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故事】雙語法律的追夢人,迎風綻放的格桑花

關注甘南組工 一秒找到組織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黨員故事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5· 4

熱心、誠懇、有幹勁

專業、踏實、不懈怠

這是熟悉的人們對才讓卓瑪的印象。作為一名甘南州司法局年輕幹部,作為一名生活在高原的法律人,她的故事,不止於此。

·

為夢想·出發

2006年,18歲的藏族女孩才讓卓瑪第一次為自己的人生掌舵,像展翅的鳥兒一樣,歡快地踏上旅程,赴西南民族大學讀書。四年雙語水平在班裡嶄露頭角,憑藉優異的成績和良好的表現,這個從甘南走出去的藏鄉女孩,獲得了免試攻讀法律專業研究生的保送機會。自此,勤奮的她早出晚歸、廢寢忘食,把經歷花在泡書吧、搞調研、辦活動、做兼職、創科研、發論文、幹實習等所有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上。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前行的路,一步一個腳印,時間沒有辜負追夢人。年輕的才讓卓瑪,先後榮獲國家獎學金、三年連續一等獎學金、優秀研究生、 “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優秀研究生畢業生”、“碩士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等多個獎項,申請的中央高校優秀學生培養工程科研項目和學校創新型項目如期結項,並發表了1篇國家級核心論文和6篇省級論文,其中1篇在2012年中國民族文化創新成果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及“中國民族文化影響力人物”稱號,畢業論文經四川大學博導為首的論文答辯委員會評定為“碩士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編入“西南民族大學優秀論文庫”,並被國家民委論文評審團抽查選中評為“優秀”等級,為今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功底。

天道酬勤,過往的挑燈苦讀和嘔心瀝血,讓這個藏族女孩獲得了面對生活的無限勇氣。

為初心·追夢

畢業後與司法行政工作結緣,是才讓卓瑪非常滿意的安排,憑著高度的敬業意識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她將自己的全部精力、熱情與智慧傾注到法治建設工作中,默默耕耘在司法行政工作的崗位,出色地完成領導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詮釋著一位普通共產黨員對司法行政事業的熱愛和擔當。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她經常穿梭於七縣一市,只要是工作需要,不管是偏僻的牧場還是交通不便的田園山村,無論風雨陰晴,她都和同事們一起堅持走村串戶,為農牧村群眾宣講法律知識,並憑藉雙語優勢,不斷走進牧場賬房、田間地頭,耐心細緻地解答農牧民提出的所有瑣碎但事關群眾利益的問題,從房屋合同到土地礦產、從婚姻家庭到鄰里糾紛,從就業務工到農產品銷售……為了能給那些信任自己的群眾一個滿意的答覆,這個不服輸又認真的女孩,逼著自己成了一個全方位“發聲器”,身邊的朋友、同學、領導、同事,都成了她的指導者和後援團,她會把自己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請教並弄懂之後,再打電話回覆農牧村的群眾,力所能及地從法律角度給當事人分析並建議,這讓才讓卓瑪成為廣受歡迎和信任的好乾部。

