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診療常規 《咳嗽》

針灸診療常規 《咳嗽》

針灸診療常規 《咳嗽》

【概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病症之一,可由於肺系受邪或它髒的疾患累及肺臟而引起。臨床根據病因將其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咳嗽是由於肺衛感邪,肺氣失宣所致。感邪常有風寒、風熱、燥熱等;內傷咳嗽則為臟腑功能失調,累及於肺,肺臟受損,肺氣失宣所發。老幼皆可患,四季均可發。見於西醫的急、慢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擴張等。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經久反覆,可發展為哮喘。針灸治療的關鍵在於分清外感、內傷,屬寒,屬熱而擇法選穴。

【診療要點】

診斷依據

1.肺氣不得宜洩以咳嗽為主症。

2.有兼外感症狀。

3.有兼內傷症狀。

辨證要點

一、外感咳嗽

1.風寒咳嗽

(1)咳嗽痰稀色白。

(2)兼有外感風寒證狀。

(3)脈浮緊苔白。

2.風熱咳嗽

(1)咳嗽痰稠而黃。

(2)兼有外感風熱證狀。

(3)脈浮數、苔薄黃。

二、內傷咳嗽

1.痰溼犯肺

(1)咳嗽、痰多色白,

(2)胸悶納呆。

(3)苔白膩、脈濡滑。

2.肝火灼肺

(1)咳嗽痰少而稠。

(2)胸脅引痛、氣逆作咳、面赤咽乾。

(3)苔黃少津,脈弦數。

3.肺虛咳嗽

(1)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或咳血。

(2)潮熱、盜汗、額紅消瘦、乏力失眠,五心煩熱。

(3)舌紅、少苔、脈細數。

咳嗽有外感與內傷之不同。外感有風熱、風寒之異,內傷有虛實之別。實者或為痰引,或由肝火而發,虛者多屬肺虛。其治當根據虛實不同,損有餘,補不足。重在肺、腎二經取穴。

1.風寒咳嗽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取穴:風池、合谷、列缺、肺俞。

手法:毫針淺刺。使針感傳向下,不留針,再針合谷,列缺(針尖向外上方),肺俞部針後加拔火罐,或點刺拔罐。

2.風熱咳嗽

治法:清熱宣肺。

取穴:少商、合谷、列缺。

手法:先毫針點刺少商,再刺合谷、列缺,毫針淺刺,疾刺用瀉法。

3.痰溼咳嗽

治法:健脾利溼,止咳化痰。

取穴:太淵、太白、肺俞、豐隆、中脘。

手法:先刺肺俞,(一寸針入5~8分)再針中脘加灸,後刺它穴。平補平瀉法。

4.肝火灼肺

治法:瀉肝清肺。

取穴:太沖、陽陵泉、尺澤、肺俞、風池。

手法:毫針先刺風池不留針,再刺太沖、陽陵泉用瀉法,再針尺澤,可點刺放血,後針肺俞。

5.肺虛咳嗽

治法:滋陰補肺,清熱止咳。

取穴:肺俞、太溪、太淵、魚際。

手法:先針肺俞,再針它穴,均用補法。

二、電針

取穴:肺俞、合谷、風門、大椎。

手法:每次選2~4穴。選用密波,5分鐘後改為中等刺激.量,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一療程。多用於外感咳嗽。

三、耳針

取穴:內鼻、支氣管、、咽、神門、腎上腺。

手法:可以壓豆。或毫針刺入,留針30分鐘。兩耳交替,每日一次。

四、也可選用穴位注射或穴位埋線等方法。

療效評定

1.痊癒:咳嗽及其他症狀完全消失。

2.好轉:咳嗽及其他症狀改善。

3.無效:症狀無改善。

針灸診療常規 《咳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