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护小儿——“开门见山”(一)

春季养肝护小儿——“开门见山”(一)

眼看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远了,可是北京的气温似乎总有种“满30减15”的冲动,而尽管温度起伏不定,但大家春季养生的热情却是不减的。中医学认为春气通肝,春天即养肝的“天时”。与“肝”直接相关的,自然就是情绪了,因为《内经》中说“怒则伤肝”,所以条畅情志、保持良好的情绪,则是养肝护肝的不二法门。但是您想过吗,由于情绪不稳定导致肝气郁结的,可不光只有成年人……

首先分享付教授最近门诊遇到的一段有趣的经历。有趣就在于挂了一个号,偏偏两个位患者一起看……

一个周三上午,科室一位大夫找到付教授,悄悄的耳语几句。

付教授很为难:“今天实在加不了”

科室大夫:“我的一个好朋友介绍的,特地来找您。看了好多地方不见起色,家长很着急。”付教授决定先了解一下患者的情况。

小男孩母亲:“主任,我家孩子最近有点奇怪。经常出现挤眉弄眼、作鬼脸、耸肩等动作,有时清嗓子里还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没有说完,眼泪就下来了。

付教授:“您先别急,我们可以先看看小孩吗?”

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男孩,大概4-5岁的样子,趴在父亲的肩膀上,很害羞。

付教授:“小朋友你好,你看诊室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下来和大家一起玩吧。”小男孩不说话,把脸转过去。

小男孩母亲:“主任您看,他从小脾气不好,这次是不是很厉害啊。我们看了许多地方都不见好。”声音很小,很着急。

付教授:“今天实在不能加号了,这样吧请戴医生帮小朋友调一调,他非要有经验。我现在需要帮你做个”治疗”。”

小男孩母亲:“我吗?(一脸茫然)”

付教授:“是的,你太情绪紧张啦。我要和你聊聊先把你的情绪调理好了,要不然会传染的。”

到了春季不仅成年人要调控情绪,少年儿童更是值得注意的。因为生活中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比较忙碌,很少能抽出大部分时间陪伴孩子,导致小孩子很容易感到孤单,继而出现情绪问题。久而久之,导致肝气郁结,出现一系列证候。

春季养肝护小儿——“开门见山”(一)

之前这位小朋友情绪不好,又有少气懒言等表现,证候脾虚肝郁,甚至有点肝风内动。经过戴大夫精心治疗后,第二周复诊时病情已经有好转了。治疗过程中的挤眉弄眼和腹部抽动己明显减少,在家里遇到不顺心还会出现抽动。家长反应小朋友和他们的说话声音明显变大了,睡觉比之前也平稳啦。小朋友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我们也松了一口气。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脾胃虚弱及肝风内动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招——“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中的“门”和“山”是指小儿推拿中的“板门”穴和“山根”穴。大鱼际在小儿推拿中被称为“板门穴”,鼻梁骨被称为“山根”穴。

春季养肝护小儿——“开门见山”(一)

大家注意观察一下,板门穴周围皮肤颜色发青,提示您的小孩儿很可能消化不良。您要留心下是不是孩子最近吃的过多或者经常吃零食导致脾胃不和。如果看到“山根”穴(鼻梁上)的地方颜色发青发暗,有些孩子甚至会“山根”上有一道明显的青筋,则提示:1.脾胃口虚弱或者受寒;2.有情绪波动(多为惊吓)。后者中医认为是肝的问题。俗话说:“山根青,不是脾虚就是惊”。

春季养肝护小儿——“开门见山”(一)

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下期继续和您分享。

春季养肝护小儿——“开门见山”(一)春季养肝护小儿——“开门见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