆皇帝駕崩之時,大喪之日,殺和珅嘉慶帝是為了錢還是為了人呢?嘉慶皇帝是一位非常節儉的皇帝,一直效仿他的爺爺雍正,勤儉節約。然而乾隆皇帝給他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國庫空虛,全國貪腐成風,因此他必須殺了和珅,以敬效尤。然而,選擇在大喪之日殺了和珅,可見嘉慶皇帝對和珅的恨已經深入骨髓了。 因此,乾隆一死,鋤奸行動就立即開始了,有大臣朱珪為他當參謀,嘉慶皇帝把這件事辦得非常漂亮。


他讓和珅為乾隆皇帝守靈,把和珅軟禁在了乾隆的靈堂上,這樣就切斷了和珅同外面的聯繫,即使和珅手握重兵,也沒有辦法調動。緊接著嘉慶皇帝開始調動輿論。讓一個人向朝廷上奏摺,列舉和珅的罪狀。因此,嘉慶皇帝就藉機免去了和珅的所有職務。



由於有人帶頭,全國各地所有的官員紛紛表態,站隊嘉慶,因此嘉慶皇帝得到了輿論的支持,派人查抄了和珅的家。查獲了無數的金銀財物,房產,嘉慶皇帝一下子得到了相當於全國兩年半的財政收入。因此嘉慶初年,用這筆鉅款,緩解了國家的財政危機!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大表哥說史


乾隆剛一駕崩,葬事還沒有辦完,嘉慶就匆匆的對和珅下了殺手。

那麼和珅和嘉慶之間到底有什麼過節呢?

話說在乾隆把皇位傳給嘉慶的時候,乾隆並不想把玉璽一起傳給嘉慶。他還想自己掌管朝政,只不過給嘉慶皇帝一個虛名。

不傳玉璽給嘉慶,其實就是和珅給乾隆皇帝出的主意。

嘉慶知道這件事之後,肯定是不高興的了。但是,他又不能發作,畢竟這個決定最終是經過他的父皇乾隆同意的。

大臣們看到嘉慶登基的時候,並沒有傳國玉璽。他們都覺得這件事做的不怎麼地道,天底下那裡有,沒有傳國玉璽的皇帝呢?他們反正是沒有聽說過。

劉墉和紀曉嵐因為深受嘉慶皇帝的倚重,這時候他們兩個就負責去找乾隆皇帝去討要傳國玉璽去了。

總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說服乾隆皇帝,把玉璽也一起交給嘉慶。否則,這個皇位還是讓他乾隆當把,等什麼時候,他想交出玉璽的時候,在傳位給嘉慶。

紀曉嵐和劉墉給乾隆講了一番道理,乾隆還真的聽力進去了。

他把傳國玉璽交出來之後,嘉慶才算完成了登基大典的。

你說這樣在背後給嘉慶皇帝穿小鞋的和珅,怎麼可能會受嘉慶皇帝的喜愛的。

還有嘉慶皇帝的老師朱珪,本來他是嘉慶皇帝的心腹,但是和珅一直仗著乾隆的寵愛,從中做梗,把朱珪掉到了外面去任職,不讓他繼續為嘉慶出謀劃策。

這就更加加深了嘉慶對和珅的成見與痛恨。

和珅和嘉慶的過節還有很多,這在當時的朝中,很多大臣,都是心知肚明的時期。可以說嘉慶對和珅的恨,是深入骨髓的。

所以,在乾隆皇帝一駕崩後,嘉慶就把和珅給軟禁了起來,不讓他和外面的人接觸,更不讓他回家。

在得知嘉慶要殺和珅之後,沒有一個人敢向嘉慶皇帝求情的。

若是說有的話,也僅僅只有和珅的兒媳婦,也就是乾隆嫁給和珅的女兒。她求嘉慶的時候,也僅僅提及的是讓嘉慶不要滅他們家的祖。

嘉慶答應了她,說只處死和珅一人,和其它人是沒有關係的。並且在抄了和珅的家之後,嘉慶還特意給他們留下了一些財產,算是對他們不薄了。

我們再說紀曉嵐為何不救和珅呢?

