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个身”价值上百万,这位80后劳模用“小聪明”成就“大事业”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1日报道:18岁那年,李伟伟作为一名劳务派遣工,走上了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马迹山港卸船机操作岗位。18年后,曾经默默无闻的一线“小员工”成为了公司级领军人才。2017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金灿灿的荣誉接踵而来,但对李伟伟而言,荣誉永远不是奋斗的终点,他的目光已经放在了更为长远的未来。

“翻个身”价值上百万,这位80后劳模用“小聪明”成就“大事业”

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伟伟

40米、40度和0次

李伟伟生于1982年,2000年时,18岁的他从职业高中毕业,通过社会招聘进入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浙江嵊泗马迹山宝钢矿石中转码头担任卸船机驾驶。新手初上路,李伟伟在上海宝钢原料码头潜心学习了一年“基本功”,将扎实的操作技术和精心整理的学习资料带回了马迹山港。

驾驶卸船机是一份苦活、累活,更是一份难活。李伟伟说:“我们用抓斗卸载集货轮运来的铁矿石,每一分钟抓一斗,一抓斗就有60吨。一台卸船机由2人轮流驾驶,每人每天的抓取量在1万多吨。”从卸船机的驾驶室到货轮仓底,高度达40米左右。露天作业的工作环境下,无论是40摄氏度的酷热高温,还是8至9级的凛冽寒风,都是李伟伟的“家常便饭”。他笑着回忆起母亲曾经给他准备的防寒衣裤,“厚得像在冷藏库里穿的”。

除了繁重的工作量,驾驶卸船机还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这是一份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李伟伟介绍说,通常他们执行卸载工作的船只都来自海外,如果不慎在操作中碰擦到货舱,或者发生钢丝绳缠绕等失误,容易对船只造成损伤,加上又在高空作业,“胆要大,心要细”是卸船机驾驶员的必备职业素养——李伟伟在过去近20年的工作中,从未发生违规操作。“0违章”的完美记录背后,是李伟伟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技能水平。

当被问及究竟有什么“秘诀”,可以做到多年如一日的安全生产,李伟伟讲起了“一扇弹簧门”的故事。在马迹山港码头上,靠船人员从码头上下行走的平台,坡度很陡,根据安全要求,楼梯口有一道链条,出入时必须挂上,以防安全隐患。但这件小事,却经常被来往的工人遗忘,“这种无意中的习惯性违章,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很难杜绝。”李伟伟想到了一个办法,将楼梯口的链条,改成了一扇双向弹簧门,出入之后门会自动合上,即使忘记关门也不必担心,一劳永逸地从源头上解决了这个安全隐患和违章多发点。看起来是一份“小聪明”,却饱含着李伟伟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寻求突破的钻研精神。

“翻个身”价值上百万,这位80后劳模用“小聪明”成就“大事业”

工作中的李伟伟

从徒弟、技能大师到创新领军人

在李伟伟从事卸船机操作的7年时间里,带教了6名徒弟,并从普通的操作工成长为带兵的作业长。2007年,他就被评为嵊泗县首届优秀技能人才。2013年10月,舟山市组织部、劳动局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舟山市李伟伟技能大师工作室”——李伟伟从当年勤奋的学徒,成为了干练的师傅。2018年,李伟伟成功通过了中冶宝钢“劳务派遣制员工择优转为合同制员工”考评,从劳务派遣工成为了公司的正式员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李伟伟工作室成立至今,李伟伟和他的16人团队成员,已经完成现场生产一线师徒带教109名,其中2人已取得技师证书,2人获得“舟山市技术操作能手称号”,51人取得高级工证书。谈及“带徒弟”的经验,李伟伟却推崇起自己的师傅。他说,当年他在上海宝钢原料码头学习的时候,师傅对他的教导令他受益至今。“刚开始师傅没有让我上手,而是让我从旁观察,3个月以后才逐步让我操作手柄。但也不是让我一个劲儿地开,每过1到2小时就让我下来,师傅继续为我示范,并且要我每天总结,比较今天和昨天的区别,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继续提高的地方。”这套师傅带教的方法,也被李伟伟铭记在心,并继承发扬,活用到了自己的带教实践中去。

仅仅带教徒弟就够了吗?李伟伟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技能突破、技术创新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将“小聪明”化为“大智慧”,在创新创效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坚实大道。近年来,李伟伟带领工作室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参与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奖8项,国家级以上科技创新奖10项,专利1项,发表论文2篇。其中,“输送带翻面的驱动装置及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先后在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两金、两铜,在全国发明展览上收获一金、一银、一铜,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中获两银等荣誉。

“翻个身”、“APP”和无人机

“只要翻个身,就能节省上百万!”李伟伟介绍起自己的发明专利——“输送带翻面的驱动装置及技术”,原来这“翻身”指的是橡胶输送带的“翻面”使用。在运载铁矿石的过程中,当输送带出现橡胶表皮磨损,或是接近使用年限时,原则上就必须进行更换。但输送带其实是双面的,磨损的只有接触到货物的一面,因此李伟伟提出,通过让输送带翻面,来延长使用年限。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现过程中却有许多难点要克服。正常速度下运转的输送带,速度可达每秒3.15米,要想让皮带翻身,必须将运行中两头绷紧的皮带放松,使用吊机将皮带吊起,将原先高速运转的驱动装置临时解除,替换成低功率的小型驱动,将输送带的运转速度降到1分钟5米左右,才能进行“翻面”。“别小看这简单的翻个面,以前替换皮带至少要花24小时,现在只需要4到5小时就能完成翻面,皮带还能再用1到2年,大大降低设备成本,每年可以节约上百万的物料费。”

人工智能、无人机、智能制造……这些“新名词”也早已被李伟伟放进了自己和团队的规划中,为创建智能化港口而加快打好“攻坚战”。正在研发的“千万吨级散装码头智能运维系统”,和交通大学技术团队展开合作,主要功能分为两部分。

一是无人机在马迹山港料场的应用。通过“无人机系统+AI+北斗集成应用”实现料场智能化、无人化,“用无人机扫描来准确测算出料堆的精确重量,将极大提高运输能效”。二是建成港口智能管理集成平台系统。李伟伟说:“现在手机应用遍地开花,于是就想到开发一款专用APP,可以实时查看生产全流程的作业概况、了解生产报表、掌握操作人员动态巡检轨迹、还能及时对故障点进行报警提示。”李伟伟预计,运维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大大提高智能化港口生产作业效率,工作室也将为马迹山港实现智能化、智慧化港口奠定坚实基础。

勇立潮头奔未来,砥砺奋斗新时代。在李伟伟身上,有“草根逆袭”的青春励志,有善用“小聪明”解决难题的钻研精神,更有不断创新、着眼未来的“大视野”、“大格局”。2019年,李伟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新一代的劳动模范、青年楷模,李伟伟正用自己的脚踏实地和开拓进取,成就一曲壮丽的奋斗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