記得2015年,還在哺乳期的她跟隨省司法廳和州司法局普法隊到卓尼縣尼巴鄉尼巴村舉辦農牧民法制培訓班,為此次培訓班擔任臨時的藏語翻譯,為村民和普法隊提供便利的溝通橋樑,工作的艱辛和不便一言難盡,但才讓卓瑪兢兢業業,沒有因為自己的事兒影響工作的進程。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有一年,才讓卓瑪和同事們在瑪曲縣開展脫貧攻堅督導時,遇到一位牧民老阿媽,家裡只有女兒和孫女,對於家庭暴力、遺棄不為罪的民間習俗,她表示無能為力,儘管只是督導,可她還是藉助這次機會,向老阿媽用藏語進行宣講,讓她們意識到遇事找法、辦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引導婦女將家庭暴力的日常變成用人身保護令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盾牌。由來已久的落後觀念和當地頑疾,讓才讓卓瑪的宣講工作很難做,但她情真意切,眼裡的堅定和心中的迫切,打動了年事已高的老阿媽,從開始的牴觸到最後的接受,老阿媽非常鄭重地留下了她的電話號碼,後來多次撥打,向才讓卓瑪諮詢一些法律問題,用來指導女兒和孫女。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2018年,在北京參加司法部“藏漢雙語法網”建設座談會後,才讓卓瑪勇敢地向司法部積極提供甘南州、天祝縣的法網信息和法律服務機構、法律服務指南等信息,併為建設甘肅省藏漢雙語法網提供前期頁面翻譯和藏文信息錄入工作,便利藏族同胞登陸藏漢雙語法律服務網,在線解答法律諮詢。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會有人找到才讓卓瑪,她也熱心認真地為父老鄉親撰寫各類法律文書,提供無償的雙語法律服務。常聽到的評價是:“藏族大學生學法律的少,在機關工作的也少,找你我們方便多了,不用再請翻譯,也不用再請律師,法律文書和相關證據收集也可以免費指導”、“終於找對人了”、“你講到我心坎上了”等等,這些話會讓才讓卓瑪心中湧起無限的自豪和驕傲,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她服務群眾的熱情。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在擔任律師、公證員的藏語翻譯時,才讓卓瑪經常奔赴甘南各縣市,出入看守所、法院、村落等場所,邊辦理案件,邊開展“以案釋法,以案講法”的案例教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用身邊的案例教育身邊的群眾。像這樣在廣場、社區、寺院、農牧村克服各種天氣和自身困難開展宣傳的時間很多,但對才讓卓瑪來說,每一次出發都像第一次一樣,認真準備、毫不懈怠。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才讓卓瑪先後擔任全州基層牧區婦女幹部維權維穩培訓班、全州司法所所長培訓班、公路管理系統普法培訓班、合作藏小法制副校長講座、瑪曲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培訓班等講師,精心備課,翻閱資料,用心製作藏漢雙語的ppt,採用通俗易懂、藏漢雙語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宣講政策法規。當臺下所有聽眾認真傾聽、熱烈送上掌聲的時候,就是她最開心的時候。自身價值的體現、從中獲得的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就是這名藏族女幹部前行的動力和幹事創業的支撐。

迎風處·安心

為使普法工作收到實效,才讓卓瑪在領導和同事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學習社區矯正、人民調解、司法鑑定、法律服務、法制宣傳等相關工作規範,熟練掌握政務網易號、“法潤甘南草原”等新媒體操作流程,深入調研全州司法行政系統幹部隊伍現狀,積極參與“七五”普法規劃等多項普法規範性文件起草,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普法宣傳與法治實踐相融合作為方向,以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普法新需求為目標,以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評查”“誰主管誰普法誰負責”工作責任制為主線,針對領導幹部、青少年、宗教教職人員、農牧民等重點對象,用老百姓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藏漢雙語方式,聚焦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網絡安全、國家安全、民族團結、掃黑除惡等與人民密切關注的問題,深入開展“法律八進”活動。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才讓卓瑪利用業餘時間,把自己能想到的法治元素納入設計,和同事們一起製作和發放藏漢雙語版的法治宣傳教育冊、普法雨傘、抽紙盒、編織袋、圍裙、掛曆等大量法治文化產品,在兩微一端等新媒體上精準發佈,廣泛宣傳與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把法治文化送進千家萬戶,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宣傳教育。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同時,她還擔任《甘南司法》雜誌編輯,協助發行雜誌,積極向甘肅省司法廳網站、甘肅長安網、甘肅日報、甘南長安網、法治甘肅網、甘南日報、甘南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投稿,尤其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活動中,作為聯絡員,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和要求,認真撰寫各類簡報、週報、報告達200篇以上。

即便是在兩個孩子懷胎十月的前後,才讓卓瑪也沒有請過一次病假,更是沒有提前休假,直到孩子出生的前一天,他都堅守在崗位上,沒有絲毫鬆懈。

在路上·無悔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習慣,讓才讓卓瑪成了一個愛崗敬業的典型。就算是上廁所、爬樓梯、送文件,她都要比被人快一拍,走路疾步如風,說話幹練簡短。同事都說她是急性子,可當文件一堆一堆在眼前、qq和微信群裡的任務消息鋪天蓋地時,她來不及慢慢應對,總是第一時間投入戰鬥“上陣攻敵”,平日裡的加班加點、和通宵達旦成為常態,心中卻無怨無悔。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敬業的才讓卓瑪,曾三次被甘南州司法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甘南州委組織部評為“優秀年輕幹部”,曾受邀參加最高人民法院和國家民委舉辦的“民族法制文化與司法實踐”研討會,被甘肅省委政法委評為全省政法系統優秀調研報告優秀獎,論文收錄在《依法治國與民族法制文化建設》叢書,並因為優異的成績和表現當選為甘南州青聯委員。

默默耕耘,傾情奉獻,在甘南草原迎風奔跑的才讓卓瑪,用年輕黨員的實幹擔當和日積月累的工作業績,為法治甘南建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她的身影,搖曳成甘南草原上一朵堅強美麗的格桑花。

素材推報:甘南州司法局

【党员故事】双语法律的追梦人,迎风绽放的格桑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