因為紀曉嵐與和珅根本就沒有什麼交情,他們兩個無論是年齡,還是官品都差了很多。

紀曉嵐要比和珅大二十六歲,但是,紀曉嵐的官要比和珅小很多。和珅是六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國務院總理,而紀曉嵐頂多就是一個省級幹部。他們之間相差太多了,只是同朝為官,根本沒有什麼交情可言。

所以,在嘉慶要處死和珅的時候,紀曉嵐不為和珅求情,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大家不要被影視劇影響,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經常搶和珅的風頭,讓和珅顏面掃盡,下不了臺,這些都是胡扯的內容,真實的歷史上,紀曉嵐根本不敢挑戰和珅。


史學達人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當了三年太上皇的乾隆皇帝駕崩於紫禁城養心殿。沒有了靠山的和珅也走向了覆亡的道路。初五,在嘉慶皇帝授意下,大臣紛紛上疏彈劾和珅。初八,嘉慶帝革除和珅所有職務,交刑部收監。

正月十一日,嘉慶宣佈和珅二十大罪狀,並通報各省督撫。十八日,朝臣建議將和珅凌遲處死,立即正法。而嘉慶皇帝認為和珅畢竟曾為重臣,為了維護國體,賜白綾令其自盡。

就這樣,剛剛親政的嘉慶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殺了和珅。嘉慶之所以要匆匆殺了和珅,更多地是希望快刀斬亂麻。當時正是乾隆皇帝的喪期,而和珅又是乾隆的寵臣,為了保存先皇顏面,必須快速處理;此外,和珅當權二十餘年,朝野滿是其黨羽,為了安撫相關人員,避免朝野震動,嘉慶主要懲處了和珅及其關鍵黨羽。


老照片


其實嘉慶早就想弄死和珅了,只是之前乾隆皇帝還活著,並且還掌管這軍政大權,和珅又是乾隆一手提拔起來的,雖然貪贓枉法人盡皆知,但是嘉慶再怎麼著乾隆活著時還是得給自己爹留面子的,所以乾隆就是和珅最後的一張保命牌,乾隆一死和珅自然也就完蛋了。

其實要知道在乾隆晚年,吏治是非常腐敗的,後來退位讓嘉慶上,但是問題時嘉慶沒實權,好多想幹的事情還是幹不了,和珅在乾隆退位後,一度擔當了兩人之間的傳話筒,甚至嘉慶在很多時候還要在和珅面前謹言慎行,怕幹錯什麼事和珅到乾隆那告他的狀,這完全就是赤裸裸的藐視嘉慶,可想嘉慶是有多恨和珅的,更何況朝政在乾隆晚期,很多大臣可以說為和珅馬首是瞻,甚至把和珅叫二皇帝,而不是嘉慶,這也是嘉慶絕對不會放過和珅的原因之一。

嘉慶在搞和珅的時候,二十條罪狀有這樣的一些內容,(2)“上年正月。皇考在圓明園召見和珅,伊竟騎馬直進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無父無君,莫此為甚,其大罪二。” (3)“又因腿疾,乘坐椅轎抬入大內,肩輿出入神武門,眾目共睹,毫無忌憚,其大罪三。” (4)“並將出宮女子娶為次妻,罔顧廉恥,其大罪四。”

可見和珅的一些罪放今天來講其實就是他不給皇帝面子,官做大了摸不清楚自己是誰了,另外嘉慶非殺和珅不可的原因,其實是是為了殺和珅立威,整頓朝綱,這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乾隆晚期和珅權傾朝野,誇張點說,只要是個人都知道要辦事,先給和珅賄賂,歷任皇帝其實最忌諱的就是結黨營私,所以乾隆一死嘉慶立刻開始搞和珅,但是乾隆真不瞭解和珅嗎?我覺得乾隆才是最瞭解和珅的,但是為了給自己兒子以後鋪平路,必須養肥和珅罷了。


玄坤


另類君答題開始^_^

本次答題大約需要350個字。

嘉慶殺和珅動作太快,殺的很著急,但仔細想想,他殺和珅是厚積薄發,預謀已久的想法。

嘉慶之所以殺和珅,全是拜乾隆所賜。

乾隆是史上少有的活著時主動禪位的太上皇。他因為在位時間不能超過康熙的承諾,在掌權60年後將皇位傳給嘉慶,但權利慾太大不想放權,就讓嘉慶這個皇帝繼續呆在王府,而他自己依然盤踞皇宮內處理政務。

當時高出很多屌詭的場面,大臣們晨起到王府“面聖”,所謂上朝,然後再去皇宮見乾隆給太上皇請安,上奏摺,處理政事。

乾隆獨攬朝綱倒還算了,嘉慶身為皇帝,給家人辦婚喪嫁娶之類的事情都得聽他的。乾隆窮奢極欲花錢如流水,可兒子嘉慶身為皇帝,老婆死了的喪葬費用都要一切從簡!

簡而言之,乾隆活著時把嘉慶欺凌的夠嗆,這期間作為乾隆的寵臣和重臣,和珅責任之重大不可推脫,嘉慶憋了一肚子火,卻不能將乾隆開棺鞭屍,但總得出這口惡氣吧,然後腦滿腸肥而且損公肥私的和珅進入嘉慶的視野之中!

好吧,就是你了!


另類文史


和珅作為乾隆皇帝的心腹為何死得那麼慘?歷史上每當改朝換代那麼必將引起腥風血雨,到了嘉慶皇帝這也不例外。嘉慶皇帝的爺爺的爺爺就是順治皇帝,當初順治皇帝剛剛得到皇位也是如此,順治皇帝在多爾袞死後沒有幾天把多爾袞的大部分親信全部處死,加強皇權,康熙皇帝也是如此,擒鰲拜就是個例子。嘉慶皇帝處死和珅其實也和前面一樣,畢竟和珅在朝廷叱吒幾十年,必定有不少親信黨羽,如果不除掉其中的頭目難以控制朝廷。

並且和珅已經具有對抗朝廷的力量,和珅在乾隆時期六部尚書基本他都做過,而且是大學士,內閣大臣,在遠離朝廷的地方有些人甚至不停皇命,和珅完全代天子令諸侯。並且老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想設立皇權只有殺人立威,那麼啥誰呢?和珅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說和珅貪汙其實這根本不是殺他的原因,因為在乾隆時期朝廷知道和珅的貪腐行為早已經人盡皆知了,只不過是乾隆皇帝對他的寵信大於他的錯誤,也就平安無事。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嘉慶之所以處死和珅,主要原因還是擔心他謀反,在清朝公佈的二十條罪狀之中,涉及到和珅貪腐問題的只有六條,分別是"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餘,多於大內數倍,大珠大於御用冠頂,大罪十五。寶石頂非所應用,乃有數十,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勝於大內,大罪十六。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大罪十七。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大罪十八。通州、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與民爭利,大罪十九。家奴劉全家產至二十餘萬,並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其他的罪狀都指向了和珅意圖謀反。而且在賜死和珅之後,大臣上奏皇帝說,和珅的財產還有很多被藏起來,請皇帝派人去查抄,但是嘉慶皇帝卻對此沒有過問,嘉慶皇帝並不在意和珅的貪汙問題,他真正在意的是和珅是否打算篡權謀反


特急新聞


說起中國歷史的貪官,大家最有印象的,一定是和珅。這得益於王剛老師在電視劇裡的精彩演繹,把一代貪王詮釋得淋漓盡致。

光看電視劇,你一定覺得和珅這人太壞了,特別奸詐又愛拍馬屁,正事不會做斂財倒是高手,乾隆完全就是昏頭了,所以後來嘉慶繼位之後立馬就把這個大老虎給打掉。

在和珅家裡抄出來的家產,整整是清朝政府20年的收入,所以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段子。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和珅和嘉慶之間的事情,看看這一段歷史背後的奧秘。

和珅的算盤

嘉慶打掉和珅大家都拍手稱快,但嘉慶下手速度之快,確實也出人意料。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去世的時候正好是正月初三,當時嘉慶讓和珅總理喪事。喪事沒辦完,十天後的正月十三,就宣佈和珅20條大罪直接給控制起來,到了正月十八下令處死。

老皇帝留下來的權臣,即使再壞,新皇帝要顧及政局的平穩過渡,都會安排好了人員再動手清理舊臣,這樣的速度看得出嘉慶很急。

和珅雖然深得乾隆皇帝信任,但是和珅沒有兵權,對嘉慶皇帝不會構成太嚴重的威脅,那嘉慶為什麼要急著處理和珅呢?

王剛老師扮演的合身

話說,乾隆一直說他只想當60年的皇帝,不能超過爺爺康熙,然後就禪位去做太上皇。等到乾隆六十年的時候,日子到期了,他必須把接班人的人選定下來。這一年九月初三,乾隆冊立第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就是後來的嘉慶。

在宣佈這個消息之前,乾隆和自己心腹大臣透了底,其中就包括和珅。這是清朝最機密的消息,其他大臣都守口如瓶,只有和珅,知道後立馬跑到嘉慶的府上,從袖子裡掏出一柄玉如意,雙手奉上。兩人四目一對,然後和珅匆匆離去。

和珅為什麼死的這麼快,就跟這個舉動有關。後來嘉慶公佈和珅罪狀時,一共列舉了二十條大罪,這件事排在第一位。嘉慶皇帝是真的很介意這事,嘉慶皇帝同時還下了一道聖旨,禁止臣下進貢,還特別強調禁止進貢玉如意。

為什麼這件事讓嘉慶記恨了三年,乾隆一死就立馬動手清算和珅?

嘉慶的心思

不少野史記載,和珅仗著乾隆的寵愛,眼裡沒有把嘉慶放在眼裡,所以得罪了嘉慶。可是你用正常的思路想,在那樣的政治格局,能夠像和珅那樣爬上高位的人,一定是情商極高,非常懂得察言觀色,四面玲瓏。

和珅肯定知道老皇帝再怎麼寵愛自己,也沒有多長的壽命,而他的年紀還算年輕,他的身家性命可是掌握在繼任者嘉慶手上,討好還來不及,怎麼會去得罪呢?所以和珅得知情報之後,第一個跑去跟嘉慶報喜,這是為了討好嘉慶。

嘉慶

但是和珅覺得討好的事情,在嘉慶眼裡就是大逆不道了,那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呢?這還得從兩個人各自的角度去解讀。

首先站在和珅的立場來看,和珅恰恰就是在乾隆當太上皇的時候當上首席軍機大臣,爬到了權力頂端。和珅成為軍機處一把手的那一刻,面對的處境就是,兩個皇帝,性格不一樣,想法不一樣,但他們都有決定和珅生死的權力,和珅能怎麼辦?只能兩頭討好。

和乾隆合作久了,知道他老人家喜歡什麼,想什麼就給,甚至乾隆不用開口,和珅也能替乾隆想到。在乾隆當太上皇的時候,上朝旁邊站著兩人,一位是嘉慶,另一位是和珅。嘉慶是皇帝站在乾隆旁邊能理解,和珅為什麼也站在旁邊呢?

因為這個時候的乾隆說話口齒已經不清楚了,只有和珅才能聽懂乾隆在說什麼,和珅太瞭解乾隆,把老皇帝伺候的很好。

很自然的,和珅就會用這一套來對待嘉慶,揣測新皇帝的心思。要討好嘉慶就要對嘉慶掏真心,不能隱瞞。所以和珅才想著把這個消息和玉如意一併送給嘉慶,當做討好的禮物。

但在嘉慶的角度看來,這件事情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乾隆是沒有未來的人,而嘉慶是掌握著未來的年輕人。

乾隆晚年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過去,市場回憶著自己這一輩子帝王生涯的貢獻,自封“十全老人”。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時常懷念過去,因為他知道去日無多,珍惜當下更重要,誰能討他的歡心,他就對誰好。

嘉慶就不同了,乾隆去世時他才不到40歲,正值壯年,而且他也是有野心之人,想做出一番功績。嘉慶看待事情的角度,就比乾隆要豐富。

兩頭討好必死

其實這事在今天很多時候也很常見,比如那些退休的幹部,單位逢年過節送個禮物給他,他就會很高興。他判斷年輕人的標準,就是這幫人有沒有良心。如果當年提拔起來的人,現在翻臉不認人,那就是沒良心。

所以有些投機份子,就會在老幹部仍然有能量的時候,去拜拜碼頭,找關係,看有沒有機會。

但那些中層幹部就不一樣了,他們更關心的是未來的影響。任何事情他不僅感受到你的作用,更會評估你的作用是不是有利於他未來的發展。就好比新官上任,總有人去拜碼頭,新官員會在內心評估下這些事情對自己的影響。

就拿嘉慶來說,和珅對他的討好當然記在心裡,但是嘉慶也在思考,和珅能把老皇帝的話洩露給我,以後會不會把我的話洩露給其他人?和珅如果通過洩密獲得新寵,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以後會不會其他人也學他這樣,整個朝廷的風氣都變了?

嘉慶在當皇帝這三年,心裡一直琢磨著這事。最後嘉慶明白了,這個行為影響極其不好,和珅必須殺掉。

如果你新當上部門的領導,手下管理著十來人,這時候有一兩人下屬立馬到你家裡送東西,拉交情,你雖然感謝他,但心裡肯定也會產生一些問題:這個人是不是表裡不一、阿諛奉承?以後會不會敗壞團隊的風氣和和諧?雖然收了對方的禮物,但他在你心裡的地位,其實是下降了。

和珅到底錯在哪?就是不該在過去和未來的夾縫中兩頭討好,用同一套邏輯對付兩位領導,這真是自討苦吃啊!

所以說掌握未來和懷念過去的人,看事情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善於討好,你只能留在過去,若是你善於創造,你才能去擁有未來。


林達講故事


原因很簡單,天無二日。

和珅在乾隆朝,已經是樹大根深,遮天蔽日。

嘉慶上來以後如果不幹掉和珅,就會縮手縮腳,難以動彈。

人們為什麼想當皇帝?

不就想御極宇內,掌握乾坤嗎?

你留一大瓣兒蒜在這兒坐著,算怎麼回事兒?

而且和珅還不是一個人。

可以說,黨羽遍佈朝野。

如果不把和珅拿下,那誰是皇帝?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拿下就無法掌握政局。





面具說


和紳是鉅貪,但這不是嘉慶皇帝匆匆殺掉他的主要原因。

嘉慶皇帝在乾隆死後十幾天,還在國喪期間,一般不處理政務時,就匆匆殺掉和紳的主要原因是皇權和相權矛盾的激化,害怕和紳謀反

案件瞭解的非常草率,就連和紳的罪狀和隱匿的家產都沒查清。起因是幾位大臣彈劾和紳有操、莽之心。結案後,嘉慶皇帝問直隸佈政吳熊光和紳是否有異志,吳回答,要謀反者必定延攬人心,而和紳的人緣極不好。嘉慶皇帝后悔道,殺他太早了。後悔時機不對。

一、在政治上,相權大於皇權。

嘉慶受禪後,只是個花瓶皇帝,軍政大權仍由乾隆掌握,後期乾隆健忘,實際上軍政大權完全掌握在和紳手裡。

和紳在嘉慶皇帝身邊安排了特務,本來乾隆要調嘉慶的幼年教師朱珪進京當內閣大學士,和紳怕影響他自己,正巧還是皇子的嘉慶因為老師六十歲生日寫了首慶壽詩,和紳就密報乾隆嘉慶心存不軌,結交外臣,朱珪為此降職,嘉慶也險些遭到處分,從此韜光養晦,謹言慎行。在嘉慶登位後,和紳的細作仍不斷活動,嘉慶也在收集和紳的罪證。

二、在財務上,相權大於皇權。

由於乾隆的縱容,和紳貪慾越來越大,外面進貢到皇宮的東西,和紳先拿好的,差一點的才入宮。有一個官員拿著一個珍珠做問鼻菸壺,和紳很喜歡,那個大臣說是進奉給皇帝的。下朝後,和紳拿著那個鼻菸壺給官員看,已經以假充真,真的已經到他手上了。

除了乾隆,哪一個皇帝允許這樣被人欺凌?

三、鉅貪和民憤。

和紳被抄家時,具說可摺合8億兩白銀,可頂大清十五年的國庫收入,所以有和紳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當時正值白蓮教起義,白蓮教明確說要懲治大貪官,直指和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